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英國《金融時報》12月20日文章 原題:東亞四國關係的歷史回音。環球網摘編如下:
在不長的時間裡,東北亞三個大國先後選出了新的領導人。11月份,中共領導人交接,習近平出任中共總書記。安倍晉三則贏得了執掌日本的第二次機會。本週三,韓國也選出了新一任總統樸槿惠。如果算上去年上任的朝鮮領導人的金正恩,那麼這個地球上局勢最為緊張的地區就總計有四位新領導人上台。
安倍晉三是日本戰時內閣大臣岸信介的外孫。岸信介曾協助統治日本佔領下的「滿洲國」。這是一場強大的家族交鋒。後輩之間再次上演祖輩的衝突。
韓國的樸槿惠將加入到這一「三頭政治」之中,這位中右翼候選人本週三剛剛在韓國總統選舉中勝出。樸槿惠的身上也背負著深深的歷史印記,她是韓國昔日威權領導人樸正熙的女兒。樸正熙1961年通過政變上台,1979年被刺殺。在其任內,韓國經濟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崛起。敗在樸槿惠手下的自由派總統候選人文在寅是一名朝鮮難民的兒子。文在寅在學生時代是一名民主人士,曾遭樸正熙威權政府監禁。
這四個國家之間的雙邊關係充滿仇恨,至少可以說是充滿變數。其中三組關係尤其需要密切關注。
第一組是韓朝關係。韓國即將卸任的總統李明博執政期間,韓朝關係嚴重惡化。與幾位前任推行的「陽光」政策形成反差的是,李明博對朝採取了強硬路線。朝鮮後來被指擊沉了一艘韓國軍艦、導致46名船員喪生,並且炮擊了韓國島嶼。朝鮮還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人們普遍認為,李明博的路線已經破產。不過,陽光政策的成果也相當有限,朝鮮並沒有因此就停止首次核試驗。
儘管如此,預計樸槿惠還是會採取不那麼僵化的立場。可以想像的是,她會用她的民族主義威望作掩護,實施更加靈活的政策,開拓出「尼克松訪華」一樣的局面。不過,無論韓國政府推行什麼政策,人們都不認為朝鮮會暫停其核計劃。
第二組可能棘手的關係是韓日關係。5年前李明博上任時,對日本採取了和解的態度。雙方簽署了一項貨幣互換安排,並考慮制定雙邊貿易協定。在美國政府的鼓勵下,雙方接近於達成一項分享軍事情報的協議。而後,歷史問題扯了進來。李明博確信日本沒有正確地反思歷史。他訪問了韓國控制下的獨島 (Dokdo islands),日本也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並稱之為竹島(Takeshima)。李明博提出,如果日本天皇想訪問韓國,他首先應該為戰爭道歉。
安倍晉三執政以後,韓日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安倍對日本皇軍從韓國綁架大量婦女充當慰安婦一事提出了質疑。如果他推動改變1993年「河野談話」(Kono apology)在該問題上的措辭,必將點燃韓國的怒火。美國希望其在該地區的兩大盟友通力合作,尤其是在安全問題上。但這次美國恐怕要失望了。
最為波譎雲詭的當屬中日關係。雙方關係緊張的最近誘因是圍繞無人居住的釣魚島產生的主權爭議。這個群島由日本控制,但中國宣稱擁有該群島主權。中國表示,日本在19世紀90年代竊走了該群島,理應在二戰結束時歸還中國。日方則認為,該群島被日本發現時是「無主地」,自此即為日本所有。中國想把該群島當作擺脫歷史屈辱、實現復興的一步。從戰略上講,中國想藉此打破「第一島鏈」的封鎖,這樣中國海軍就能馳騁太平洋。
更加可怕的是歷史深仇。安倍晉三想撕毀日本和平憲法,並告訴日本兒童:他們的祖國不應被擇出來、因那場戰爭而受到特別的批鬥。
安倍想要增加軍費開支。他的一名顧問甚至表示,如果日本現在與中國打一場海戰,勝出的將是日本。多年來,東北亞的局勢從未像現在這樣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