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北京日報報道,昨天,北京師範大學首次披露由其承擔的航天員情緒實驗部分結果。該項目負責人、北師大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羅躍嘉透露,神九升空時,曾經有過一次「飛天」經歷的指令長景海鵬情緒最為穩定,而女航天員劉洋的心跳波動最明顯。
升空過程景海鵬情緒最穩定
這項名為「面向長期空間飛行的航天員作業能力變化規律及機制研究」的973計劃項目實驗,隨著神九的升空而備受關注。北師大專門開發了軟件隨神九一同「飛天」。該軟件每天數次記錄航天員的腦電波變化,每次約半小時,數據記錄在專門的電腦上。目前,科研人員正在對數據進行「解讀」。此外,航天員脈搏、呼吸、尿樣、唾液等數據和艙內影像資料也一併被納入研究。
「神九發射前,景海鵬的心跳最穩定,一直保持在每分鐘50次左右,只有發射升空的一瞬間略有升高。」羅躍嘉說,心跳速度與情緒變化聯繫密切,從心跳指標來看,有過一次「飛天」經歷的景海鵬情緒最穩定。而航天員的呼吸規律變化與心跳基本相同。
神九在軌運行時,航天員劉洋身上連著各種儀器進行體育鍛煉的畫面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研究人員表示,根據目前「解讀」的數據來看,航天員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心緒較為平靜、放鬆。劉洋在空中打太極拳時,情緒很穩定。
五項實驗考察航天員心理
羅躍嘉說,航天員進入空間站工作後,長期處於失重狀態,且活動空間小、週期長,會產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除了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外,還要保證航天員能夠在空間站正常地工作,充分瞭解他們在太空長期在軌時的認知功能及其改變就很重要。」
據介紹,航天員情緒實驗主要有五項實驗內容,包括情緒測量、空間知覺、注意力、記憶力、決策能力。通過這五項實驗,就可考察航天員的心理情況和情緒變化對執行長期航天任務的影響等。
情緒監測並不深奧,很多都是航天員自己完成的,例如每天填寫的焦慮自評答卷等都是情緒監測的一部分。此外,科研人員還設計了很多航天員在不經意間就能參與的實驗項目。「我們觀測航天員做記錄時的反應時間,就可以考察他的記憶變化。」羅躍嘉說,這項實驗是在航天員不知情、沒有刻意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對他們執行任務毫無影響。
此外,統計航天員在太空期間實驗操作的正確率也是一項重要實驗,可以考察他們的注意力和決策能力。
此類實驗屬全球首次
羅躍嘉告訴記者,對於承擔重要任務的航天員來說,情緒波動可能造成重大操作失誤和損失,他希望通過研究摸清航天員在整個航天過程中的心理和情緒變化,找到避免航天員情緒波動的方法。據介紹,通過腦電波監測航天員基本認知功能和情緒變化特徵的實驗,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
羅躍嘉表示,儘管這些實驗項目從科學角度來說並不十分嚴謹,樣本數量也較少,但太空實驗機會難得,且航天員都訓練有素,實驗數據的可靠性有保障。
新聞鏈接
「火星人」王躍
讀博求解「心疑」
昨天是北京師範大學新生報到日。曾參加「火星—500」實驗的「火星人」王躍正式投入羅躍嘉門下攻讀博士學位。昨天,一身黑衣的王躍滿臉輕鬆,他對記者說,參加「火星—500」實驗時有很多「未解之謎」,希望在讀博期間能逐一揭開謎底。
2010年,王躍與來自俄羅斯、法國和意大利的6名「宇航員」共同參加了人類首次模擬飛行火星項目「火星—500」實驗。這是人類航天史上時間最長的模擬太空飛行實驗。羅躍嘉表示,王躍是通過參加博士生考試而被錄取的全職博士生,他參加「火星—500」實驗的經歷將對科研有一定的幫助。王躍入學後,學院將為其制定特殊培養方案。
談到為何選擇攻讀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博士時,王躍說:「我之前在實驗中遇到很多問題並不知道原因,後來在與羅老師接觸過程中得到很多指導,解決了很多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