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早期的港姐有多美?有人以趙雅芝為參照。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趙雅芝演的白娘子應該不誇張,還有她的周芷若、姚木蘭、馮程程,都擔得起眉似春山、面如芙蓉、翩若驚鴻這樣的形容。趙雅芝是1973年香港無線主辦的首屆香港小姐的候選佳麗,卻排在三甲之外,令人對當年美麗的高度有無限的懷想。不好說從哪位港姐算起,「丑」字與港姐聯繫到一起。「比港姐還醜」曾經成為某年香港的流行語。今年的香港小姐剛剛選出,也是伴隨著一堆爭議。港姐真是越選越醜了?不妨來探究一下其中的變化。
悅目即佳人
雖然選美活動一直受到「物化女性」的批評,但香港人喜愛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堅持選了幾十年,成功地選出了張曼玉這般風華絕代的國際影星,也選出了蔡少芬、袁詠儀、鄺美雲這樣稍後大展才華的不俗之輩。
翻出張曼玉1983年登上港姐亞軍寶座的照片,也許你對「越選越醜」的說法就不那麼堅定了。那可是港姐選舉的黃金年代,選出的亞軍卻如鄰家小妹,悅目而已,並非仙人。張曼玉由港姐寶座上入鏡,起初也就是蹦蹦跳跳、打打鬧鬧。但到了《阮玲玉》、《滾滾紅塵》、《花樣年華》,她的表演才華讓人看到了她的驚世之美。她在《阮玲玉》中扭倫巴時絕望裡的嬌媚,在《滾滾紅塵》中與林青霞重逢時眼中迸發的歡喜,在《花樣年華》裡提著餛飩腰肢輕擺的曼妙,把女性難以言傳之美表達得精準酣暢,足以成為世界電影的經典。柏林影展的首位華人影後、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這樣的成就與美是才華與努力所賜,絕非選港姐時的表象而成。如果當年的評委一味挑剔她的兔牙,也許我們就無福領略張曼玉後來給我們創造的驚心之美了。
千秋無絕色
回到趙雅芝。40年後仍然儀態萬方,可以想見1973年她參賽港姐時的天生麗質,被排在三甲之下,相信並不是趙雅芝容顏遜色,而是當年的標準更重視賢妻良母的氣質。環肥燕瘦,不同年代對美有不同的標準,對女性之美也有不同的要求,即所謂千秋無絕色。三寸金蓮放在今日是變態,女子無才於今也絕非是德。上世紀70年代香港社會仍然保守,港姐展示泳衣都引起波瀾,因此我們也不必用今天的審美遙想當年的三甲風華。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港姐選舉由熱轉冷,香港人開始不看選舉、不談港姐,朱玲玲、李嘉欣、陳法蓉時期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港姐榮景不在,有的港姐人過水無痕,連名字都沒被記住。更慘的是被叫成「豬扒臉」、「最醜港姐」。這一方面是大眾的審美在悄然轉型,另一方面是信息社會帶來了審美的多元,不再是眾人一心地欣賞端莊、千口一詞地誇獎「電眼」,多元之下,難有絕色。而且如今之人早已不侷促於左鄰右舍,所見美人或美人影像觸目即是,對港姐之美也難有驚艷之感了。
醜聞零容忍
其實,「港姐越選越醜」的說法也不全是負面,至少表明香港社會日趨多元,這包括審美的,也包括娛樂生活。當年工餘飯後生活單調,一場港姐選舉是所有人的娛樂和談資,萬人熱捧是當時社會背景所致。過去的年輕姑娘也只有通過選港姐才能展示自己,不像現在靠微博都能贏得幾十萬粉絲,漂亮又智慧的女性有大把機會發展自身,不用去擠選美的獨木橋。更何況女權觀念日益普及,有些女性不屑於選美,願意在喜歡的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還有,往日的港姐大多經過影視娛樂業的打磨才大放光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的黃金時代,只要入圍港姐決賽就有培訓和演出機會,能夠一劇走紅。現在時空轉換,港劇港歌空間縮小,港姐選過就「過」也屬平常。
但值得社會警惕的是,如果港姐之丑與醜聞相聯便不能容忍。港姐選舉之初便打出「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口號,幾十年來一直努力維持港姐的正面形象,候選佳麗一旦被挖出有不良言行,馬上出局。但近幾年這個尺度有鬆動的跡象,個別冠軍港姐都有醜聞纏身,還有港人質疑選舉造假。表象的美醜可以討論,「拜金」、「造假」、「生活不檢點」應該一票否決,只有守住道德的底線,才能保住港姐選舉這塊老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