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中國將「佔領」北極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2-1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巨龍北望」、「中國的北極野心」,隨著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第二份中國北極報告出台,國際輿論似乎認為「北極將成中國囊中之物」。該研究所11月底發表報告《中國對北極的期許》,而2010年的報告是《中國為無冰北極做準備》。無論是準備還是期許,兩份報告都表明,中國正要完成從北極「門外漢」到北極「參與者」的轉變。對報告正確的解讀是,中國為分得「極地自然資源的蛋糕」正採取務實的做法,而誤讀者則渲染「中國幽靈」開始滲透北極。12月5日,產自北極圈內的液化天然氣已通過北極航線運抵日本,完成這一手筆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稱,從北冰洋將北極能源直接供給亞太地區已成為可能。這意味著,中國離實現「北極夢想」越來越近,但面對的國際猜疑和防範也將越來越多。

權威機構稱中國低調談北極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中國對北極的期許》的作者是林達·雅可布森和彭競超。該項目由瑞典戰略環境研究基金會贊助。2010年推出的首份報告是應挪威政府請求進行研究的,林達當時任SIPRI中國和全球安全項目主任,彭競超為項目助理。

對中國外交、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都有研究的林達2011年開始任澳大利亞悉尼羅伊國際事務研究所東亞項目主任。林達12月初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首先強調:「中國不是一個北極國家,中國也沒有聲稱自己是。」她要表述的是中國、日本、韓國都是「北極以外的國家」,中國學者現在把中國描述成一個「臨近北極的國家」,中國清楚地聲明她尊重北極國家的權利,但也希望北極國家在決定北極的未來時要把北極和非北極國家的權利都考慮進去。林達說,冰山融化帶來的是全球性後果,而不單單影響到北極國家,因此,中國認為北極問題是全球的而不是地區的問題。

SIPRI的報告認為,中國尚未形成一個全面的北極政策,北極也不是中國外交政策優先考慮的重點,但中國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希望從解凍的北極航道和可能開發的資源中獲益。報告稱,中國在北極不會以武力或威脅的方式,而是通過外交途徑或與有關國家合作的方式獲取利益。報告說,10年前中國很少有人提到北極,但自2007年俄羅斯人在北冰洋海底插國旗後,中國戰略思想家開始對北極的地緣政治感興趣,從那以後也喚醒中國一些官員和研究人員的意識,開始考慮「一旦北極的冰都化了,中國該怎麼辦」。「中國的分析人士今天把中國看成是一個臨近北極的國家和北極利益相關者。」報告對中國學者對北極的態度進行了這樣的梳理。報告注意到,最近一年,中國人對北極的言論顯得低調多了,其考慮的是公開、積極的言論有得罪北歐國家的危險,結果會損害中國在北極的地位, 「這種觀點成了中國分析家的公共臉譜」。

報告認為,儘管中國很低調,但過去5年確實採取措施保護了自身在北極的關鍵利益,如:加強應對北極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造成影響的能力;以合理的花費,獲得對北極海運路線的接觸;加強中國作為非北極國家接觸北極資源和漁業水域的能力等。

報告推斷中國並沒有把北極當成一個外交重點,一個依據是儘管中國領導人今年訪問了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但這是出於中國願意同所有不同的國家特別是北歐等科技強國搞好關係考慮,而不是因為覬覦北極。另一個依據是中挪關係。由於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發給劉曉波導致中挪關係變冷。報告說,挪威是北極理事會成員國,也是深海和冰冷氣候下鑽井技術領先的國家,「假如北極是中國的外交重點,她將不會把對挪威的懲罰措施堅持兩年多」。

按規矩辦事,還是野心勃勃

SIPRI關於中國北極的報告總是能引起國外的關注。今年的報告《China』s Arctic Aspirations》被一些外國媒體翻譯成《中國對北極的野心》。《環球時報》記者特意與報告作者之一彭競超核實,他認為「Aspirations」 還是應翻譯成「期許」或」期望」。日本《產經新聞》在談及這份報告時稱,「中國故意表現出低調,實則虎視眈眈,欲獲取相關權益」,中國對北極的野心除加強與瑞典等國外交關係外,還通過企業參與冰島等國的開發、租賃朝鮮羅先港等。德國《巴登日報》近日在報道該報告時說,中國看上北極寶藏,要在全球氣候問題上掌握發言權,想做北極勘測的領導者。德國媒體還提到,中國2014年將擁有第二艘破冰船,屆時北極將成中國最重要的外交選題之一。

類似論調此前就不少見。《紐約時報》今年9月刊登題為「北極融化,北極露富引發競爭」的文章稱,中國已成為北極地區極具進攻性的參與者,已引起西方強國警覺。路透社11月5日曾報道說,「中國幽靈」參與格陵蘭島北極爭奪戰。英國鐵礦公司計劃招聘中國工人在此開礦,格陵蘭島的5.7萬人口將增加4%,其原始地貌和接受歐洲統治了數百年的生活方式都將受到威脅。丹麥統治下的格陵蘭島的官員很希望該島成為中國踏上北極的一塊踏板。但有歐盟官員逼迫格陵蘭島政府限制中國人開採鐵礦時,遭到島上官員拒絕,他們認為,「現代貿易準則不允許這樣做」。

林達是芬蘭人,在中國有20年工作和生活的經歷。林達認為一些國外媒體看起來對這份報告的引述不夠準確。林達說:「我在報告中很清楚地寫到,北極不是中國外交政策優先考慮的重點。」她還強調:「在中國堅定捍衛自己所認為的南海主權時,可以預計中國會同樣尊重北極國家的主權。」

談到中國商人黃怒波在冰島投資開發旅遊業幾次遇阻的事情,林達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從歷史上看,所有崛起的大國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憂慮,因為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中國有一天將怎樣使用她的權力。中國商人希望投資冰島引發的一些憂慮,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但林達強調,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中國要「佔領」北極,根據中國過去30年的外交政策,實用主義考慮將是中國北極政策的主要驅動力。因此可以推斷,當冰層融化到可以合理開發資源的時候,中國可能預期大量投資合作開發項目,例如和俄羅斯或加拿大。林達認為,中國被看成是極地科研能力非常強的國家之一,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部分極地資源都是支持到南極考察而不是北極。

中國學者也對SIPRI關於中國北極的報告很重視。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惠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的確非常重視極地考察和研究,但沒有把北極的資源作為主要考察對象,現在出現各種議論更多的是媒體的猜測和警覺。楊惠根說,中國對南極的科考計劃更加宏大,這與南極是沒有主權國家的地區有關。眾所周知,北極屬於有主權國家的地區,中國很清楚不能到這些國家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裡去調研。真正意義上的北極公海非常小,而且是有海冰覆蓋非常厚的地方,中國的雪龍船無法到達。

「中國利用北極航道的努力是完全合法的。」國際上也有很多這樣的聲音。俄「論據網」近日在題為「中國在北極:俄羅斯的盟友還是對手」的文章中稱,北極的爭奪戰確實存在,但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在北極複雜條件下單獨開採資源,近幾十年內,北極不會發生任何嚴重衝突。奧地利《新聞報》以「新興世界大國———中國希望在北極地區的發言權」為題說,北京的「北極外交」顯得安靜、謹慎。印度和平與衝突研究所學者巴夫納·辛格近日也撰文說,北極成為中國的下一個戰略前沿,但中國破冰船隻負責極地探險,沒有軍事用途,而就在北極進行科考而言,韓國才是支出最大的國家之一。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北極問題專家邁克爾·拜爾斯認為,「中國在北極地區正按規矩行事,中國人只是想賺錢」,中國申請獲得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國地位是合理要求,就連波蘭、西班牙等距離北極遙遠的國家均已獲此地位。成立於1996年的北極理事會包括俄、美、冰島、瑞典、加拿大、丹麥、芬蘭、挪威8個成員國,有英、法、德、荷蘭、波蘭、西班牙6個永久觀察員。今年已有芬蘭、冰島、瑞典等國表示支持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楊惠根認為,中國應從維護人類共同遺產的角度參與北極事務,因此,中國應該有一定發言權。

中國北極考察還不如冰島

據日本媒體報道,12月5日,俄天然氣公司首次利用北冰洋航線,將液化天然氣從挪威亨墨菲斯港運到日本北九州,油輪總行程29天。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促使各國對北極採取新動作。日本有專門針對北極的海洋政策研究財團、國立極地研究所,明年1月還將舉辦第三屆北極國際研討會。俄副總理羅戈津11月宣佈動工建造新的核動力破冰船,到2020年,俄要建成3艘核動力和6艘常規動力破冰船。俄羅斯人總是這樣強調北極對自己的特殊意義:「在永久凍土的北極地區生活著我國近1/3的人口。」美國《政治家》網站近日刊文則哀歎美國缺少北極準備,比如美國海岸警衛隊有3艘破冰船,其中兩艘為上世紀70年代開始服役的重型船,能正常使用的只有一艘中型現代破冰船,而美國至少要有6艘重型破冰船和4艘中型破冰船才夠用。

事實上,中國對北極考察的投入,無論與北極8國相比還是與中國對南極的科考相比都還很小。據楊惠根介紹,中國南極科考從時間上說,每年大約有180天,而北極考察最長只有3個月,投入的人員規模也只有南極的一半。中國是一個大國,但在對北極考察方面連人口32萬的冰島都不如。楊惠根說,以中國目前對北極的認識水平恐怕很難應付可能到來的開發和利用。他認為,中國可在北極多建一些考察站,進行長期的、連續的、綜合的科學考察,而中國目前只在挪威建有「北極黃河站」。

      責任編輯:賈銘
中國最高法鼓勵各級法院開微博      [2012-12-13]
媒體:中國飛機為何此時巡釣島      [2012-12-13]
日本抗議并監視中國飛機入釣島      [2012-12-13]
美媒稱能否制裁朝鮮取決於中國      [2012-12-13]
中國飛機釣魚島上空回應日方:我們是在自己領空      [2012-12-13]
中國飛機臨釣島 日8架戰機攔截      [2012-12-13]
日雷達未捕捉到進入「日本領空」的中國飛機      [2012-12-13]
中國海監B-3837飛機進入釣魚島上空      [2012-12-13]
中國飛機進釣島上空 日本F-15升空      [2012-12-13]
外報批菲律賓只會與中國搞對抗      [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