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恢復五一黃金周分壓國慶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0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京華時報報道,今年的黃金周長假,中國多地景區出現客流「井噴」。從故宮遠超歷史紀錄的單日客流量18.2萬,到「華山爆棚事件」,再到鼓浪嶼的「淪陷」,明知人多,為何還要扎堆出行?「假日渴求」的背後原因何在,假日景區爆棚將如何從制度層面加以解決?本報(京華時報)對話旅遊領域的專家,以期尋找以上問題的答案。

扎堆出遊更多是無奈

京華時報:從旅遊者的心理來講,為什麼明明知道高峰還是要去?有觀點認為這樣的出遊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您怎麼看?

劉思敏:這個觀點完全是錯的。黃金周的集中出遊實際上是一種理性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判斷一個行為是否理性兩個標準:是否知情和是否自願。黃金周已經10多年了,大眾傳媒時代,黃金周的擁堵地球人都知道;其次,黃金周出遊,不是被迫的,不是迫於親情、民俗等因素,完全是自願的。平時不能帶薪休假,春節要回老家,中長途旅遊的願望如果不是在長假期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而且對比一下,每年人數都在增加,去年去了故宮的,難道不是比今年再去要聰明嗎?不要以為老百姓都是傻子只有專家聰明。他們也是經過盤算的,這是種無奈的選擇。

戴斌:現在全國一年只有兩長三短几個假期,人們的出遊時間是有限的。加上帶薪假期沒有落實,人們都是選擇黃金周出遊,窗口期比較有限。從今年情況來看,上半年由於自然災害等原因,旅遊需求一定程度被抑制,十一集中釋放;加上今年小汽車免費、部分景區降價、天氣晴好拉動了出遊的意願,所以今年形成了很高的高峰。

京華時報:有一種說法,說現在中國的觀光旅遊跟世界差距已經不大了,但是休閒度假的領域跟發達國家還要差個四五十年。您怎麼看?是不是區別於這種出門就看人擠人、上車睡覺、下車照相,然後趕到下一個景點的旅遊方式更值得提倡?

劉思敏:周邊三百到五百公里以內的旅遊,通過週末、小長假就可以滿足了,但是中遠程的旅遊就需要長假。遠程的旅遊追求的是差異,所謂近處沒有風景,風景在遠方,就是說的觀光旅遊。在行業裡,「從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轉型」的說法實際上在我看來是一種誤導。兩者只是功能不同,沒有層次之分。前者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後者達到身心放鬆休息的目的。要讓一個海邊打魚的農民去休閒遊,去海邊曬太陽,人不罵你有病嗎?

戴斌:國際上還有休閒旅遊、度假旅遊、特種旅遊,特別是還有無景點旅遊。就是說到達一個城市,參加城市的休閒,參與到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裡面去。國民的旅遊意識還沒有達到這樣一種程度,覺得到一個地方不看景區景點就不叫旅遊。我國的旅遊跟國際還有很長的差距。從國際上來看,大眾化旅遊發展階段在上世紀40年代末期50年代初期,而我們是從1999年慢慢進入的。國際上跟團旅遊不是很多,散客旅遊更為常見。到一個地方,曬曬太陽喝喝啤酒,參加一些當地的活動,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達這樣的階段。

建議恢復五一黃金周

京華時報:十一黃金周,很多景點出現爆棚。比如華山事件,形成爆棚-滯留-封堵-更大的滯留的惡性循環。究其原因,主要有哪些地方需要反思?

戴斌:主要是出遊的窗口期有限,預訂的消費習慣沒有形成、預警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以及景區限流、分流措施不完善等三方面原因。

劉思敏:現在重要的任務是「洩洪」。五一長假取消後,「洩洪」的口子少了。我建議恢復五一黃金周,或者在5月設置一個新的長假,滿足人們出遊的願望。當然每年的十一黃金周對於一個省旅遊的收入佔到非常大的比重,有些管理者在潛意識中把收益放在第一位,缺乏與之匹配的接待、服務能力和應對措施。

京華時報:提前預約的方式一直有,但是為什麼總是得不到很好的普及?國外有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

戴斌:國外主要是針對團隊採取這樣的方式,特別是熱門景點,比如盧浮宮、埃菲爾鐵塔等。可以像買機票一樣,給越往前預約的人越多的優惠,這實際上對旅遊的消費形式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劉思敏:這只是一個技術手段,但我們確實有必要讓預約走在路上,培養預約出遊的理念。可以現行選擇三類景點推行預約:文保類景點、生態類景點和安全管理難度比較大的景點,保護的同時實現稀缺資源的分配公平。

京華時報:現在很多景區都是一天的旅遊結束之後統計出一個數據,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才知道當天景區來了多少人。有沒有可能實現實時統計?

戴斌:現在有兩種情況,讓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實時的預警。第一個就是有很多景區景點有非購票人數進入;第二個是統計有滯後性,拿不到數據。設定一個底線、實時統計、一旦超過底線不再售票理論上是應該的,但現在急需硬件建設,但方向肯定要這麼走。不管怎麼說生命高於景觀,無論如何當人數超過最大量,應該採取斷然的措施。

京華時報:我們很多的景點到底有沒有底線人數?如果有,為什麼大部分景點從不公佈,很少有人知道?

戴斌:各個景點在規劃的時候都有最佳容載量和最大容載量兩個指標。很多地方沒有對外公佈我想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可能它的這兩個指標本身是一個摸索的過程,還沒有完全固化下來;第二個景區景點也有僥倖的心理,多人進來多收益。公開底線肯定有必要性,但是目前做得不太好。

京華時報:我們看到實際上也並不一定是景點的承載量爆棚導致的擁堵,有些擁堵也可能是內部的接待考慮不周導致的。

戴斌:是的,比如遊客在景點裡面像走迷宮一樣,找不到地方,形成回流現象,造成擁堵。這種情況需要建設清晰的指示系統。另外比如熱門景區的熱點區域,可以採取特殊的處理措施,比如限定時間、加強疏導等。比如故宮,人們都想看看太和殿裡面皇帝的龍椅什麼樣的,擠在一起爭相照相,非常容易發生事故。因此長假期間故宮就把太和殿暫時關閉了,讓人流動起來,通過語音導覽、導遊介紹等方式介紹景點,彌補遺憾。

《國民休閒綱要》將推動帶薪休假

京華時報:高速免費、景區降價……在出台利好的旅遊刺激政策的同時,如何能夠與承載、接待能力相匹配?各部門之間是不是可以有一定的協同,然後經過科學的測算,出台一攬子的政策?

戴斌:我們國家有一個假日辦,辦公室設在國家旅遊局,涉及交通、民航、鐵路、宗教、旅遊、文化等相關部門。節前是做了通報,採取了措施的。如果說沒有採取這些措施的話,今年堵的情況、安全的情況可能出的問題更大。

劉思敏:政府想要惠民,這個出發點是對的,是應該支持的。只是政策出台需要綜合性的效果評估。我建議以後十一黃金周就不要免過路費了,變成每年的5月到11月旅遊旺季的時候,每個月根據政策力度,拿出一部分時間免過路費,這對周邊的自駕游是很大的促進。當然還要建立在利益補充機制的前提下。春節回家是剛需,可以保留免費政策。

京華時報:長假制度本身有沒有改進的可能?有些人士分析指出,多年前國家推出黃金周拉動內地消費、培育旅遊市場的目的已經達到,現在更應該引導民眾理性出遊、理性消費,同時完善休假制度和勞動法規,讓黃金周逐漸「長大」成黃金月甚至黃金年。您怎麼看?

戴斌:從長遠來看,帶薪休假是一個方向。我們現在正在推動《國民休閒綱要》的出台。全國人大也已經完成了《旅遊法》的一審,進入二審之前的調研。應該說這些制度的出台有利於緩解這樣的情況。

京華時報:《國民休閒綱要》歷經多年的熱議,其中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成為公眾的期待。能否透露一下內容和時間表?

戴斌:現在熱議的錯峰休假骨子裡講是帶薪休假的現實表現。這個不應該僅僅是法律上有規定、籠統地說你有這個權利就可以的,更需要細則。現在《國民休閒綱要》已經起草完了,各個部委會也已經簽完,正在走國務院審批程序。它的主要內容一個是要引導國民旅遊休閒的意識,保障國民旅遊休閒的權利;第二個是制定了國民旅遊休閒的一些具體指標和目標;第三就是推動帶薪休假,允許地方政府做一些相應的制度創新;其他的我不好細說。

京華時報: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有具體的時間表嗎?跟此前國務院的條例相比,這次《國民休閒綱要》屬於政府文件,從位階上來看沒有超過條例,但是為什麼備受期待?

戴斌:這個時間表還不好具體說。只能說,目前,很多部門都在極力推動,廣東、北京等都在積極推動。相比於國務院的條例,它更有操作性,而且它是要通過行政來落實的。

      責任編輯:遠征
浙女子深夜取款機上取錢遭割喉      [2012-10-06]
景區餐館聽口音報價狠宰外人      [2012-10-06]
華山被捅遊客疑嫌犯「替死鬼」      [2012-10-06]
杭州PM2.5連續3天超標      [2012-10-06]
美媒:王立軍曾請人為打黑修史      [2012-10-06]
黃海演兵 導彈高速破電磁防線      [2012-10-06]
美專家質疑殲15並沒有實現著艦      [2012-10-06]
日媒:中日開打比拚耐力消耗戰      [2012-10-06]
中國海軍陸戰隊奪控島礁演練      [2012-10-06]
中國作家莫言成為諾獎熱門人選      [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