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高級公務員考察團訪青島


http://www.wenweipo.com   [2012-11-08]
放大圖片

青島市南區香港花園社區文體活動。

【本報記者許桂麗青島8日電】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公務員考察團一行30人近日在山東青島考察。期間,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青島市市南區珠海路街道辦事處香港花園社區,對其創新性管理模式給予高度評價。考察團由香港民政事務總署助理署長郭偉勳擔任團長,成員包括廉政公署首席調查主任何國強、律政司高級政府律師李淑君、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康樂事務經理廖偉城、規劃署高級城市規劃師/城市規劃委員會胡明儀等。

社區管理與服務創新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基礎性工程。據瞭解,珠海路街道瞄準一流目標,積極借鑒外地先進經驗,解放思想,深化社區管理與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初步形成體系完整、創新性突出,實用性較強的「5+1」模式,為將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奠定了良好基礎。

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社會結構深刻變化,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正成為各種利益關係的交織處、各種社會資源的承載體,擔負著更多的責任與使命;另一方面,社區內社會組織不斷增加,多元利益格局日益顯現,社區治理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社區管理與服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挑戰: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為代表的主要利益主體陷入矛盾紛爭;多元利益訴求與整合遇到困境;社區居委會作為準行政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角色尷尬。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深入地推進社區工作,成為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

「5+1」模式主要內容

「5」為1、2、3、4、5,分別指一個核心,即以社區黨的建設為核心;兩個自治:居民自治和社區自治;三個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文化中心和社區管理中心;四個載體:社會事務服務站、便民利民服務站、文化體育服務站和社會組織服務站。五個服務:老年人服務、青少年服務、困難群體服務、流動人口服務、特殊群體服務。「1」就是一個平台,即社區信息化平台。以社區黨的建設為核心,積極打造「為民所為」的黨建品牌,推行黨員修身計劃,創建黨員集結號。為發揮社區老黨員的作用,建立珠彩晚情工作站。居民自治和社區自治。居民自治就是社區居委會由居民選舉產生,街道要尊重社區居委會工作,要從領導的身份轉化為合作者的身份,通過協商和服務做好社區的各項工作。在社區由居委會發起建立社區理事會,將社區各類組織都吸納到社區理事會中來,通過建立章程、民主選舉、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和制度性協商等措施,確保社區各項事務得到有效的協商解決。由居民自治到社區自治代表了未來社區發展演變的方向和基本趨勢。珠海路街道根據社區自治的要求,採取了以社會組織為紐帶,整合社區所有資源,構建起社區組織聯合會、社區理事會、物業聯盟等,構建起從街道到社區的這樣一個高度組織化、社會化的制度體系,有效解決了原子化個體在社區生活中的困境,將居民自治提升到社區自治。三個中心建設主要是不斷完善社區的三個功能,即服務功能、管理功能和文體活動功能。服務包括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公共服務和公益服務,有償服務和志願服務,服務的範圍涵蓋居民的各類需求。管理主要是治安管理、信訪管理、秩序管理等。文體活動包括室內的,也包括室外的;包括自娛自樂的,也包括專業經營性的;包括老人,也包括青少年。三個中心建設重點是要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把三個中心建設成為全體居民之家。同時,不斷完善三個中心的功能與流程。比如將一站式服務改進一個窗口對外。健全樓院管理新機制。通過建立樓院協管會,將網格化管理與樓院建設機制加以整合。 建立街道社會組織聯合會,負責各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和指導監管。四個載體:社會事務服務站;便民利民服務站;文化體育服務站。該站負責居民的日常文化體育活動,如老年大學、道德講堂和各種演出活動,確保節假日也能滿足居民問題活動的要求;社會組織服務站。五個服務:老年人服務。珠海路街道共有60歲以上老年7451人,為搞好服務,除了「六送」之外,珠海路街道還在汕頭路社區籌建了社區食堂,在香港花園社區建立社區廚房,為老年人提供可口的飯菜。青少年服務。引入了凡敬心理工作室、青少年健康中心等機構,實行專業化服務。困難群體服務。將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孤老、低保戶、重大疾病人員作為社會救助的重點,在完善配套政策的同時,做好志願服務工作,街道每年還要拿出專項資金進行補助。流動人口服務。我們引進青島同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街道設立辦事處專門負責新市民的培訓、及其子女的夏令營等服務項目,提高對流動人口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在特殊群體服務方面,推出了「1+X」明居工程、愛殘、助殘呼叫服務等舉措。建立數字珠海信息平台。各個社區依托這個平台,建立站點。採取內外網分設方式,防止重要信息外洩。在內網上,將人口、計生、社保、優撫、養老、就業等居民基礎數據進行有效整合,構建起完整準確的居民數據庫。建立信息員制度,負責信息數據的及時申報、更新。利用外網,建立信息發佈與居民需求、互動平台,及時瞭解居民的新需求。依托網絡,建立居民服務項目監控體系,實現動態化管理與服務。

「5+1」模式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5+1」模式適應了當前社區管理和服務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有效解決了困擾社區管理和服務遇到了諸多難題,促進了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社區居民普遍受益。實現了社區的有序管理。社區管理是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由於我國的社區建設起步晚,多元治理機制不夠健全,社區有序管理始終是一個不易破解的難題。「5+1」模式創造出的「以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為主導、社會組織為主體」的社區管理新體制,有效破解了這個難題。提升了社區服務水平。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社區居民對服務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珠海路街道在社區居民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居民需求特點做科學分析,並據此創新為民服務的體制機制,較好地滿足了社區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使其各得其所、各得其樂。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珠海路街道「5+1」社區建設新模式,努力化解社區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以居民的安居樂業為追求,發動社會力量,多方參與,政社聯動,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為打造宜業宜居幸福新市南做出了表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