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解放軍畫報報道,2012年11月25日上午,當舉國上下都在為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起降而歡欣振奮時,年僅51歲的羅陽突然倒下了,倒在了凱旋途中,倒在了回家的路上……
是誰,如此感動整個神州大地?
那一天,航母「遼寧艦」的汽笛為他而鳴響,艦上官兵們列隊飛行甲板以崇高的軍禮為他送行。
是誰,如此強烈撞擊國人心靈?
那一天,成千上萬的網民紛紛為他「點」起蠟燭悼念,表達敬佩、哀思的微博數量超過10萬條。
他,就是「航空工業英模」羅陽——國產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當我叫你英雄的時候我淚流滿面,這一別再也回不到從前,揮手之後揮不去你的時間,我的英雄,我懂得了什麼是永遠……」
羅陽,用對祖國航空事業的赤誠之心,在海天之間譜寫了一曲令人蕩氣迴腸的生命壯歌!
國之重器以命鑄之
一閃念間,羅陽錯過了最後一次回家的機會。
11月17日晚,他從珠海出差飛回瀋陽。機場出口,看著他滿臉疲憊的樣子,司機王凱建議:要不回家休息一晚,明天再趕去?思量片刻,他還是決定直接去幾百公里外的某軍事機場——因為即將執行著艦起降飛行任務的殲-15艦載機停在那裡;因為在那裡他將乘直升機飛上航母「遼寧艦」,參加意義重大的殲-15艦載機著艦飛行的「大會戰」。早一分鐘到那裡,心裡就多一分踏實。於是,他馬不停蹄地趕往了下一站……
沈飛集團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作為這家大型國防軍工企業的「掌門人」,羅陽的工作之忙常人難以想像。到達目的地,已是深夜12點半。他依舊沒有休息,放下行李,便找來現場保障的公司技術人員,逐架瞭解即將執行任務的殲-15飛機狀況……
第二天早上7點,羅陽再次出發。他頂著寒風,快步登上了前去「遼寧艦」的直升機。
「遼寧艦」,030207艙室。羅陽生命中最後的8天7夜,在這裡度過。
如今,任憑記者如何「盤問」,誰也不能完整復原羅陽在艦上是如何度過生命中這最後的時光。但從眾人回憶的「碎片」中,記者能強烈感受到,他在忙,在操心。艦載機著艦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會機毀人亡。作為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羅陽肩頭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緊張,等待;忙碌,等待。
11月24日,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刻終於到來。「彭!」呼嘯而來的殲-15戰機,精準地降落在航母飛行甲板上。剎那間,現場所有人的壓力釋放,變成了熱烈的掌聲、歡呼聲。淚水,頓時從羅陽眼眶中奔湧而出。這淚水是喜悅,是自豪!今年9月「遼寧艦」入列時,海外媒體預計中國艦載機成功應用至少需要1年半,沒想到「羅陽們」只用了2個多月。
殲-15總設計師孫聰回憶當時情景說:「狂喜之後,羅陽馬上拉著我探討起殲-15飛機下一步的具體發展計劃來。」
這一天下午4點,羅陽才顧上給家裡打了個電話。忍著身體上的不適,他興奮地告訴妻子王希利:「我的任務終於完成了,非常欣慰!」
誰曾想,這居然成了他們夫妻間最後的通話。
一個原本普通的名字,從此寫進了歷史——羅陽,我國航母事業海上科研試驗犧牲的第一人!
矢志航空鐵肩擔當
羅陽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班級裡年齡最小的,也是最活潑的,擔任體育委員,排球打得好,學習也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那個「振興中華、實現四化」的火熱年代,航空報國是當時那一代北航大學生的共同理想信念。
1982年羅陽大學畢業,正趕上國家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大裁軍,軍費減少,軍工行業十分不景氣。曾經一度,沈飛的全年飛機生產任務還不足10架,日子很不好過。面對周圍人的跳槽下海,羅陽從未動搖「航空報國」信念,堅守在寂寞的航空崗位上,一幹就是30年!
從設計飛機到製造飛機,執著的羅陽,終於等來了中國航空發展的又一個「春天」——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在經濟建設需求和國防建設需求的雙重牽引下,中國航空事業駛上了一條「快車道」。
發展速度有多快?採訪中,沈飛集團黨委書記謝根華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10年前,沈飛到國外某飛機製造廠參觀,感覺到技術差距很大;10年後的今天,他們來到沈飛參觀,感覺剛好顛倒過來。
2007年,年富力強的羅陽成為沈飛集團的「掌門人」。上任伊始,羅陽曾這樣表白:航空報國是使命、不是口號,沈飛的責任就是國家的責任,我對自己的要求是8個字「恪盡職守,不負重托」。
在羅陽曾經工作過的某研究所採訪,記者聽到這樣一個口號:大干600天,工作時間6·11——每週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時!
由此可見,這些年,羅陽和同事們是以「飛行般速度」履行著航空報國的使命,追趕著世界!
創新跨越雄心壯志
昔日,「8年磨一劍」研製某型戰鬥機,成為沈飛廣為流傳的經典故事。今天,羅陽和他的團隊用智慧創造了沈飛新時期的傳奇——殲-15艦載機,作為首個全機、全系全狀態採用數字化技術製造的飛機,從設計製造到實現首飛,不足2年時間。如今,這一紀錄又被他們自己刷新——某重點型號飛機研製,從設計發圖到成功首飛,僅用時10個半月。
速度的背後,是創新!當年,羅陽和其他6名年輕科技人員被大家稱為「七匹狼」——創新嗅覺敏銳,團隊精神強,攻關能力強。成為沈飛的「掌門人」後,羅陽的創新視野變得更寬廣,創新嗅覺也變得更加敏銳。
羅陽曾說,研製戰機,要麼是零分,要麼是一百分,沒有中間分!面對與世界一流航空強國的技術差距,羅陽帶領著沈飛人與時間賽跑,與時代賽跑——他們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設,建起雙流生產線,提升數字化製造技術;成立新機快速試制中心,建立工程技術聯絡部,加快新型戰機研發速度……
創新實現跨越,創新創造「奇跡」。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今年10月31日,羅陽主持了某型飛機的首飛儀式;11月3日,羅陽又主持了某國家重點型號飛機的首飛儀式。
一周之內兩款新型飛機先後實現首飛,這不僅在沈飛,即使在整個中國航空界,也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要知道,在沈飛成立60年的前50年裡,總共只研製了4個型號的戰機。如今,在羅陽和同事們的努力拚搏下,沈飛「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實現了從二代向三代的新騰飛,從天空到海洋的新突破,從有人到無人的新發展。
羅陽擔任沈飛「掌門人」5年,沈飛實現5個型號戰機首飛。他們每年為客戶交付的戰機從最少時的5架猛增至近百架;5年中,沈飛的產值從49億元上升至120多億元……
用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的話說:「10多年前我們的航空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是望塵莫及,到2005年前後可以說是望其項背,而今天,我們正在向著同台競技努力。」
仰望藍天,國人曾為中國航天演繹的「中國速度」一次次鼓掌喝彩。其實,這些年,中國航空同樣上演了令人自豪的「中國速度」——殲-10的橫空出世,殲-20的神秘亮相,殲-15的完美演出……所有這一切,都是以羅陽為代表的千千萬萬航空人用汗水、智慧耕耘收穫的。
人物簡歷
羅陽,遼寧瀋陽人,1961年6月29日出生於陝西西安的一個軍人家庭,1982年8月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航空工業英模、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在大連執行任務時,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於2012年11月25日12時48分殉職,享年51歲。他將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獻給了祖國的航空事業,用行動踐行了航空報國的偉大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