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財經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熱錢湧香港 業界否認瞄準內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1-0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熱錢!熱錢!時隔三年,海外熱錢再度湧入香港,也再度成為香港與內地共同的「高熱」話題。

拜熱錢所賜,港元匯率近一段時期一路走強,持續貼近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迫使香港金融管理局半個月內十度出手,賣港元買美元,以穩定港元匯價,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面對熱錢洶洶來勢,香港金融官員及業界專家學者表示,資金淨流入港元還會持續,但相信本輪熱錢流入規模將遠遠不及2009年,而「熱錢將借道香港大舉進入內地」的說法亦不足信。不過,對於此輪熱錢帶來和可能帶來的影響與危害,香港和內地有關方面均應充分估計、積極防範,切不可掉以輕心。

新一輪熱錢湧來 金管局十度入市

10月20日下午5時許,香港金管局發佈的一則簡短新聞引起了香港幾乎所有媒體的高度關註:香港金管局當天在強方兌換保證水平買入6.03億美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三年沒有這樣的動作了!」各媒體敏感地意識到,這是金管局近三年來首度大手沽港元、買美元。香港與新一輪熱錢的較量就此拉開序幕。

香港金管局發言人當日表示,近日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是與歐洲市場略為回穩,美元偏弱,美息下降以致資金流入區內貨幣和股市有關,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況發展,並按照貨幣發行局的運作機制,維持港元匯率穩定。

果然,其後連續多日,市況不見改觀,港元匯價持續逼近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遂頻頻入市,半個月裡10次出手,有時甚至一天內不止一次入市。

香港金管局的最新一次出手,是於11月2日傍晚時分在亞洲交易時段「沽出港元、買入美元」,涉及資金50.38億港元。至此,自10月20日以來,香港金管局已十度向市場注入港元資金以穩定港元匯價,累計注資金額超過320億港元。11月6日,香港銀行體系戶口結餘增至1808.68億港元。

香港自1983年10月起採取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根據這個制度,港元匯率被允許在1美元兌7.75港元至7.85港元區間內波動。在聯繫匯率制度的架構內維持港元匯率穩定,是香港金管局的首要貨幣政策目標之一。

2005年5月,香港金管局推出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提供強方兌換保證和弱方兌換保證等。所謂「強方兌換保證」,是指港元匯率持續貼近7.75港元兌1美元的匯價時,香港金管局保證可以按聯繫匯率沽售港元,買入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履行強方兌換保證的交易,並無上限,只要有美元資金淨流入,香港金管局便會向銀行體系注入相應數量的港元,以保持港元匯價在兌換保證的範圍內。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金管局入市干預港匯反映貨幣管理機制運作正常。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金管局以及銀行業都在密切關注熱錢湧入的情況。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緊盯香港四大銀行,即匯豐、中銀香港、渣打和恆生的港元交易盤運作,要求發現異常操作及時報告。

熱錢湧港原因多 美推量寬乃禍首

就「熱錢」話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多位香港金融界人士。談及新一輪熱錢湧港原因時,他們普遍認為,箇中原因有多個方面,難以備述。但以下幾點可以明確:其動因是熱錢的逐利本性。誘因是,其一,中國內地經濟築底回升跡象引發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劇了跨境資本賭炒港元與美元脫鉤,其二,香港股市市盈率水平尚低,具有較大投資價值;根本原因則是美國推出的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 E3),以及歐洲和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相繼推出各種貨幣寬鬆政策,使得全球流動性再次氾濫,這無疑是罪魁禍首。

9月 中 旬 , 美 國 聯 邦 儲 備 委 員 會 宣 布 推 出Q E 3,每月從機構手中購買400億美元物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直至就業市場好轉為止。不過,美國Q E 3推出後最初一段時間,香港特區政府金融官員並未見到資金特別流入,直到10月20日紐約交易時段港元匯率突然升穿7 .75港元的強方保證兌換水平,他們馬上意識到「狼終於來了」。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推出Q E3觸發市場對美元貶值預期,導致資金由美元資產流向新興市場。他說,市場流動性本來就寬鬆,這次資金借Q E3釋放出來,使流動性更加氾濫,而中國經濟見底成為熱錢流向香港股市炒作中資股的理由。

從內地公佈的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雖然G D P增幅進一步下跌,但從月度看,9月份數據已開始反彈。謝國樑表示,從9月份數據判斷,內地經濟調整已經差不多見底,市場憧憬十八大後可能有進一步措施推動經濟發展。

謝國樑認為,目前港股市盈率仍然偏低,有向上炒的空間。「既有資金,又有實體經濟因素支持,還有市場炒作空間,三者結合起來,就導致熱錢流入香港。」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也認同,資金流入港元資產與Q E3導致美元貶值,而包括港元在內的亞洲貨幣受追捧有關。同時,陳鏡沐認為,此輪熱錢湧入還與部分對沖基金賭炒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將做出改變有關,這些投機資金認為,港元兌美元匯價有向上調整的可能。此外,鑒於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預期再次升溫而更具吸引力,有部分資金買入港元作為人民幣的替代貨幣。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分析稱,港元匯率上升反映有熱錢流入,相信熱錢是來自美國聯儲局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熱錢需要港元作投資。

渣打環球市場主管、企業銀行聯席主管陳銘僑表示,估計熱錢仍會流入一段時間,相信是環球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冀投資組合有一定的亞洲資產,而非狙擊港元。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指出,投資者會看好不同市場,如果有部分人認為投資香港會好過投資美國,這部分的資金就會流入香港。

熱錢或將持續至 規模遠遜上一輪

作為自由經濟體,資金可以自由進出香港,不受限制。以往,香港不止一次出現過熱錢湧港的現象。那麼,本輪熱錢湧港會是怎樣一個規模呢?香港的金融分析人士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此次熱錢可能會持續湧入,但規模將遠不及上一輪即2008年底和2009年,美國首次推出量化寬鬆(Q E1)時的那一次。

香港特區政府的資料顯示,2008年底美國首輪量化寬鬆推出後,熱錢大量湧入香港,當時金管局單日最高沽出高達160億港元。從2008年底到2009年底,資金流入香港銀行體系結餘總額高達6400億港元。

此次熱錢湧港,金管局十度入市的注資總額為322億港元;截至11月6日,香港銀行體系戶口結餘為1808.68億港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對比過去水平不算很高。不過,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熱錢流入規模雖然暫時所見有限,但除了美聯儲的Q E3外,歐洲央行又承諾購買債券,日本亦加大買債規模,令國際資本可能會持續湧入香港市場。香港銀行公會主席馮婉眉表示,隨著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以及日本加大買債規模,相信資金流入本港情況將會持續,但預料不及首次量化寬鬆政策(Q E1)時的規模。

雷鼎鳴認為,目前開始流入的資金,只是美國在Q E3首月出手資金的其中一小部分,Q E3是無限期每月進行,意味著資金陸續有來。而再入香港的資金規模,要視乎美國於大選後,剛獲得連任的奧巴馬會否推出本土利好經濟措施,改善當地失業率問題。

「即使熱錢持續有來,預計本次熱錢規模也遠不如2008、2009年。」東方匯理亞洲高級分析師張淑嫻告訴記者,當時,在雷曼公司破產和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市場對美元失去信心,資金將港元作為美元的替代品,在避險需求下,大量資金湧入港元。而這次熱錢襲港主要是由於市場情緒好轉,市場上對美元資產的需求仍然很強,並沒有避險需求,因此預計淨資金流入量會少很多。

張淑嫻表示,由於外圍市場,特別是歐洲短期內都不會有特別重大的事件發生,而且人民幣可能還會維持強勢,因此預期未來兩至三個星期,應該還會有淨資金流入香港,會再見到香港金管局入市。

不過,張淑嫻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到了年底,熱錢流入可能會減少。「我們預計到年底,人民幣就不會再怎麼升值了,可能市場炒港幣脫鉤的熱情會冷卻,熱錢流入可能會少一些。」

規模雖小影響大 防範泡沫莫輕心

根據經驗,資金持續流入與資產價格上揚有很高的相關性。陳鏡沐告訴記者,2009年逾6000億港元規模的熱錢湧入香港,至今仍停留在香港金融體系並未離開,再加上這次湧入的熱錢,其影響不可小覷。如果短期內這些熱錢沒有機會獲利離開(比如通過政府重新檢討聯匯制度,並令港元兌美元升值而獲利離開),中長期留在香港,將會推高資產價格。

張淑嫻表示,熱錢湧入香港,將對香港資產價格形成上升壓力,而這實際上是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必須要承受的結果。

張淑嫻說,多年來,亞洲貨幣普遍升值,港元兌亞洲貨幣已經貶值了很多,不僅是一般的資產價格,即使是消費品價格都有上升壓力。「香港的利率跟美國,非常低,資金沒地方去,唯有炒作其他資產,而這是採用聯匯制度需要接受的結果。」

與許多金融界人士的看法一致,張淑嫻也認為,熱錢將會流入香港股市。不過,她表示,目前港股表現相對落後,因此不太擔心股市的風險。不過,如果熱錢持續流入,湧入其他與民生有關的資產,比如房地產市場,甚至消費品,就會引發民生問題,特別是當工資漲幅追不上通脹的情況下,問題更嚴重。

受到熱錢湧入影響,香港股市近期已大幅上升,並且成交量也放大。11月2日,恆生指數突破22000點,創出一年多以來新高。金融界人士認為,股價受刺激上升後,會再刺激樓價上升。

香港樓價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經累積了較大的升幅,今年以來更是屢創新高,市民因為樓市升幅超出購買力而抱怨。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曾表明,解決好房屋問題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

10月26日,特區政府果斷推出兩項樓市調控措施,一方面提高額外印花稅的稅階,並將適用期延長至3年;另一方面推出全新的買家印花稅,外地人士、所有本地和外地註冊的公司購買香港住宅,需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從需求方面抑制風險。張淑嫻認為,政府調控樓市,限制外資買樓的作法正確。

謝國樑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他也擔心熱錢湧港會增加香港股市及樓市的市場風險,並會引發通脹問題,從而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他分析,香港股市如繼續往上炒,就會與實體經濟脫節,產生泡沫風險;股價上升亦會刺激樓市,若美國經濟復甦,利率回升,樓價將出現很大調整風險;而資產價格上升必推升通脹,給聯繫匯率制構成新壓力。

此外,他指出,美聯儲推出Q E3,美元短期內會有較大的貶值壓力,人民幣會有新一輪的升值壓力。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港元兌人民幣貶值,香港的資產價格往上衝,會抵銷匯率貶值帶來的資產貶值的影響,這又會帶來資產泡沫的壓力。

對於熱錢帶來資產泡沫問題,特區政府已經在積極防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0月28日撰文指出,特區政府和金管局已有政策措施應對資金流入可能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風險。為了維持銀行體系穩定,金管局已多次推出逆週期的監管措施來收緊銀行按揭貸款的準則,以防範銀行因資產價格上升而過度放貸,並會視乎市場發展推出進一步的措施。

「熱錢借港進內地」香港業界不認同

香港不少業界專家學者表示,本輪熱錢湧港的重要目標是香港股市。「在外國投資者眼中,投資港股即投資中國。」雷鼎鳴說,因中國有資本賬限制,外資把資金投入港股,買入中資股,看好國內經濟和企業盈利前景。熱錢會以炒股為主,因炒樓脫手較難,「股市升得快,資金就會馬上沽貨套利」。

不過,內地有部分專家和媒體認為,熱錢只是將香港作為中轉站,其最終的目的地是中國內地。對此,張淑嫻一笑置之,她與多位香港金融界人士都不認同。

張淑嫻表示,熱錢湧入香港炒人民幣升值,並不意味著資金會湧入內地。她解釋說,由於香港實行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而市場始終認為將來港元會與美元脫鉤,改為和人民幣掛鉤,因此通常來說,當人民幣大幅升值,市場就會炒作港元與美元脫鉤,這並不一定是炒即時脫鉤,但是將來一旦脫鉤,港元就有升值壓力。張淑嫻認為,熱錢以香港作中轉,著眼內地的說法不太合理。

謝國樑也表示,內地經濟正經歷調整,股市低迷,而且內地股市由於制度性原因,市場不透明而且內幕交易頻生,上市公司又不派息,投資價值相對較低;樓市方面控調不會輕易放鬆,熱錢流入內地可炒作的項目不多,又有外匯管制,因此儘管不排除會有熱錢想流到內地,但誘因不足。

儘管認為「熱錢大軍壓境,借道香港伺機入內」的說法不足信,但香港不少專家學者希望,香港和內地要加強金融監管合作,共同防範熱錢游資襲擾。兩地有關部門應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控制資產市場的價格,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管理,嚴控游資投機。

陰霾雖言厚,有風自然去。

美推QE3 重燃貨幣戰
      責任編輯:SalviNg
國民黨:兩岸交流「先經後政」      [2012-11-09]
余克禮:18大報告指明對台方向      [2012-11-09]
新華網:十八大報告蘊含的新意      [2012-11-09]
菲大使被指強姦女傭面臨調查      [2012-11-09]
達賴:中國教育致對日民族情緒      [2012-11-08]
林煥光認同全民退休 但不能一步登天      [2012-11-03]
楊瀾回應質疑稱未加入美國國籍       [2012-10-28]
香港入境處再拘63名「水貨客」       [2012-10-22]
歐盟稱中國成功對其至關重要       [2012-10-20]
海難還有13人留醫 部份家屬獲發援助      [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