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東方早報報道,「大多數時候,『中國』一詞只是作為所有外國經濟競爭、全球化效應等現象的代名詞或者象徵。」美國前政府資深情報高官馮稼時(Thomas Fingar)認為,「『中國』不應該把這些指代含義獨自全包了。當然,這也是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的一部分。」
馮稼時曾於小布什政府期間擔任助理國務卿(2004-2005)及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2005-2008)。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奧巴馬沒有將中國變成敵人的意願,也沒有遏制或是壓制中國崛起的意圖。而無論奧巴馬和羅姆尼誰贏得大選,美國的外交政策預計都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美國不會被盟友綁架
記者:羅姆尼指責奧巴馬「幕後指揮」政策是機會主義,是放棄了「全球領導者」地位。如果奧巴馬連任成功,他在第二任期是否會採取更加激進的外交政策?
馮稼時:羅姆尼對奧巴馬在利比亞「幕後指揮」政策的批評,迎合的是共和黨和美國公眾中認為「我們必須繼續做山中之王」的那一部分人的想法。我認為這是不幸和無益的。
美國沒有陷入衰落,也沒有放棄或失去全球領導者的地位。不過,美國能夠也應該以一種不同於冷戰時期及冷戰之後轉型和劇變階段的方式進行領導。美國對外政策在過去幾十年間的成功已經使得很多國家變得更加繁榮,也更多地參與到國際事務中。
美國已經沒有必要——或者說不明智——像過去我們比大多數其他國家都要富有很多和強大很多時候做的那樣,再承擔不成比例的負擔和責任。美國將繼續在全球事務中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但是沒有必要在每件事情上都做領導者。我們能夠也應該分擔責任,其他國家也應該在維護全球體系問題上承擔更大的責任,因為所有國家都是這個體系的受益者。
我們能夠處理自己國內的挑戰,繼續成為全球事務主要參與者,並且我們知道亞洲是世界上最具活力也最缺少制度規範的區域。亞洲地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最大規模的軍隊、最多的核國家、最快的增長速度,以及許多其他用來描述超級力量的特徵。我們將會繼續在這個地域保持積極姿態,在各個方面,因為亞洲對於我們自己的命運和整個世界都很重要。
記者:陷入國防預算難題的美國如何在其「亞太再平衡」戰略中降低被盟友或夥伴綁架的風險?下一屆政府會調整對盟友的控制,以降低出現衝突的風險嗎?
馮稼時:我並不擔心美國會被盟友或夥伴「綁架」。我們應該並且將繼續為盟友提供「擴展威懾(extended deterrence)」,但是不論是我們還是它們都不能期待美國繼續做一些它們現在已經有能力為自己做、為盟友做以及為地區穩定做的一些事情了。這絕不是簡單地試圖將國防開支轉嫁給我們的盟友和夥伴,當然也不是說要拋棄它們、從地區撤退或是對一些已經成為我們強大經濟競爭對手的國家展現敵意。而是反映另一個事實:其他國家已經變得更繁榮了,它們需要的保護更少了,不再面臨冷戰時期那樣的威脅。我預計亞洲國家不會因為圍繞東亞和東南亞那些無人居住巖礁的爭議而走向(軍事)衝突,因為本地區所有國家對於地區和平都更有意識並且更為利益攸關,不會讓此事發生。
記者:一些人擔心,五角大樓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既威懾伊朗又「轉向亞太」,究竟哪一項對於華盛頓而言更加緊迫?攻打伊朗臨近了嗎?
馮稼時:美國擁有而且將會繼續保持巨大的軍事能力。此外,盟友、夥伴、其他主要國家和軍事大國也會支持美國。伊朗知道這一點,但是威脅使用武力不可能說服伊朗放棄獲取核武器。以國際制裁做後盾的外交和伊朗對自身利益的進一步認識是阻止伊朗獲取核武器的更好方法。
新亞太集體安全方案
記者:國務卿希拉裡和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主導和制定了美國對亞太的政策,你覺得新的團隊能夠延續這一政策,並繼續加大戰略投入嗎?
馮稼時:東亞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區,美國在該區域有很多重要的利益和關係。我們是一個太平洋國家,必須繼續積極參與該地區的事務。「轉向亞太」並不貼切,因為這意味著我們過去離開了亞太,現在正要回來。事實上,我們從來就不曾離開,將來也永遠不會。對於那些關注美國利益的人來說,這一點不言自明;但是對於某些處於該區域內部或外部的人而言,他們顯然不這麼看。他們似乎認為我們因為經濟或者其他原因,會而且將要從亞太撤走。國務卿希拉裡和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已經幫忙制定出了一項政策,以及做出了一些聲明來糾正這種錯誤認知,新政府上台後,美國在東亞的積極參與將不會改變。
不論誰將進入奧巴馬第二任期或羅姆尼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團隊,我認為美國的對外政策,總體上以及尤其是對東亞的政策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都將一直保持著相當的穩定和成功。不管誰贏得大選,我都不預計外交政策會發生重大變化。
記者:對於亞太地區未來的局勢走向,存在一種普遍的對不確定性的擔憂。新一屆美國政府將如何調整政策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馮稼時:「亞洲再平衡」戰略是設計用來減少美國意圖不確定性的,並且幫助亞太地區擁有更長時間的和平和穩定,而和平和穩定對於該區域的繁榮和相互依賴至關重要。我希望新一屆政府加倍努力,爭取為該地區打造一個新的、包容性的集體安全方案,這個方案能夠把所有國家囊括其中,並且減少它們尋求建立均勢聯盟以針對本地區一個或多個國家的認知和動機。
記者:據你從大選中的情況觀察,美國對華政策是否有趨強的可能性?
馮稼時:奧巴馬總統在競選期間說過的話在我看來沒有表現出,他連任後會在對華政策上作出重大改變。對於中國在競選中被提到的次數(與其他國家相比較)給予太多關注會有問題。大多數時候,「中國」一詞只是作為所有外國經濟競爭、全球化效應等現象的代名詞或者象徵。「中國」不應該把這些指代含義獨自全包了。(但)這也是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的一部分。
比這些辯論言辭遠更重要的是奧巴馬(和羅姆尼)提到的尋求和中國建立夥伴關係以及要求中國「按規則出牌」,包括對世貿組織的承諾、知識產權以及在華外國企業的國民待遇等方面。我相信,奧巴馬沒有將中國變成敵人的意願,也沒有遏制或是壓制中國崛起的意圖。我也相信,奧巴馬——或是羅姆尼——將繼續施壓北京遵守貿易或其他國際規則,因為不這麼做對於美國經濟復甦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