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空間天文學家說,中國2020年前後建成的空間站將為空間天文提供重要平台,進行黑洞、暗物質、暗能量等天體物理研究,認識宇宙基本規律。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張雙南在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期間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計劃於2014年發射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將攜帶國際首個專用的高靈敏度伽馬射線暴偏振測量儀器。
這項中國-瑞士合作開展的「伽馬暴偏振探測項目」(POLAR)是中國空間天文「黑洞探針」計劃的組成部分,計劃以黑洞等極端天體作為恆星和星系演化的探針,理解宇宙極端物理過程和規律,解答宇宙組成和演化。此外,中國空間天文界還提出了「天體號脈」和「天體肖像」計劃。
「天宮」空間實驗室是中國空間站的雛形。中國去年下半年發射了「天宮一號」,並先後與神舟八號和九號進行空間交會對接,為建造空間站打下基礎。「天宮一號」上沒有天體物理實驗,但包括空間天文在內的若干基礎科學實驗將搭載未來三年內發射的天宮二號、三號進入太空。目前,科學家正為空間站規劃載荷實驗,重要天文設備有望搭載,包括「暗物質探測」研究計劃。
「一些望遠鏡的操作和安裝需要航天員協助。」張雙南說。美國哈勃望遠鏡的維修即由宇航員來完成。
張雙南說,「中國空間站空間天文探測計劃」還包括「宇宙燈塔計劃」,擬使用空間站作為天文觀測和物理實驗平台,探索和實驗利用宇宙中遙遠的X射線脈衝星信號作為宇宙的燈塔信號,實現航天器自主定位和導航,並捕捉宇宙中各種天體快速變化的信號以研究宇宙中劇烈和極端的物理他說,「宇宙燈塔」計劃等空間天文實驗將對「一黑、兩暗、三起源」(黑洞、暗物質和暗能量、宇宙和天體以及地外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做出「革命性的貢獻」。
「中國空間站不但要使用宇宙中自然燈塔服務於人類,還要探測宇宙中各種攜帶宇宙奧秘的燈塔信號。同時,它也是中國放於太空的一個矚目的燈塔,向全球科學家不斷發送所探測到的大量攜帶宇宙奧秘和基礎物理規律的信號。」他說。
「然而,遺憾的是,中國作為空間大國,至今尚未發射一顆空間天文衛星,僅僅在2001年發射的神舟二號飛船上進行過初步的伽馬射線天文觀測試驗。」張雙南說。
根據規劃,中國在2015年前後將發射首個太空望遠鏡。這是中國自主提出的以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為主要觀測研究對象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天文衛星。
張雙南說,結合中國載人航天的相關空間天文研究計劃,預期在幾年後,中國的空間天文衛星和其他平台的天文儀器將提供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的大批重要數據,使中國科學研究進入國際前沿。
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指出,大部分目前運行或將要發射運行的空間天文觀測設備將在2018-2020年左右結束運行,且目前已批准的國際空間天文項目很少。張雙南說,中國設計和研究的未來大型空間天文觀測設備如能順利實施,則有可能領先國際並主導大型空間天文國際合作項目,「這將是中國天文學發展的重要機遇和挑戰」。
被稱為天文界「奧林匹克」的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30日下午將舉行閉幕式,全球90多個國家約3300名天文學家參加了為期兩周的研討交流。會議期間還進行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組織機構的換屆選舉等工作。
作為中國申辦該會議的發言人,張雙南代表中國分別於2003年在澳大利亞悉尼、2006年在捷克布拉格兩次作了該會議的申辦報告。2006年8月,在布拉格召開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中國天文學會為中國首次贏得了2012年大會的主辦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