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稱,通過一項觀測喜馬拉雅山和太平洋西北地區(指美國西北部地區和加拿大的西南部地區)地質特徵和活動的研究發現,這些地區可能會發生大地震。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2月4日指出,喜馬拉雅山脈是在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的碰撞下形成的,由於這一原因目前仍保持活躍。印度板塊正俯衝至亞洲板塊之下,科學家知道這一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近他們開始更為細緻的研究這一碰撞帶——尤其是分隔兩個板塊的斷層主喜馬拉雅逆斷層——的複雜性。
報道稱,此前的觀測表明,分隔兩個板塊的斷層面較為均勻,向北傾斜了若干度。為了更為清晰的展現該斷層的狀況,斯坦福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生沃倫•考德威爾分析了20個地震檢波器的地震數據,而這些地震檢波器是他在印度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同行兩年前裝設在喜馬拉雅山各地的。
這些數據反映出,正如之前推斷的一樣,分隔兩個板塊的逆斷層向北略微傾斜了2到4度,但同時也顯示出,逆斷層的一部分傾斜得更劇烈(向下15度),長度達20公里。這樣的傾斜曾被假設為喜馬拉雅地區大地震的成核點。
儘管考德威爾強調他的研究側重於為分隔兩個板塊的逆斷層造像,而不是預測地震,但他指出,主喜馬拉雅逆斷層歷來是每數百年發生一次裡氏8到9級地震的罪魁禍首。
報道還指出,卡斯凱迪亞俯衝帶從加利福尼亞北部一直延伸至溫哥華島,自1700年斷裂、隨後一場裡氏8.7—9.2級的地震衝擊該地區並形成直抵日本的海嘯以來,該俯衝帶一直沒有經歷大規模地震。
儘管許多地球物理學家認為該斷層即將發生大規模的地震活動,但太平洋西北地區地震數據的相對缺乏導致難以預測未來的地震活動產生的地震動會如何在卡斯凱迪亞地區傳播,卡斯凱迪亞地區橫貫西雅圖、波特蘭和溫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