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央視網報道,新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昨天受訪時指出,在老家看電視得知自己獲獎,很高興,但覺得獲獎不能代表什麼,將會繼續努力創作。
10月11日21時許,已經「消失」多日的莫言在家鄉山東高密,召開了第一次記者見面會,平靜地回答了中外記者問題。
在這個不算年輕、也不算太老的年齡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心情當然也是高興的。不過,他表示:中國優秀作家、優秀作品非常多,這屆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比較青睞他,要是換一批人當評獎委員會成員的話,也許別的中國作家就會獲獎了。
莫言對自己的家鄉山東高密充滿感情,在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之前,他一直遁跡在這個小地方。在生於茲、長於茲的東方鄉土,靜候來自遙遠西方的消息,不管這個消息是獲獎還是不獲獎,他都打算在這個老地方接受她。在獲獎消息傳來之後,他又一次把世界級的榮耀,帶給了自己的家鄉,在這裡召開了第一次記者會。當時,他甚至還沒有瞭解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授獎詞的具體內容。
記者會持續了約20分鐘,莫言回答了十多個問題。有記者問:「您的作品中,最喜歡哪一部?」他詼諧地回答:「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這些作品我都很滿意,如果說更喜歡老大,那麼老二、老三就不願意了。」有記者問:「您的作品中,反覆出現『高密東北鄉』這個地方。」莫言回答:「我對這個地方感情十分深厚,泛指高密縣域之內東北部的幾個鄉鎮。」
莫言就在「東北鄉」長大。10月11日下午3點多鐘,在莫言的記者會之前,記者們曾經來到了他的老家——高密平安莊村,來到了他的老宅——一個稍嫌破陋的土院落。在那裡,他的二哥管謨欣接受了我們的採訪,講述了有關莫言的很多故事。他說:「莫言是高粱地裡出來的,評上評不上都無所謂。農民出身的作家,能到這一步,很不容易。」
莫言小時候就喜歡看書,搶書看,給人家推磨、借人家的書看。沒書看,就看《新華字典》,或聽爺爺講「三國」。《紅高粱》中講述的最後一場戰役,其原型就是發生在離家七八里路的孫家口伏擊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對日軍一次成功的伏擊,斃敵39人,其中包括日軍中將一名。看來,正是這片英雄、神秘的土地,培育了莫言這個作家。
然而,他二哥看得很淡:「莊稼人走出去了,寫了一些文章,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