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內地精英赴美生子5年增10餘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1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雜誌報道,赴美生子的諸多「利好」,讓某些中國人怦然心動。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時中國大陸赴美生子人數在600人左右,而到了2010年,這個數字達到了5000人。據一家洛杉磯月子中心負責人估計,2012年上半年的人數已經超過了5000。

誘惑背後,也潛伏著諸多的風險。對某些盲目赴美生孩子的家庭來說,美夢和夢魘,往往只有一字之差。

有的人,收穫了他或她想要的子女和生活;但也有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甚至還有人,不得不面對一輩子的遺憾和悔恨。

赴美生子:誘惑與風險

32歲的陳梓琳,和丈夫王政一直居住在北京。王政2009年辭職創業開辦了一家互聯網企業,而她則全職做家庭主婦。丈夫的事業風生水起,夫妻二人2008年時生下兒子程程,一家人的生活頗讓人羨慕。

但在這對小夫妻眼裡,北京的生活,開始變得乏味,且有時難以忍受。

「出門坐地鐵只看到滿眼人潮,自己開車又要忍受無休止的交通擁堵;國產的奶粉、牛奶質量堪憂,只能依賴於海外代購……」王政滔滔不絕地向記者訴說對於北京城市生活的不滿。

最讓王政受不了的,是一年兩次的沙塵天氣。「每次呼吸那重度污染的空氣,我都會在內心發誓一定要讓孩子離開這種環境。」

當然,還有國內計劃生育的嚴格限制。

2010年,陳梓琳又懷孕了。夫婦二人在反覆盤算後,決定到美國去,在那裡生產。因為按照美國憲法,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即為美國公民。

但這是一個頗有風險的旅程。陳梓琳說,其實,就在啟程前一周,她都還沒下定決心該不該去美國生孩子,「因為考慮未來的種種風險,我有點害怕了。」

與陳梓琳的猶豫忐忑不同,上海媽媽劉薇赴美生子的意願非常強烈。劉薇坦言,一切為了孩子。

「持美國護照可以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免簽。寶寶是美國人,可以在上大學時候按照「本州生」標準繳納學費……我的朋友留學後在美國工作了8年多才拿到「綠卡」,用幾萬美元就換回孩子8年光陰,多划算。」

當然,對陳梓琳和劉薇這樣的家庭來說,赴美生子,還有深層次的考慮,規避國內計劃生育的規定,甚至有移民海外的打算。劉薇就說,她和丈夫希望通過生個美國寶寶來實現全家移民。

這,會是一條坦途嗎?

孕婦入境很忐忑

2010年10月,陳梓琳和丈夫一起獲得了赴美旅行簽證。為保證簽下旅行簽證,他們訂好了12月初到1月初的往返機票。

在陳梓琳看來,入境是赴美生子全程中最刺激的環節。無論是DIY還是通過月子公司赴美生子,在進入美國國境時沒有人可以幫你,完全要靠孕婦的演技。

出發那天,陳梓琳緊張得就像小時候考試前那樣手腳發冷。和所有赴美生子的媽媽們一樣,她生怕被美國的入境官員看出端倪。

王政告訴記者,之前看到過網上一個中國媽媽的經驗,因為丈夫入境的時候說了謊話,被遣返了,這位中國孕婦不得不自己帶著四五大箱的行李,在機場找人幫忙。

如果美國官員發現入境的是孕婦,其美國簽證期限有可能會被當即縮短至1個月以內,赴美生子計劃也就流產了。

於是,准媽媽們在美國國境前開始了「偽裝大戰」。

陳梓琳之前就做了功課。考慮到赴美生子的孕婦逐年遞增,美國移民官現在格外注意那些穿寬鬆衣服、披著大圍巾的女人,她決定反其道而行之。

「越是穿得比較多刻意掩飾肚子的女人越容易被人盯上。」陳梓琳說,為此,她在出發前特別為自己設計短款棉服配長毛衣裙的赴美行頭。「當時,我的肚子不特別明顯,其實穿著羽絨服一點也看不出來。為了穩妥,我還是選擇輕裝上陣,並冒險進行時尚搭配。」陳梓琳很得意。

果然,飛機洛杉磯落地時,夫妻二人過關時一切順利。陳梓琳背著一個小包,手持著丈夫的小外套表情淡定地過關了。

同是在2010年赴美生子的劉薇和丈夫,是當年9月從上海浦東機場赴美的。「我的闖關裝備是咖啡色長款襯衣配牛仔打底褲。」談到出發時的情景,劉薇至今印象深刻。當時,浦東機場的安檢員也看出了她是孕婦,因此還特別請她走「綠色通道」安檢,避免電子門輻射。

飛機一在洛杉磯降落,劉薇的心裡便開始打起了小鼓。按照月子中心的郵件提示,她和丈夫特別選擇了一位白人移民官的入境口排隊。

在排隊的半小時裡,劉薇一面內心數秒度日,一面還要極力掩飾緊張神色。但她隨即發現,與入境處官員對話時,其實肚子根本不成問題。因為兩人間隔著高高的櫃檯圍板,官員什麼也看不到。

不到五分鐘,劉薇和丈夫都順利過關。正當夫妻二人長舒一口氣時,這次旅程真正的高潮才剛到來。

一位華裔官員指出他們的申報表裡沒有填寫攜帶的現金數量。被官員猛然一問,夫妻兩人心中大驚,當時兩人沒有事先編好答案,只能支支吾吾,最後竟被扣下。

為避免被拒絕入境,劉薇夫婦再三解釋說,自己只是來美國旅遊,並向美國官員出示了返程機票和酒店預訂單。

或許美國官員實在太「傻」,或許他雖然看出端倪但不願「戳破真相」,最終,美國人揮手放行。劉薇回憶說,拿回護照和機票後,「我雙腿發軟,頭也不敢回地一路小跑出了機場。」

省心,還是省錢

剛出關的陳梓琳就看到丈夫王政的大學同學已經在出口處迎接他們了。比起那些沒有親屬在美國的赴美生子家庭,陳梓琳就幸運多了。丈夫王政早就提前拜託自己這位在洛杉磯工作的老同學幫忙找好了住處。

夫妻兩人才安頓好,便開始投入找婦產科醫生的繁瑣工作。陳梓琳和丈夫兩人的英語水平都不錯,早在出國前他們就在網絡上搜集出了一張可供選擇的洛杉磯婦產科醫生清單。對醫生進行前期調查很費事,陳梓琳夫婦需要通過網絡找到每個醫生的詳細介紹,搜集醫院地址和預約電話。同時,對於最終選擇的幾名待考察醫生,他們還要通過網站核實其是否被病人投訴過。

選醫生做調查的過程,夫妻兩人都勞心勞力。因為大陸的月子公司競爭激烈,如今在網絡上的很多信息都不能保證真實性。她苦笑:「做調查時,我就發現有月子公司因競爭而相互抹黑,因此虛構某位華人醫生手術失敗的假消息。」

陳梓琳表示:「醫生清單上有七八位婦產科大夫。我丈夫做事比較謹慎,在洛杉磯安頓下後,我們就開著車挨家地前去和醫生約談,考察醫院情況。」

經過實地考察,陳梓琳夫婦選中了當地一位白人醫生。實際上,因為自身英語溝通能力不強和費用較高,選擇白人醫生的中國孕婦不是很多。

王政解釋道,很多當地華人醫生與月子公司都有長期往來,月子公司介紹的產婦會使得醫生的病人過多,服務質量自然就下降了。傳言說,有位很有名的華人醫生同時給三個赴美生日的孕婦做剖腹產。她們被一字排開,流水化作業,就連最後縫線都是一氣呵成,手術線共用一根,手術最後才被剪開。

「在國內,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月子公司是個暴利行業,而且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但實際上很多孕婦想赴美生子還是會選擇通過它們代辦。不瞭解當地環境的話,懷孕的媽媽們從租車到找房子都要自己動手畢竟不現實。所以很多家庭多花些錢就是為了省心。」陳梓琳說。

劉薇就是陳梓琳所稱的那種希望省心的孕婦。

劉薇居住在事先聯繫過的一家台灣人開的月子中心。中心的客房裝修非常簡單,房間裡只有兩張雙人小木床和一張小桌。吃飯時,照例每餐是四菜一湯,這時劉薇才發現自己之前在網上看到的月子中心伙食照原來是四人份。「實際上,菜量沒有那麼充足。而且味道也遠不如家裡的順口。」她說。想到自己花了那麼高的住宿費,劉薇頓覺自己很虧。

在劉薇看來,月子公司唯一值得稱道之處就是為她找了一位比較靠譜的婦產醫生。與這家月子中心有合作關係的醫生是個台灣人。「據說,他在洛杉磯婦產界很有名氣,給很多華人明星都接生過,尤其擅長剖腹產和產後疤痕美容。」

美國式產子

在北京生第一個孩子的經歷,陳梓琳記憶猶新。

醫院的婦產科常年人滿為患,陳梓琳每次去做產檢都要讓丈夫早上6點鐘就到醫院去掛號排隊。她自己也要挺著肚子在環境嘈雜的醫院大廳等幾個小時。

最讓陳梓琳難受的,還是生孩子後在醫院住的那幾天。「第一次懷孕經驗不足,我們預訂床位的時間晚了,最後還是托了人才訂到五人間的一個床位……」

與國內相比,美國的產檢和生產就顯得簡單多了。做產檢只要提早一天打電話給醫生的助手預約,然後按照預約的時間前往就行,完全不用等。

但和國內繁瑣的懷孕檢查不同,美國人的產檢沒有血常規、尿常規,後期也不檢查臍帶繞頸。「每次產檢就只是稱體重,量血壓,聽胎心,B超這標準四項。」陳梓琳說,「對比中國,真讓我有種『被怠慢』的擔心。」

「這邊沒有孕婦凝血功能的檢查。幸好我在國內第一次生產時候做過檢查了。不然,萬一手術中發現有凝血功能障礙那可怎麼辦啊?」說到這裡,陳梓琳有些後怕。

除了對於產檢的擔心,陳梓琳待產時的心情也並不好。「原本在國內待產時還可以做些簡單的工作,有時間還能約朋友們吃飯、聊天,可來到美國,我一下子就感覺孤獨起來。」

最讓她難受的就是和自己的孩子程程分隔兩地。

陳梓琳和兒子每天都要通過視頻通話一個小時。看著屏幕上兒子大聲哭著叫「媽媽」,陳梓琳心痛如刀絞。多少次在夜晚睡不著覺的時候,她只能打開電腦,看著裡面存著的家庭錄像默默落淚。陳梓琳說,到洛杉磯的前兩個月,她一直後悔赴美生子的決定。

到了預產期,陳梓琳還是沒有什麼反應,為求穩妥,她和丈夫來到醫院打了催產針,一直等到第二天傍晚才生下小兒子童童。

生產過程還算順利,讓陳梓琳印象深刻的是,美國醫院的安靜整潔。「一入院,我就住進了孕婦病房。單人病房的設施和裝潢和賓館客房差不多。環境特別放鬆。從待產到孩子出生之間的一天多時間,我一直和丈夫一起,期間只接觸到了照顧我的護士和手術醫生。」她回憶道。

相較陳梓琳的孤獨寂寞,劉薇居住在月子中心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不但平時孕婦們能夠聚在中心的院子裡聊天,就連產檢都是大家集體組織去。

每次產檢,月子中心都會安排司機載著五六位孕婦一起前往。開車往返診所就需要近一小時,再加上孕婦需要逐一進行產檢,每次產檢時,劉薇都必須專門空出半天時間。

「那裡的醫生和護士都是台灣人,說話嗲聲嗲氣,態度特別好。每次聽到他們叫我時,我感覺心裡都酥酥的。」劉薇說。

第一次產檢時,醫生特別客氣地問她知道孩子的性別麼。「聽到我說不知道,他便又問我之前有沒有小孩。我說自己已經有個兒子時,他一下就笑了,連連恭喜我這次可以兒女成群了。」劉薇高興地說。

雖然,這家小診所堪稱「簡陋」,就連使用的監測儀器也是國內早前就淘汰不用的機型,但醫生和護士的周到服務仍贏得了劉薇的讚賞。

與陳梓琳不同,劉薇選擇了剖腹產。僅半個小時她的剖腹產手術就順利結束了。醫院特別為她配備了華人護士。那位台灣醫生更表示:「切口縫合得特別好,以後疤痕一定不明顯。」

聽到女兒舫兒發出第一聲嘹亮的哭聲,劉薇覺得自己這幾個月的努力一下都有了回報,不覺間流下了熱淚。

孩子回國很小心

對於童童和舫兒兩個華人寶寶,他們甚至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外表和周圍金髮碧眼的醫生和護士不一樣,就出院了。

按照美國醫院的規定,像陳梓琳這樣的順產產婦一般在醫院全程住兩天一夜。而劉薇這樣選擇剖腹產的孕婦最多也只在醫院住兩三晚。

一出醫院,陳梓琳夫婦就又開始為孩子的美國身份忙碌開了。為了給兒子辦理身份手續,陳梓琳不能像國內產婦那樣在家靜養。不但喝不到婆婆精心熬製的雞湯和補品,她和丈夫每天還要東奔西跑。夫妻兩人緊鑼密鼓地忙碌了整整一個月,才為童童辦好了出生證明、社保賬號、美國護照和中國旅行證等身份證件。

最後,他們還為童童辦理了出生領事證明——相當於美國出生證的中國官方認證。拿著一紙證書,陳梓琳夫妻兩人總算長舒一口氣——童童可算是名正言順的美國公民了。

與陳梓琳一家的忙碌不同,一出院,劉薇便被接進了洛杉磯半山地區的產婦療養中心。實際上,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月子中心」。因為劉薇預訂的產後療養套餐定價較高,所以受到的服務自然也要好一些。

據劉薇回憶,月子中心是一棟三層半山別墅,裡面裝修別緻,大廳的壁爐上海擺放著老闆娘與很多中國明星的合照。據說,這些明星都曾住在這間中心做產後護理。月子中心配備了專門的月嫂護士,護士全都有護理執照。

劉薇住在別墅最小的一間「媽媽護理房」裡,而舫兒和其他產婦帶來的新生兒一起安靜睡在專門的「嬰兒房」裡。嬰兒房24小時都有護士值班,孩子需要餵奶時,護士才會將其抱進媽媽的房間。

此外,月子公司還能夠代辦舫兒出生後的各種證件。因此,劉薇不用像陳梓琳夫妻那樣東奔西跑,而能夠每天安靜休養,聽些產後護理課程。

經歷不到6個月的美國之行,陳梓琳和王政乘著飛機再飛回北京時,身邊已經有了美國小公民童童。經過反覆斟酌,王政和陳梓琳決定不通過「特殊渠道」給童童上中國戶口。《中國人民共和國國籍法》明確規定,中國政府不承認雙重國籍。一旦給孩子上了戶口,雙重國籍的特殊身份便總是見不得光,未來幾年全家都必須時時小心。

王政的朋友也通過赴美生子收穫了一位美國「小公主」。為了讓孩子上學,這位朋友花錢給孩子辦了中國戶口。有時,聽到家裡的親戚無意中開玩笑叫孩子 「美國佬」,那位朋友就心驚膽顫地趕忙制止。一家人都害怕孩子有美國國籍的特殊身份被傳出去。「孩子年紀那麼小就要接觸成年人世界裡的謊言,太不好了。」 他嘟囔著。

在王政看來,過不了幾年,他們全家就打算搬去美國生活。在中國上學的這幾年,家裡可以為童童交一些額外的借讀費上私立國際學校。

與王政的看法不同,劉薇給舫兒上了中國戶口。劉薇解釋:「我不希望讓家裡的兩個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區別對待。」

能否全家移民美國,現在還不好說,因此也不能草率地讓孩子放棄中國國籍。如此一來,儘管不符合法律規定,舫兒還是有了雙重國籍。劉薇的打算是,等孩子長大後依照自己的想法選擇國籍。

可無論是陳梓琳還是劉薇,這兩個中國家庭之所以選擇赴美生子絕不只為挑選最舒適的產子環境;也不僅僅是為了要拿那一紙美國國籍證明。他們深知,自己今日的選擇關係到子女未來的人生。(文中受訪者均使用化名)

      責任編輯:晨彥
逾萬港人欣賞奧運金牌精英匯演      [2012-08-25]
奧運金牌精英匯演 周六香港大球場舉行      [2012-08-21]
奧巴馬借助克林頓拉攏紐約精英      [2012-06-05]
龍永圖:精英願留學華才叫影響      [2012-05-27]
梁振英出席奧運金牌精英大匯演      [2012-08-25]
面向全球創意精英廣發「英雄帖」      [2012-09-06]
國際馬術精英決戰桶繞賽      [2012-08-17]
國際馬術精英決戰桶繞賽      [2012-08-15]
香港兩選手闖入全國攀巖精英賽決賽      [2012-08-04]
港台精英挑戰甘肅戈壁徒步「玄奘之路」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