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日刊:北京在東南亞掏出胡蘿蔔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7-2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援引日本「外交學者」7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的脅迫性經濟外交。不久前,東盟十國未能就一項聯合公報的措辭達成一致意見,這是東盟45年歷史中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學者指責今年的輪值主席國柬埔寨。然而,在金邊消極被動的背後,是北京的施壓,反對在最終聲明中提到南海問題。

柬埔寨受到中國人的影響,這應是意料之中的事。北京向金邊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單是2011年,中國向柬承諾的投資就比美國所承諾的多10倍。

十多年來,北京在東南亞一直採取經濟胡蘿蔔的戰略,以提高這些國家在維持對華良好關係中的利益。中國-東盟自貿協定、中國對外投資、對外援助和貿易,均被用來鼓勵其他國家在制定政策時要考慮中國的利益,避免引起北京反感的行為。不過,近幾年來,中國已開始直接利用經貿關係迫使目標國家改變政策。令人擔憂的是,此種趨勢有增無減。

中國最近動用經濟手段迫使其就範的對象是菲律賓。黃巖島事件中,被惹惱的中國訴諸經濟手段懲罰菲律賓。中國檢疫部門阻止數百集裝箱的菲律賓香蕉進入中國港口,稱其中存在有害生物,隨後放慢檢查來自菲的其他水果。此外,中國旅遊機構停止向菲發送旅遊團,理由是出於安全考慮。於是,菲商界領袖向政府施壓,促其放棄在黃巖島問題上的對抗性做法,而這正是北京想要的結果。

北京用貿易當武器迫使別國改變政策,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例子。2010年9月中國停止向日本裝運稀土,此舉是報復日方拘押中國船長,隨後還放慢了對美歐的稀土出口。北京的做法令東京措手不及,這也是日本政府決定釋放中國船長的一大因素。許多專家將這次禁運視為中國願意在國際爭端中使用經濟手段達到目的的證據。

中國如今已成為全球經濟所急需的增長引擎,其經濟慷慨更是給許多國家帶來實惠。但日益明顯的是,對華經濟合作存在固有的風險。對於北京這種越來越傾向使用經貿手段,迫使目標國就範、向中國利益看齊的偏好,其他國家應該警惕。對華過度依賴可能令自己更易受到此類壓力的傷害。

很多人希望崛起的中國遵守國際和地區規範,強化其近幾十年裡從中受益的國際體系。不過,要促成這種結果,各國必須對抗中國日益樂於使用經濟影響力脅迫別國按照北京意願行事的做法。

      責任編輯:Sunshine
外媒稱東盟會議日或要中國克制      [2012-07-12]
外媒:南海成東盟會議「熱鍵」      [2012-07-08]
泰媒:金邊會議局面罪不在中國      [2012-07-16]
湖南張家界數十導遊圍攻派出所      [2012-07-26]
重慶人大常委會通過一批人事任免      [2012-07-26]
天津現大暴雨 局地雨量達345毫米      [2012-07-26]
天津普降大暴雨 路段出現積水      [2012-07-26]
北京首次公佈行政經費支出      [2012-07-26]
北京暴雨發佈會未更新遇難人數      [2012-07-26]
拉薩市新一屆領導班子產生      [201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