【文匯網訊】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7月4日,勞爾·卡斯特羅的專機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81歲高齡的他,看起來精神不錯。身著深色西服,戴著金邊眼鏡,與總是一襲戎裝、滿臉絡腮鬍子的兄長菲德爾·卡斯特羅不同,他從裡到外,都透著學者的儒雅氣質。
勞爾2008年接替兄長菲德爾出任古巴最高領導人,這是他首次以古巴最高領導人的身份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中,勞爾得到了中國多位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兩國還簽署了多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如果說,菲德爾是位革命者,那麼,勞爾身上則有更多建設者的色彩。
勞爾的身後,站著一個怎樣的國家?——數十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需要安置、沉睡的國有企業急需增加活力與提高效率、政府機構需要精簡、大鍋飯得打破、私營經濟需要扶植……古巴當前面臨的境況,跟中國曾經所面臨的何其相似。
或許,這是勞爾訪華的目的之一——從中國線索中尋找古巴答案。他出訪的下一站是另外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越南。
「宴會上用中文唱《東方紅》」
「東方紅,太陽升……」在中方舉行的接待宴會上,勞爾用不太標準的漢語唱起了歌曲《東方紅》——這是埃菲社6日一則報道中寫到的。該報道說,勞爾21歲時在奧地利學會了這首歌曲,之後曾在多個場合演唱過。
顯然,勞爾對中國並不陌生。其實,此次是勞爾第三次訪問中國,前兩次分別是1997年和2005年,當時他任古巴國防部長。1997年勞爾到訪時,他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並讚賞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回國後,他建議以「中國模式」為榜樣,改革計劃經濟,逐漸實行經濟自由化。
2005年的那次中國之旅,勞爾再次詳細瞭解了中國的改革措施。回國後,專門設立了一個部門研究中國的改革經驗。如果說,在古巴的經濟改革政策中,總能看到一些中國經驗的影子,這並非言過其實。
2006年7月,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因健康原因退居二線,勞爾從兄長手中接過權力棒,2008年初,銳意改革的勞爾當選國務委員會主席,正式接替兄長,執掌古巴黨政軍大權。
勞爾曾說:「我們要麼改正方向,要麼沉沒……現在不是回頭看的時候,不能再等了,必須採取行動,否則將葬送幾代人的努力。」在勞爾的大刀闊斧推動下,改革之風吹遍了古巴的山山水水:政府將閒置土地承包給農民;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私營經濟;打破國有企業的大鍋飯體制,裁員150萬;廢除領導人終身制,規定高級領導人任期最多兩屆……
勞爾推動的改革給古巴社會帶來了生機。閒置的土地越來越多地被開墾成耕地,街上打著各式招牌的小店一家接著一家,從前被視作奢侈品的手機、電腦和電視機等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胡利奧·塞薩爾·伊達爾戈曾在國營麵包店工作,後來辭職下海開了一家比薩餅店,雖然沒賺到大錢,但他也不後悔經商,因為他圓了自己的老闆夢。他說「在當今古巴,不應該再奢望更多了。」哈維爾·阿科斯塔向國外的親戚借錢開了家餐館,儘管目前顧客不多,但他還是充滿信心,「人們轉變觀念需要點時間,這次國家的改革跟以往不同了。」他說,如果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還會選擇開餐館。
但萬事開頭難。隨著改革的深入,古巴開始遭遇到改革的陣痛與發展的瓶頸。一些新政策推出後,接踵而來的是各種阻礙和困境。例如,國有部門裁員計劃從一開始就遭到了不少部門領導和員工抵制。端了幾十年鐵飯碗的國有企業職工,很難接受被精簡下崗的命運,市場暫時也無法吸收龐大的下崗職工隊伍。
個體經濟雖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高稅收和物資短缺的情況下,生意紅火的只是一小部分。在農村,由於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得不到保證,農產品收購不及時、價格過於低廉,從而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要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農產品數量,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