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7月21日報道,應中國政府的邀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從17日至1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除了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外,潘基文此行還有一個重要議程,就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不過,綜合多種因素判斷,潘基文出席論壇開幕式應該只是順帶而為,訪華才是秘書長此行的首要任務。畢竟,中非合作論壇只是中國與非洲的雙邊安排,而非全球性議事平台。須知,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的首屆中非峰會在北京舉行時,當時有近50個非洲國家的元首參加,秘書長也並未出席開幕式。
聯合國秘書長出訪,與國家元首的外訪有明顯不同。國家元首外訪有可能是禮節性的,目的是為兩國關係的發展營造氛圍,不一定有具體、實質性的議題。但聯合國秘書長出訪基本上都有非常具體明確的任務,因為對於聯合國來說,並不存在著改善、發展與成員國關係的問題,也就不需要禮節性的訪問。所以,潘基文此次訪華應有具體而明確的議程安排。那麼,潘基文此行所為何來呢?
敘利亞問題無疑應當位列其中。就在啟程訪華前的14日,潘基文與中國外長楊潔篪通了電話。據中國媒體報道,二人在電話中就敘利亞局勢及必須停止暴力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潘基文還特別強調了12日發生在敘利亞哈馬地區造成約200名平民死亡的惡性事件,並呼籲中國能夠實施影響力,確保安南六點和平計劃以及敘利亞問題行動小組公報的完全和立即落實。
不過,發生在哈馬的暴力事件應當只是潘基文與中方討論的議題之一。因為哈馬暴行是這兩天才發生的,而潘基文的訪華日程肯定早於這個時間就定下了。當然,由於敘利亞問題已進入到關鍵階段,中國的作用日益突出,即便不發生哈馬暴力事件,潘基文也有必要有中方討論敘利亞問題。所以,潘基文訪華,敘利亞問題肯定是議題之一。
不過,綜合多重背景因素來看,潘基文訪華應當還有一個重要議題,那就是與中國領導人就東亞海洋爭端交換看法,以緩和日趨緊張的東亞地區局勢。做出這樣的判斷,有兩方面的根據。
一是從道理上說,以目前東亞地區局勢的緊張程度,聯合國秘書長已有預先調停的必要。在東海,中日釣魚島之爭激劇升溫。日本中央政府和東京都政府近來一直在積極運籌「購買」釣魚島的事宜。這兩天,日本政府又透露出可能會允許國民登島搞所謂「慰靈祭」的計劃。這兩件事只要實施其中的一件,都將徹底打破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不做刺激對方動作的默契,也必然會招致中方的強烈反擊,後果不可小視。
另一方面,在中國漁政船11日突破距釣魚島12海里的界限以後,日本的反應也異常激烈,已經召回了駐華大使丹羽一郎回國就此述職。在南海,菲律賓日前也聲稱要返回黃巖島,果真如此,中菲之間又要掀起一輪新交鋒。上一輪交鋒雙方國民都是群情激憤,這次能否和平收場,還是個問號。越南方面,眼見著菲日兩國與中國爭端加劇,它也想乘人之危,蠢蠢欲動。東亞局勢儼然呈「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不但緊張程度為冷戰結束後罕見,而且處於多邊相互角力的複雜局面。值此關頭,聯合國秘書長出面斡旋的條件似乎已經具備。
二是從事實上看,潘基文早前已做出過關切東亞局勢的表示。7月8日,正在日本出席阿富汗問題國際峰會的潘基文表示,聯合國「十分關心」南海局勢,希望相關國家通過對話和外交談判進行解決,聯合國不希望南海局勢進一步緊張。雖然近年來中外海洋爭端一直齟齬不斷,但印象中這還是潘基文首次表態。這也表明形勢已發展到秘書長認為有必要「關心」的地步。綜合這些情況來看,潘基文訪華很難讓人不跟中外海洋爭端掛上鉤。
當然,作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訪華只是要表達聯合國希望中外爭端以和平方式解決的願望,不會就具體問題表達立場和意見,也不會介入具體的解決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說,潘基文此行主要還是姿態性和象徵性的。這與中方主張南海爭端應在當事國之間的雙邊框架下討論解決,不希望國際組織或外部力量介入並不衝突。我們也注意到,中方對潘基文此行的這一議題保持低調,沒有刻意宣揚這一議題。
事實上,就潘基文本人的對華態度而言,其上任後在涉華問題上還是比較友好的。就在7月11日, 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還特別表示,聯合國在世界和平與安全、維和、發展、人權和人道主義援助等許多重要工作上,得到了中國「強有力的支持」,希望能夠進一步加強聯合國與中國的合作。預計潘基文此行將有助於加強聯合國與中國在相關問題上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包括敘利亞問題、東亞海洋爭端等在內的地區熱點問題朝著向好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