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殲15總指揮羅陽生命中最後片段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2-0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如一隻威猛的鯊魚躍出水面,殲-15呼嘯著飛離甲板,躍向湛藍的海天。

 這一刻,多少航空人眼含熱淚;這一天,無數中國人歡呼雀躍。

 誰能想到,在把自己親手打造的雄鷹放飛藍天後,羅陽,這位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猝然離去,再也不能親手撫摸戰機上的鉚釘、螺栓……

 片段一:甲板上燦爛的笑臉

 11月24日上午,「遼寧艦」首批艦載機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飛行訓練。羅陽激動地與身邊的中航工業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總經理孟軍擊掌相慶。碧海藍天間,兩張燦爛的笑臉在此定格。

 作為已經完成研製任務的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他本不必親自上艦,可以留在海軍訓練基地觀看視頻。但為了近距離觀察殲-15的飛行狀態,給日後的調修、維護吸取寶貴的經驗,親力親為的他馬不停蹄地從珠海航展趕回瀋陽,於18日一早乘直升機登上「遼寧艦」。

 艦上的生活是十分規律的。早上6點,房間裡的大喇叭就開始叫醒,早飯後開始觀看訓練,然後開會研討,晚上10點準時熄燈。

 羅陽住在甲板下某艙室07號房間。海浪不大,但對於初次登上航母的人來說,睡眠依然是個問題。羅陽沒有告訴身邊的人睡得怎麼樣,人們只看到,白天的休息時間裡,羅陽一刻都沒有閒著。

 龐大的航母平台彷彿一個迷宮,一個甲板走下去,看到的艙室可能都一樣,稍不留神就會迷路。比羅陽早幾天上艦的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黨委書記褚曉文成了他最好的老師,一有機會羅陽就抓著他問。

 「我得趕緊把這些東西學會,你不能隨時陪著我,我自己得能摸著回去呀!」羅陽笑著說。

 能上艦參加此次試飛任務,羅陽倍感珍惜。他總是隨身帶著小本,上塔台、下機庫、進駕駛艙,邊走邊問,邊問邊記。

 除了艙室,羅陽最感興趣的地方似乎是機庫。到底能放多少架艦載機、機翼折疊後如何移動、放入機庫後如何維修……他一次又一次地來到機庫,把腦海中湧起的問題反覆琢磨,小本子上記得密密麻麻。

 殲—15飛機是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首型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具備遠程打擊和晝夜間作戰能力。對於這把「海天利劍」,羅陽帶領他的團隊傾注了無數的心血。起落架、機翼折疊、阻攔鉤等一項項工藝難點被攻克,從設計發圖到新機下線,研製週期大大縮短,堪稱中國航空史上的研製速度奇跡。

 但羅陽並不滿足於此。艦上的7個日日夜夜,他對飛機觸艦過程中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結合海軍未來對艦載機的需求,他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對飛機進行改進和完善設計……

 片段二:濤聲中短暫的電話

 11月24日下午,王希利剛要出門,家中的電話鈴聲響起。「你在呀,太好了!」聽筒裡傳來丈夫羅陽久違的聲音。

 王希利怔了一下。已經一周沒有羅陽的消息了,她最關心的是羅陽的身體能否吃得消。然而,話到嘴邊,脫口而出的卻是:「任務完成得怎麼樣?」

 「非常好,特別好!」羅陽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

 王希利被羅陽的情緒感染著,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航母上不能隨意和外界通話,只能用特殊的電話卡打座機,這也是羅陽上艦一周只聯繫妻子一次的原因。

 「家裡怎麼樣?」他輕聲問。

 羅陽離開家裡的這些天,王希利一方面忙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照顧病重的母親,家庭的重擔壓在了自己身上。聽到這話,她的情緒一時有些失控:「你這麼忙,這麼累,到底為了什麼呀?」

 電話那頭停頓了一下,平靜地回答:「工作嘛!」

 不用給她講大道理,她懂。她是在怪羅陽,又何嘗不是心疼羅陽呢。

 「記得給靚靚打個電話啊!」「靚靚」是他們在上海上大學的女兒羅靚的小名。

 傍著若有若無的濤聲,夫妻倆的最後一個電話匆匆結束。

 身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掌舵人,羅陽的時間並不屬於自己。開會、出差、視察生產車間、組織試飛、現場協調……他忙碌的日程表上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空白,被稱為「711工作制」——每週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時。

 即便如此,他對家庭的關愛與牽掛並未減少。只要不出差,他每天都要路過干休所看看79歲的老母親。雖然待的時間並不長,十分鐘八分鐘就走了,但母親明白兒子的心,總是在窗前靜靜望著,直到兒子的車消失在視野裡。

 女兒羅靚更是他心頭的珍寶。每次一打電話,他都親切地喊著「小靚靚」,充滿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柔情疼愛。

 每次上下飛機前後,他也不忘給家裡人來電話報平安。王希利還記得,11月17日晚,從珠海航展返回瀋陽的羅陽一下飛機,馬上給她打電話說:「我到瀋陽了,但晚上要直接去海軍基地,就不回家了。」過了兩個小時,又接到他匆忙來電:「我到基地了,明天上艦後可能打不了電話了。」

 羅陽總是這樣,再匆忙、再緊張,也不會忘記給最牽掛的人帶去溫暖的問候。

 「從羅陽18號上艦開始,我的記憶裡出現了一段空白,我不知道他這段日子是怎麼過的。所以我抓著每一個上艦的人問,最後艦上是什麼情況啊,老羅在幹什麼啊……」

 「他們說,這老羅還在琢磨呢。回去後還要總結這次艦載機成功的經驗,下一步還要做什麼,他一直不停歇……」

 說到這,王希利已是泣不成聲。

 片段三:港口邊最後的握手

 11月25日上午,大連港碼頭鑼鼓齊鳴,彩旗招展。

 勝利完成我國首次航母艦載機著艦任務的「遼寧號」緩緩駛入港口。

 住在羅陽隔壁房間的孟軍在走廊上向碼頭望去,激動地說:「老羅快過來看,沈飛的弟兄們在向你招手呢!」

 羅陽倚靠在床邊,手捂著胸口,輕聲說道:「算了,我有點不太舒服。」

 孟軍看他的臉色不太好,趕緊問怎麼了,要不要先找醫生看一下?

 羅陽搖了搖頭:「沒事,船馬上靠岸了,等下船再說吧。」

 9時4分,羅陽慢慢地走下「遼寧艦」。也許是太累了,羅陽沒有和大家一一擁抱,但堅持跟一整排等候的人挨個握了手。

 所有人都沒想到,這是他們和羅陽的最後一次握手。

 一個多小時後,載著羅陽的車輛疾馳在通往大連友誼醫院的路上。在離急診部不到100米的時候,羅陽再也堅持不住,歪倒在坐椅上。那顆疲憊的心臟,再也沒能跳動一下。

 從24日晚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沒有人知道羅陽究竟忍受著怎樣的痛苦。他用盡氣力守候著「飛鯊」,就像守候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直到生命的盡頭。

 「羅陽,你太累了!」已經大半個月未見的妻子從瀋陽趕來,含淚撲向羅陽。

 中航工業沈飛公司正門前,羅陽的笑容定格在電子屏大幅遺像上。他沉靜目光所及處,恰是一架巨大的殲8-Ⅱ模型。

 這正是30前,剛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分配至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工作的羅陽參與研製的第一個機型。從此,他把30年的人生全身心地奉獻給航空事業。

 他經歷過我國航空工業和世界先進水平「望塵莫及」的時代。剛上大學時,老師放的一部資料片深深刺激著他。由於信息化水平落後,我們的飛機還沒看見敵機,就被擊落了。「航空報國」的種子,在那時埋下、萌發。

 經過一代代航空人的努力奮鬥,我國航空工業水平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步伐加快。現在,正向「同台競技」的時代努力。如今,中國在艦載機領域再次取得突破,並深深刻下羅陽和沈飛的名字。他的心中,該有著怎樣的激動與欣慰?

 戰鷹呼嘯起飛,英雄緩緩謝幕。

 25日深夜,羅陽的靈車在寒夜的街道裡前行,慢慢開進沈飛廠區。聽說羅總回來了,同事們早已來到辦公樓前、道路兩邊、生產車間,靜靜等待。

 機庫門打開了,讓羅總再看一眼難以割捨的飛機吧!

 車燈都點亮了,照亮羅總回家的路吧!

 寒夜中,羅陽的夢想延續著,更多的航空人將帶著他的夢想繼續起飛,迎向廣袤的海天!

      責任編輯:馨瑶
國務院追授羅陽為航空工業英模      [2012-12-06]
逾萬沈飛員工在崗位上緬懷羅陽      [2012-11-29]
總裝部部長出席羅陽遺體告別式      [2012-11-29]
羅陽追悼會 妻女悲痛民眾送行      [2012-11-29]
殲-15總指揮羅陽追悼會今在瀋陽舉行      [2012-11-29]
面對羅陽遺體 妻呼喊:你太累了      [2012-11-28]
殲15總指揮羅陽航母上最後7天      [2012-11-28]
習近平:妥善照顧羅陽家人      [2012-11-28]
習近平:羅陽早逝是黨和國家重大損失      [2012-11-27]
殲15總指揮被授予航空報國英模      [20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