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媒體:中日之爭背後的文化賬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0-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中日關係,在好不容易維持了40年的正常化之後,不僅沒有順利跨入「不惑」,走向成熟,反而因為那個原本擱置良久、無甚妨礙的釣魚島爭端,而跌入冰河,陷入泥淖,甚至到了再次開戰的邊緣。

最近日本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表示支持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並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的受訪者,都近八成之多。顯然是敵意十足了。

觀察者網文章稱,回首再看當年煞費苦心起草並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關於建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都已成一紙空文,正無可挽回地隨風而去。

國際關係學界有個流行的信條:一般情況下,隨著雙邊經貿關係的深入發展,國家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然而,中日兩國間,不僅早已在經貿上深深地相互依存,還曾有過全面友好的蜜月期,有過「中日不再戰」的誓約,有過正式的友好條約和宣言,可是,面對中日關係的特殊和複雜,這些東西卻都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中日關係之特殊,體現在政治經濟等很多方面,但其中最為特殊、為一般的大國雙邊關係所少見之處,其實是在文化方面。

在中日兩國大談友好時,最常用到的描述是「同文同種」、「一衣帶水」,這也是世界其他民族對中日兩國的一般性理解。例如,一百多年前美國卸任總統格蘭特遊歷東亞,就曾以「日本與中國原為同一人種,從來為友好之國,互有感情」這一說辭為中日兩國調解琉球爭端。

然而,外人畢竟是外人,只有中日兩國自己心裡明白,兩國間的禍禍福福卻都是因為這個「同文同種」、「一衣帶水」的命定關係。

將中國踩在腳下是近代日本的立國基礎

眾所周知,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實行「脫亞入歐」的國策,「脫亞」是徹底離開以中華為中心的「華夷秩序」,「入歐」則是通過西化進入以歐美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但是,對於這個原本就處在中華文化邊緣的島國來說,這條大轉型之路隱含著一個潛在的危險——擺脫了舊的邊緣地位,又落入新的邊緣地位。學習西方而不能超越西方,或至少獨立於西方,日本最終還是一個附屬國家、二流國家。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在一百多年立國之路上,日本實際上採取了一種特別的文化戰略:一方面通過徹底異化、醜化、妖魔化中國和朝鮮等亞洲鄰國,使日本從亞洲文化中完全獨立出來,超脫出來;另一方面,又通過否定現代中國對於古代中華文化、仁義忠信的儒家傳統的繼承,將日本定位為這一偉大東方傳統的正朔,藉以使日本在向西方學習現代化的同時,在文化上凌駕於西方之上。即是說,日本近現代的大轉型,在「脫亞入歐」這個基本運動之上,還貫穿了另一個「超亞超歐」的文化戰略。

不難看出,在這個文化戰略中,中國是最大的犧牲品,而且是二次犧牲。首先,日本將現代中國與日本自身對立起來,通過全面否定前者,將後者各方面的「優越」反襯出來。接著,再將現代中國與古代中國對立起來,通過全面否定前者,使後者成為日本獨享的文化優勢。

在日本取得甲午戰爭勝利、民族主義膨脹、急於重新塑造其國民形象和國家形象的時期,盛行一時的「日本人論」,大多是靠否定中國來完成的,典型的論述如——「支那人秉性之惡端業已為世人所知曉:過於自尊,過於保守,國家意識淡泊,自私自利,狡猾散漫,野卑吝嗇,因循姑息,愚昧而不識趣,兼加注重虛禮,嫻於辭令,且一般不厭髒亂。」(籐田劍鋒:《論支那人之秉性及對支那之方策》)

而日本國民的優點則通過對照和反證的方式歸納出來,例如芳賀矢一的《國民性十論》所列:1)忠君愛國;2)崇敬祖先、重視家名;3)現世、實際;4)喜歡草木、熱愛自然;5)樂天灑脫;6)淡泊瀟灑;7)美麗纖巧;8)清淨潔白;9)彬彬有禮;10)溫和寬恕。

在強調日本才是古代中國的正統繼承這個方面,例如籐澤南嶽在《論征討後之教育》中的論述:「請擦亮眼睛,仔細研究一下彼(清國)國勢之由來。自周季始,雖已有人口喊仁義忠信,然絕無行之於政者。秦漢魏晉雜以霸術,雖有四五賢君,其世風卻愈益卑下,失去道德殆二千餘年,此乃識者所共知,其滅亡實兆於仁義忠信之不行也。…回顧我邦所為,扶弱助小,義也;誅除殘虐,安撫四百餘州之民,仁也;守約,信也;盡心,忠也。」

對於這一文化戰略的實施,日本人其實也公開承認,因為這並不新鮮。在歷史上,白種人國家的崛起乃至帝國主義的實行,也無不是通過對其他民族進行否定性裁決、妖魔化其他文化這一文化戰略來完成的。日本學習西方,與中國相比,顯然多學到了一些更為精髓的東西。

歷史上的事情已然過去,當時的日本成功搭上了帝國主義列車,沒搭上車的中國只能被犧牲為車輪下的路軌。但對於現在的中日關係來說,其「往事並不如煙」的關鍵問題在於:今日之日本是近代日本的承續,今日之日本的國民性也是近代日本國民性大改造、大塑形的自然結果,更寬泛地說,今日之日本文化也就是包含了帝國主義文化戰略這一部分的近代文化的延展和變形;而近代日本的這個基礎,這個主幹,正是靠了在文化上對中國進行雙重征服、二次犧牲才得以建構完成。

今天,中日兩國因釣魚島爭端再次交惡,歷史上日本欠下中國的財富帳、領土帳、戰爭帳等也都被屢屢提起。但如果人們關注到中日之間的「文化帳」這個方面,對於中日關係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必定會理解得更為透徹一些。問題的關鍵在於,無論是什麼爭端,領土主權也好,海洋劃界也好,歷史問題也好,所有問題背後都有一個最大的死結:日本絕對無法面對中國在上日本在下這個現實,一旦接受,就意味著近代日本的立國基礎全面垮塌,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日本特殊論」、「日本人優越論」也將隨之破產,那時,世人就會目睹一次巨大的精神上的「日本沉沒」。

毫無疑問,釣魚島爭端也直通這個死結,日本一旦在這個爭端中輸給中國,中國全面超越日本並最終壓倒日本這個可怕的現實,就會更加逼近。

這樣來看這個問題,日本的諸多行為都可以得到解釋了,釣魚島爭端的未來前景也容易預測了。

至於中日之間這筆百年文化帳的中國方面,容後再論。

保衛釣魚島
      責任編輯:亦書
英媒析中日之爭與英阿衝突異同      [2012-09-28]
海盜襲港商船 中國發射爆震彈      [2012-10-21]
孫建鋒任武警海南省總隊司令員      [2012-10-20]
衛生部長:加快發展轉化醫學      [2012-10-20]
中國證實四海監船釣島維權巡航      [2012-10-20]
中國漁民被韓海警射殺死因曝光      [2012-10-20]
Siri成嫖娼指南 娛樂場所喊冤      [2012-10-20]
中通社:江澤民1年來首公開露面      [2012-10-20]
遼寧海域將建無人機監測基地      [2012-10-20]
十八大湖北6萬民警進戰時狀態      [20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