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稱中國欲打入5代機市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網上流傳的中國下一代戰機殲-21圖片。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期刊《評論》10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國防航空業尋找創新。

近十年來,中國的軍用航空業逐步提升防務、科技和創新能力,縮小了與發達航空強國的巨大技術差距。

單是在戰鬥機領域,中國一直在研發、測試和生產多種新機型升級改造「老戰機」,研發現代化的本土「第四代」戰機,並準備打入「第五代」戰機市場。不久前公佈的下一代戰機原型機(殲-20和殲-21)及成都殲-10和瀋陽殲-11戰機的加速現代化表明,不僅中國戰機日益先進,更重要的是,該國軍用航空業本身也在經歷轉變。

2008年北京將分離的兩大飛機製造商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公司重新合併。整合而成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此後一直在改革的新路上前進。合併的主要目標是消除傳統的地理分割,加強限制行業創新和技術發展的重疊領域,通過整合生產線、制定最佳經營方式、資源分配及加速研發創新和產能,為解放軍提供裝備。中航集團稱,從2008年至2011年,該集團收入年均增長 20%。2011年收入達396億美元,淨收益增加逾15%,達18.9億美元。其贏利與西方防務巨頭相比毫不遜色。

隨著解放軍空軍作戰要求的擴大,取代老舊戰機及對後勤保障基礎設施和裝備進行現代化的需求有增無減。預計這將進一步推高防務開支,促成從直升機、教練機和運輸機到第四代、第五代戰機的中國軍用航空業的擴張。

儘管中國目前開發核心系統(如發動機和航空電子)仍依賴俄羅斯幫助,但本土航空航天的製造實力已與日俱增,足以向其空軍提供多種飛機平台、技術及現代化所需系統。這從第四代戰機在中國空軍服役的比重就可看出:2005年是23%,2010年升至33%,預計到2015年達50%。

實際上,上世紀90年代後期,解放軍空軍絕大部分戰機是50年代蘇聯設計的舊機型。到1999年,中國的第四代戰機包括不到100架裝備有超視距空空導彈的蘇-27。當時中國空軍沒有精確制導炸彈,飛行員只能得到有限訓練。

但到了2010年,解放軍空軍淘汰掉了大部分老舊戰機,獲得超過300架第四代戰機,並配備了先進的空空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能全天候飛行。它如今還得到中國首架本土研製的機載預警與新一代防空系統的支持。

中國的第五代戰機可能在2020年前服役,這要看該國航空業巨頭的研發以及整合創新系統和技術的能力。從長遠看,此過程中,中國國防航空業的創新進步、定位和持續資源分配,最終將令其地位進一步接近全球防務航空巨頭。

      責任編輯:Sunshine
中國殲20在成都繼續緊張試飛      [2012-09-29]
中國2002號殲20試飛 梟龍加入      [2012-09-27]
美媒:中國公開殲21示威意味濃      [2012-09-22]
外媒:中國同時研製兩款五代機      [2012-09-21]
網傳中國新型隱形戰機殲21照片      [2012-09-17]
殲21專事空中格鬥 單挑美5代機      [2012-08-13]
美媒:中國殲·21是低檔私生子      [2012-08-09]
俄媒:中國能研殲20 水平遠超日      [2012-07-31]
台軍斥資38億美元應對殲20      [2012-07-26]
中國殲21曝光 可能裝備航母      [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