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體育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姚明:金牌不能超越價值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8-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前中國男籃國手姚明4日作客新華社倫敦奧運會前方報道中心,暢談他對本屆奧運會的一些感想和對中國籃球發展的思考。在近半小時的電視、文字、網絡訪談中,姚明再次向人們展示了他的睿智和健談,並將體育與社會發展進行了比較。

對於近來熱炒的國羽球員因消極比賽被取消比賽資格的問題,姚明說:「沒錯,這種事情在籃球也發生過。但我們內心應該問自己,這個東西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體育在很多時候體現的是我們這個社會公民的價值觀,如果一塊金牌可以超越我們的價值觀的話,那我只能說我們的價值觀比金牌低。」

姚明提到很多人將國羽利用規則與「田忌賽馬」相提並論,他說:「我有個問題,田忌賽馬只是改變了比賽的出場順序,但馬在賽場上跑的時候是全力的,我解釋到這裡我覺得已經可以說明我的態度了。我只是對運動員感到非常可惜,真的非常可惜。」在電視訪談結束之後,姚明再次補充談到,「我也僅僅是代表一種態度,每個人看比賽的目的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是期待公平競賽,有的人就是想看自己的隊伍取得好成績。我們不能說哪一種就不對,要能接納別人有不同的觀點。有的項目確實在規則設立上有缺陷,我們也應該允許別人來質疑不合理的規則。」

對於西方媒體質疑葉詩文服用興奮劑的事情,姚明的立場也非常堅決。「我們可以理解美國人的心理。如果在一個你常年統治的項目上突然有個人神兵天降般從你手中搶走你覺得是自己的東西時,你肯定有一種逆反心理。這個問題在葉詩文身上出現過,在博爾特身上也出現過,這符合美國人的大國統治心態。」

姚明接著說:「如果在乒乓球上面有人打敗中國人的話,我們也會產生這種懷疑,但我們應該有大國的心胸去包容。我覺得葉詩文事件上美國人是有失紳士風度的,而我們應該經受得住這種質疑。最後的藥檢結果也證實了我們的"硬道理",我們就應該把這當作過眼雲煙。我不屑於與你爭論,我們有證據證明這塊金牌就是屬於我們的。」

姚明這次作為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的籃球解說嘉賓參加奧運會,看了男籃前面全部的3場小組賽和一部分女籃的比賽。對於男女籃在本次奧運會的表現,姚明說:「對於男籃首先要肯定全隊很拼,這不是從比分上可以看出來的。與澳大利亞那場比賽,大郅(王治郅)雖然只得到1分,但卻搶到12個籃板球。我認為我們(和歐美強隊)是實力上的差距,雖然我們也強調精神力量,但精神也要嫁接在以實力為載體的現實上。中國隊目前的狀況,不是一個教練員或者隊員的個人提高就可以改變的,而是我們整個國家籃球的概念、理論和體系需要有更快的發展和進步。」

女籃目前3勝1負,小組出線已成定局。賽前女籃和男籃一樣也是非常低調,但卻打出了非常漂亮的勝利。姚明說:「女籃現在打出這個形勢不是那麼輕鬆得來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韜光養晦爭取來的。她們跨出的每一步都凝聚了艱辛的汗水。現在她們雖然形勢一片大好,但我們也不應該就覺得她們必須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希望大家放鬆心態祝福她們。」

從男女籃奧運會的表現擴展開,姚明談到了他個人對整個中國籃球發展的看法。「我們有13 億人口為什麼沒有培養出世界一流的球員?是因為我們把體育從教育中剝離了,脫離了寬廣的教育體系的空間,使我們青少年培養體制變得非常狹小。我們是有一些比較尖的球員,短時間裡也有一些效果,但長時間積累畢竟會落下風。球場上大家看到的是一個運動員和另一個運動員的競爭,真正體現的是兩者背後培養體制和機制。通過兩屆、三屆甚至十幾屆奧運會比較,我們就會得到結論。」

對於網絡上一些球迷對於男籃比較激進的評價,姚明平和地說:「我知道大家有時候有消極的情緒或者不滿意,發洩一下就可以了,但不要形成逆向力量。我們要取得世界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如果我們都不尊重我們自己的球隊的話,怎麼去激勵他們。失去了我們的激勵,我們的球隊怎麼去進軍世界。我們需要大家的幫助完成將來的事業。」

      責任編輯:春緋
中國隊獲得女子重劍團體賽金牌      [2012-08-05]
BBC怒吼解說女雙金牌戰:日本跟中國不是一個檔次      [2012-08-05]
陳定獲男子20公里競走金牌      [2012-08-05]
中美爭霸白熱化 金牌榜首易主      [2012-08-04]
英自行車隊假摔搏金牌未被處罰      [2012-08-04]
中國提前鎖定乒乓球男單金牌      [2012-08-02]
女子200米蝶泳 焦劉洋奪冠      [2012-08-02]
倫敦奧運金牌含金量1.34% 值500美元      [2012-08-01]
中國領跑奧運金牌榜 讓西方酸溜溜      [2012-08-01]
英媒:中國人金牌情結逐步淡化      [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