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媒體關注十八大「經濟信號」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1-0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從瑞典到北京,坐了8個多小時的國際航班,北歐華人報社社長宗金波和記者劉慧7日上午9點多一下飛機,就趕往人民大會堂,緊接著又來到十八大新聞中心。

北歐華人報是兩年前在瑞典創刊的中文報紙,在瑞典、丹麥等北歐國家有幾千份的發行量。宗金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海外華人非常關注祖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希望他們在北京發回的十八大報道能夠讓北歐華人更瞭解祖國的發展,尤其是對外貿易和投資方面的政策。

劉慧介紹說,現在歐洲經濟不景氣,大約有10%的北歐華人來到中國進行投資,他們最關心的是十八大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

在新聞中心外國記者招待處,記者遇到一位同樣來自北歐的金髮女士,丹麥商報駐中國首席記者凱琵爾。

凱琵爾說,她希望通過深入採訪十八大來更加「讀懂」中國。她非常關注中國未來的投資環境、經濟發展以及給丹麥企業帶來的機遇。「丹麥是很小的國家,但是我們在綠色技術方面很有優勢,比如說環保、風能等領域,這些非常契合中國的發展規劃。」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不可能一直保持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而是要讓經濟更加平衡。」凱琵爾談到她自己的觀點。

新聞中心的休息區,電視直播十八大新聞發言人首場新聞發佈會,俄羅斯新聞社的記者也提出一個關於「中國經濟」的問題。

檢察日報記者王新友和他身邊另一位同行盯著電視直播迅速記錄,一位用筆和紙,一位在電腦上敲打,可以看到他們記下的幾乎是同樣的關鍵詞,其中不少與經濟有關,比如「改革開放」,比如「改善民生」。

香港文匯報北京分社副社長彭凱雷曾參加過十六大、十七大報道,此次他最感興趣的是「戰略機遇期」問題。他說,十六大時提出20年戰略機遇期,中國執政黨與政府抓住了戰略機遇期,創造了黃金十年;而指向2020年中國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的未來十年戰略機遇期,更讓人關注。

記者從十八大新聞中心獲悉,境內外媒體對黨的十八大高度關注。從10月9日開始受理採訪申請到11月2日24時報名結束,十八大新聞中心共受理境外記者報名採訪人數1704人,比十七大時的1146人多約50%;中外記者報名採訪總人數達到創紀錄的2732人。

作為1000多名國外記者中的一位,蘇格蘭人報駐中國記者丹尼對十八大充滿了興趣。他說,中國的方方面面我都關注,尤其關注十八大召開之後未來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會怎麼樣。

十八大前瞻
      責任編輯:冬瑾
新一屆政治局常委料15日亮相      [2012-11-07]
境外記者聚焦中國未來走向      [2012-11-07]
台媒顯著位置現大量十八大消息      [2012-11-07]
新華網:境外記者感受開放中國      [2012-11-07]
中共十八大主席團名單      [2012-11-07]
專家:民眾對中共反腐充滿期待      [2012-11-07]
十八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      [2012-11-07]
蔡名照:兩岸關係呈現出和平發展新局面      [2012-11-07]
蔡名照:不斷完善黨內民主建設      [2012-11-07]
十八大發言人談政改:不為干擾所惑      [20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