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67歲的胡丙申病情在惡化,肺癌晚期,已經停止化療。
這個曾經的山西省運城市夏縣鄉鎮企業局局長,在退休後的10年裡,一直在還債。
局長胡丙申被追債,跟那個時候的大環境分不開。夏縣在發展鄉鎮企業時缺錢,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貸款門檻高。胡丙申在鄉鎮企業局局長任上,給縣裡19家鄉鎮企業擔保,從信用社或熟人手裡借了69萬元。不過,有一大半企業倒閉了,「欠債人跑的跑,病的病」,有人甚至一分錢都沒還。
2001年,工作30年的胡丙申正準備光榮退休,債主們敲開他的家門。局長頃刻間成了「欠債人」。大兒子胡學功回想起當時家裡的情景,「人聲鼎沸,院子、客廳、廚房站的全是人,有人理直氣壯地要錢,有人嚎啕大哭。」
胡丙申沒賴,也沒跑。他接下了這十幾筆債務,替欠債人還錢。落在他這個擔保人身上的欠賬,本金就有24萬元。
他把工資本交給信用社,還本金,再按季度付利息。如此連本帶息還清,需要12年。如果趕上退休工資調高,還款日期會縮短。不過,這只能還上信用社欠款,剩下的民間借款還是追著胡丙申,但他已經傾囊而出。
胡丙申退休後的第一個春節,他的同事董樂謙在街上遛彎時,看見昔日的鎮長、民政局局長和企業局局長胡丙申蹲在街邊,賣起了對聯和鞭炮。董樂謙繞開了老同事的地攤,沒敢上去打招呼。
此後,胡丙申幹起了在兒子胡學功眼裡「最底層的工作」。他拿著剃頭刀給人理過發,開過小商店、小飯館,後來還張羅了一家養生館。直到2006年,胡丙申去一家雜誌社做編輯和發行工作,「工作的樂趣才多起來」。
「別人開飯館是當老闆,過日子,可他是在還債。」胡學功歎了一口氣,聲音停頓,有些說不下去。
那時,胡丙申的老伴兒,年近60歲的王金梅也沒閒著,她瞞著孩子回村裡幫人挖紅薯、掰玉米、摘蘋果、砌磚牆。
胡學功看著父母像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一樣勞碌,心疼但也一度不理解。
「說實話,以前家裡人就不支持他給人做擔保,管這麼多閒事,最後債都要擔下來。」胡學功說。
「他從來只說欠一點錢,但是不跟我們講究竟欠了多少,直到還債的事情被社會關注,我們才知道竟然還了三十幾萬元。」
胡丙申開小商店的時候,會推車上門送貨。有時,胡學功上去一把接過父親手中的推車,兩人一塊推著車走在街上,兒子覺得「背後灌著涼風」,生怕遇到熟人。
「好歹也是科級幹部退下來,在縣裡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怎麼竟要擺地攤、推車賣小商品呢?」胡學功眼瞅著父親的兩鬢開始斑白。
在胡學功看來,當局長的爹沒有給子女帶來實惠。「我們的家境很困難。我從部隊轉業後,到縣地稅局工作,愛人是教師,經濟條件是兄妹裡最好的。弟弟是臨時工,吃低保。妹妹兩口子是農村戶口,在河南打工。說沒有怨言,難道就真的一點怨言都沒有嗎?也怪我們不爭氣,可是他從來不求人給子女找個好工作。」
身邊的人看著胡丙申還債這麼辛苦,私下裡勸他:「你別這麼憨了,你把這些情況反映給縣委、縣政府,讓組織出面解決,憑什麼非得你個人去承擔這些債務,冤不冤呀?」
在兒子眼裡,胡丙申太倔,能扛。
2010年最後一天,胡丙申收回最後一張欠條,連本帶利還清了39萬元。他和老伴兒王金梅長出一口氣,「無債一身輕,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在黃色的書桌前,屋裡昏暗的燈光下,他們攤開堆積起來的欠條,一張一張地抻平,再把它們疊放在一起。
「把這些東西都燒了吧,看著鬧心。」王金梅說。
可胡丙申執意把這些在身上「扛」了10年的字條留下來,「不但得留著,還得傳下去,讓後輩知道該怎麼做人」。
如今,胡學功懂得了父親10年的辛酸榮辱。「他就是想堂堂正正地做人,怕別人戳他脊樑骨,就這麼簡單。」
在無債的日子裡,胡丙申度過了一段輕鬆的時光。他在院子裡跟人講起自己10年的還債經歷,有時會放聲大笑,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像松針。突然間,他又會失聲痛哭,眼淚在臉上流成「溝壑」。
去年年底,胡丙申在縣醫院被查出患了肺癌。「這是我第一次陪他上醫院。」胡學功說著,抽泣起來。
退休後,「還債局長」胡丙申沒有真正享過清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