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回族文化處處彰顯寧夏旅遊活力


http://www.wenweipo.com   [2012-10-30]

【本報記者王尚勇、張治寧夏30日電】中華回鄉文化園、世界穆斯林城、「回族家訪」旅遊……坐擁獨特的優勢,寧夏回族自治區正不斷通過深挖回族文化旅遊資源來吸引中外遊客。

寧夏是中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口有220多萬,超過全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清真寺作為回族的「符號」性建築,也是遊客深入瞭解回族傳統和信仰的地方。據瞭解,寧夏境內共有近4000座清真寺,其中包括同心清真大寺、納家戶清真大寺、南關清真大寺等。

吳忠市穆民新村全力打造「回族家訪」旅遊的一個「純」回族村落。為了讓遊客感受到濃厚的回族氣息,村中不僅建起了展示廳,用於集中展示回族傳統和文化,還選定了專門的接待戶,為遊客提供住宿、餐飲等便利。在一家接待戶,記者發現,不僅他們為遊客提供名副其實的清真餐,連服務員都是身著回族傳統服飾招待客人,回族元素在這裡得以充分展示。

在寧夏除了清真寺,境內還有各種伊斯蘭風格建築也吸引了遊客的目光,頗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華回鄉文化園。這個4A級旅遊景區被稱作「展示回族伊斯蘭歷史文化第一園」,園內不僅有展示回族歷史文化的中國回族博物館,融合阿拉伯斯蘭古典建築和回族清真寺特點的「禮儀大殿」,還有展示回族民俗藝術的民俗村和回族風情街。

此外,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在都市中感到了煩躁、疲憊和緊張,於是,一種讓城裡人走進農家,農村,果園,牧場,重新融入自然,放鬆身心,感受鄉情和農業文化的鄉村旅遊產品「農家樂」便應運而生。

由於回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民族意識強的特有性格和民族傳統。同時由於堅定的宗教信念,又逐步形成了有別與其他民族的獨特的飲食起居歌舞服飾等民俗民風。住回家屋,吃回家飯,干回家活、享回家樂,充分體驗回族衣食住行中獨特民俗文化,並通過感受農家樂的生活增加對自己的認識。「吃」,讓遊客盡情品嚐油香、散子、油花、餛饃、糯米糕餅等特色的食品,羊羔肉、羊雜碎,烤羊腿,手抓羊肉,有炸麵筋,燴粉湯等風味小吃和清香甜美的八寶蓋碗茶,「住」讓遊客過一把農村土炕癮,並充分體會回族農家居室的寧靜與舒適;「游」讓遊客觀賞農舍周圍的田園風光,清真寺和民意,忘卻城市的喧囂,旅途的疲乏,平添回歸自然的樂趣;「玩」,組織遊客與回族群眾一起開展吹口弦、賽唱花兒活動,一起動手學搓散子、炸油香活動,參與打木球、下方棋、練武術等娛樂活動。

從旅遊產品期望分析由調查問卷可知,遊客最想瞭解的回族民俗文化,排名依次為生活習俗、飲食禁忌和婚慶習俗。生活習俗中最想瞭解依次為回族起源、飲食、服飾、禮拜方式、歌舞、建築、節慶活動,最後為喪葬習俗,其中前四項佔到總樣本的60%,這對旅遊產品設計有重要啟示,即產品設計應以增長知識和體驗當地飲食文化為主進行設計。遊客最想體驗的回族文化居前幾位的依次是禮拜、節日慶典、歌舞和食品製作,

占總樣本的83.4%。76.5%的遊客表示願意參與學習回族清真食品的製作,92.6%的遊客願意傾聽有關回族文化的宗教趣事,由此可知,回族飲食文化和宗教文化是寧夏旅遊開發中的重點和亮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