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過去的十年,是世界經歷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十年,是以積極應對危機為主線的十年。全球反恐形勢嚴峻,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發酵,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陰霾猶重,朝鮮半島、西亞北非等新舊地區熱點問題矛盾交織,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國際形勢起伏動盪……
這十年裡,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在黨中央和國務院正確領導下,中國外交堅定服務大局,妥善應對亂局,積極開創新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準確把握和平發展與科學發展的互動關係,特別是積極運籌大國外交,全力推動大國間雙邊和多邊合作,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有利外部環境。
運籌大國關係更加積極主動
大國,對國際關係的衍進有特殊的影響,在全球事務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大國間的互動,對各自國內發展、地區局勢乃至全球格局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北京與華盛頓、莫斯科、東京、倫敦和巴黎之間這十年分別建立起了各種類型的夥伴關係。這種「不對抗、不結盟、不針對第三國」的新型夥伴關係的建立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有利於促進國際關係更加平衡的發展。
中美關係在曲折中保持穩步前行、中俄關係踏上新的歷史起點、中歐關係歷經轉圜不斷向前邁進……十年來,中國運籌大國關係更加積極主動。
從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到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再到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中美關係十年來的發展歷經波折卻始終保持著向前勢頭。2011年1月,胡錦濤主席成功訪美,中美兩國元首就推進中美關係發展,增進兩國之間戰略互信達成重要共識。十年間,兩國在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雙邊領域和重大國際地區問題協調合作等方面收穫許多重要合作成果,正致力於探索一條「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相處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
歷經一甲子,中俄關係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早在2001年7月16日,兩國就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提出了建立平等互信的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近年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與務實合作始終保持在高水平上持續發展,兩國戰略溝通、協調與合作不斷加強;經貿合作日益深化,人文交流得到加強,先後舉辦了中俄國家年、語言年和旅遊年等大型交流活動。
2003年第六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中歐雙方決定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2年2月14日,第十四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在北京成功舉行。十年來,中歐關係曾穩步前行,也曾經歷低谷。2008年農曆春節,溫家寶總理赴歐洲開展「信心之旅」,中歐宣佈恢復領導人會晤,中歐關係逐漸回到正常發展軌道。雙方正努力將中歐關係打造成21世紀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模式相互尊重、友好相處、合作雙贏、共同發展的國際合作典範。
本世紀頭十年,中日關係在歷經曲折和坎坷後,向著戰略互惠關係的目標邁出了重要步伐。通過兩國領導人的「破冰」「融冰」「迎春」和「暖春」外交之旅,雙邊關係回到了正常的發展軌道。近年來,中日關係既取得一定發展,同時又有釣魚島這樣的一些突出問題,成為中日關係正常發展的障礙。
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十年裡,中國與世界各主要大國的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進一步增強,中國與大國關係的總體框架更加穩定、積極,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言與行也得到國際社會充分肯定。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危訊不斷,市場不振,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均受重創。黯淡局勢中,中國在連續推出重大措施,克服危機給國內經濟帶來挑戰的同時,呼籲國際社會同心戮力,共克時艱。
「全球各國都處在世界經濟這條大船上,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狂風惡浪,只有大船上所有成員都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才能把世界經濟這艘大船平安地駛向彼岸,才能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盡早恢復世界經濟增長。」2009年4月,在初春的倫敦,胡錦濤主席在會見英國首相布朗時就國際金融危機表明了中國的主張。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倫敦峰會上,胡錦濤主席提出了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四點建議,重申中國將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為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做出應有貢獻。
在瑞士達沃斯、在博鰲亞洲論壇……溫家寶總理提振信心的呼聲引起各方關注和共鳴。
世界在傾聽中國的聲音,世界同樣也在關注中國的行動。在這場罕見的危機中,中國向世界宣示了主張,身體力行,傳遞了信心,促進合作。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的表現,提升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地位。
2010年,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引發世界經濟出現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二次觸底的恐慌。隨著歐債危機愈演愈烈,越來越多人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中國沒有置身事外,更沒有袖手旁觀。當年,中歐互訪的級別和頻度都超過往年。中國領導人多次在多邊和雙邊層面與歐盟和歐洲國家領導人就形勢和對策深入探討,表達對歐盟的理解和支持。危機爆發後,中國派出30多個採購團赴歐,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購買歐洲部分國家國債……以此支持歐洲國家增加就業和恢復經濟增長。
有媒體這樣評價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中的作為:「中國不是歐洲的救世主,更不是世界經濟的萬靈藥。中國對歐洲和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自身經濟的穩定健康快速增長,這不僅會恢復信心,帶動歐洲就業和經濟增長,也將穩定世界經濟。中國積極參與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將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除了在金融、經濟領域發揮負責任的大國作用外,中國還積極參與調解地區熱點問題,提出了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六點主張並派特使赴地區國家斡旋,推動安理會成員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中方就伊朗核問題積極同六方機制其他成員溝通協調,致力於推進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進程,為維護半島和平穩定、促進東北亞地區長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
十年,對人類歷史而言,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中國外交而言,卻有著沉甸甸的份量。十年間,中國作為新興大國在世界上獲得普遍認可並發揮積極作用,確立了與其大國地位相匹配的大國外交方略。
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科學發展將繼續引領中國在獨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上闊步前行,中國外交的和平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