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隨著全球經濟疲軟的長期化,一度沉寂的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發達國家針對韓國企業的進口限制措施越來越嚴格,不僅如此,為了阻礙韓國企業提高競爭力,專利權訴訟案例也出現了激增。
▲韓國產品備受進口限制困擾
僅今年上半年,針對韓國企業的進口限制規定便達到了15項之多。而去年一年僅有16項,增長速度之快可見一斑。在經濟疲軟時期通常都會出現進口限制增多的現象,這是各國為了保護出口受挫的本國企業而採取的具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舉措。韓國外交通商部審議官崔哲圭表示,「政府已經預測到進口限制措施會增多,已於去年年底起開始準備應對方案」,「今年世界經濟比此前預測的更為糟糕,因此進口限制措施才會出現激增」。
這些針對韓國企業的進口限制措施都集中在鋼鐵、電子、化學、汽車等韓國極具競爭優勢的行業上。美國商務部於上個月接受了電子企業惠而浦的要求,對韓國產洗衣機徵收最高達82%的預收關稅。加拿大也受理了本國製造企業的起訴,正在對韓國產碳素鋼管進行反傾銷調查,預計不久將公佈初步審判結果。法國汽車業界向法國政府抗議道,「韓歐自由貿易協定導致韓國汽車進口量猛增,本國企業陷入了銷售枯竭的狀態」。法國政府據此向歐盟提出對韓國汽車進行進口限制。美國《華爾街日報》對此撰文批評道,「奧朗德左派證券為了給標緻的工會一份大禮,選擇了貿易保護主義。」
▲新興國家進口限制及專利訴訟增多
在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中,針對韓國的進口限制規定也日漸增多。巴西於去年4月對鋼鐵等2種產品展開了反傾銷調查,上個月又開始對尼龍和輪胎反傾銷調查。對韓國產品的進口限制規定從去年的5項增至目前的9項。
在全球所有針對韓國產品的進口限制規定中,僅中國、印度、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巴西5國便達到了68項,超過一半。西江大學教授許勻(音)指出,「一旦進口限制規定實施,對企業的打擊立竿見影」,「雖然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上訴的話,被推翻的概率達到90%,但是目前尚沒有任何可以防止進口規定濫用的有效手段」。
以韓國企業為對象的專利權訴訟也屢見不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電子和蘋果的專利權大戰。此前,新日本制鐵曾起訴浦項制鐵「利用竊取所得的商業機密製造了電氣鋼板」,要求賠償1.4萬億韓元。目前戶外運動品牌KOLON也因為防彈服中所使用的聚酰胺纖維而被美國杜邦告上法庭,要求賠償1萬億韓元。法律界人士表示,「最近針對韓國企業的專利權訴訟越來越多」,「尤其是受到韓國企業擠壓,逐漸失去競爭力的日本電子企業紛紛提出專利訴訟,有必要出台應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