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2013世界變局:大選年增新變數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0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2012年,諸多國家集中換屆與大選,迎來政壇新格局,這也給2013年的國際和地區形勢增加了新變數。美俄分別加重對亞太地區戰略關切,平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以安倍為首的日本右翼勢力重新掌控日本政壇,引發了東亞國家對未來局勢的擔憂;埃及通過新憲法,但執政的伊斯蘭政黨與自由反對派政黨之間的政爭並未因此而平息……,「大選年」後的世界格局,將在「改變」中調整。

美繼續推行亞太戰略 受多項因素制約步伐緩

奧巴馬在大選中成功連任,美國外交轉向亞太的政策得以延續,不過,專家認為,其走向亞洲的步伐會受到美國國內經濟因素和中東局勢的影響而變慢,中美關係在2013年,發展步伐應趨平穩。

奧巴馬政府一直以來強調「美國是一個太平洋國家」,它在經濟上推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軍事上強化與日、韓、泰、菲、印度及澳大利亞等盟友的關係,政治上推廣美式民主價值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王鴻剛認為,2013年美國亞太戰略的重點在東南亞,且主要在南海地區,美國或許會在南海問題上「做點文章」。

事實上,奧巴馬在獲得連任後旋即出訪了三個東南亞國家。他與泰國總理就加強戰略聯盟關係達成一致,赴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並在柬埔寨出席了東盟峰會。另外,美國與菲律賓也在今年舉行戰略對話,重點討論如何擴大美在菲的軍事存在。

對於美國的亞太戰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指出,這其中很多目標是針對中國的。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感到擔憂,希望通過對周邊國家的支持來牽制中國發展。郭憲剛說,減慢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制衡中國的影響力是美國的根本目的。

不過,分析認為,奧巴馬的亞太戰略很難能按照他設想的進行。眼下,美國國內「財政懸崖」危機尚未解決,失業率仍較高,改善國內焦灼的經濟狀況才是奧巴馬第二任期的主要任務。此外,敘利亞衝突有愈演愈烈之勢,巴以和平進程舉步維艱,伊朗核問題久拖不決,讓美國難以從中東脫身。郭憲綱認為,國內經濟因素加上中東亂局,將大大分散美國的精力,拖住美戰略重心東移的「後腿」,這些因素客觀上給予了中美關係良性發展的空間。他認為,中美關係2013年將平穩發展。

安倍對華政策存在兩面性 中日關係迎關鍵年

日本自民黨在12月的眾議院選舉中獲勝,黨首安倍晉三時隔多年再度出任日本首相。「梅開二度」的安倍肩上擔子不輕。他面對的是一個經濟明顯衰退、外交全面倒退、日元地位下滑、核電去留成疑的日本。如何重新打開外交局面、重振日本經濟,將成為2013年安倍需要應對的重要課題。

作為日本著名的「鷹派」政客,安倍任內會否與政壇「第三極勢力」合作,導致日本全面「右傾」,從而影響東亞地區局勢,也是國際社會關心的問題。郭憲綱分析稱,自民黨重新成為執政黨,會給日本對外政策帶來不確定性。儘管安倍當選後表示2013年春天不會參拜靖國神社,也暫不欲向釣魚島派駐工作人員,但他屬於強硬的保守人士,當選給東亞局勢帶來的更多是消極因素,會使這一地區的形勢更加緊張,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會如此。

郭憲綱指出,安倍的對華政策有兩面性,一方面他顯示對華強硬,明年在釣魚島問題上可能不會示弱,這對中日關係會有負面影響。但另一方面,日本對中國的市場依賴性很強,中國是日本至關重要的貿易夥伴,基於此,安倍可能又希望與中國改善關係,特別是推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對各方都有益處,在這一方面他會採取積極態勢。因此,2013年對中日關係來說會是一個「關鍵年」,中日關係能否恢復到穩定狀態,仍然需要觀察。

樸槿惠當選帶來積極因素 韓朝關係有望緩和

新國家黨候選人樸槿惠近日在第18屆韓國總統選舉中勝出,成為韓國及東北亞地區首位女性國家領導人。樸槿惠明年2月將正式就職,並組建全新的外交班底,踐行自己的執政理念。韓國內政外交政策將出現一系列調整,其中對朝政策和韓朝關係走向引人矚目。

樸槿惠在競選期間曾表示,當選後將改變李明博政權時期的對朝強硬政策,致力於韓朝和解,願意與朝鮮領導人進行對話。國際關係學院日本問題專家楊伯江認為,樸槿惠上任後,其對朝的具體政策可能會在李明博的「鐵血」道路和金大中、盧武鉉時期的「陽光政策」間尋找平衡點。雖然樸槿惠不滿巨額援助沒有換來「真正和平」,但與李明博強調「先棄核、後援助」不同,樸槿惠認為改善韓朝關係的基礎是雙方建立互信關係。她還承認,半島無核化是一個過程,不需要等朝鮮完全棄核才能開始援助,而是只要朝鮮邁出無核化的步伐,雙方就可以進行經濟合作。

郭憲綱也認為,樸槿惠的當選給韓朝關係帶來一線希望,她在競選中和當選後向朝鮮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傳遞出改善關係的意願。同時,朝鮮也對她的當選抱有期待感。他指出,樸槿惠執政後朝韓緊張關係或有所鬆動,給東北亞地區帶來的是積極因素。

俄急盼加入亞太博弈 俄美關係斗而不破

普京今年5月重返克里姆林宮,第三次以總統身份引領俄羅斯向「大國復興」的理想前進。普京的再次上位保證了俄內外政策的延續性,他一面努力「安內」,力圖實現政治穩定、經濟增長,一面拓展主動、靈活、務實外交,借世界變局鞏固地區影響、提升國際地位。

隨著亞太地區政治經濟重要性的上升和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俄羅斯也將戰略重點轉向亞洲。普京表示,俄將積極拓展與亞太其他經濟體在各領域的合作。今年,俄政府設立遠東發展部,並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這些都證明了俄恢復在東北亞影響力的決心。

雙邊層面,俄羅斯對同中國的合作予以特別關注。普京6月訪華期間,中俄發表聯合聲明,將進一步深化兩國平等信任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郭憲綱認為,普京在過去兩任總統期間為中俄建立了友好發展的基礎,俄羅斯同中國的合作將沿著現有方向繼續快速發展。同時,俄為了抵消西方對它的壓力,也會要求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中俄關係的發展空間會更大。

在俄美關係方面,兩國雖然對「深化合作」態度積極,但在敘利亞、反導等問題上分歧嚴重。郭憲綱指出,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普京極不信任,在戰略上會對其進行擠壓,美俄關係可能會出現更多摩擦。王鴻剛則表示,美俄在戰略上沒有直接的、面對面的衝突。只要中東局勢可以通過現有渠道維持,俄美之間不會有明顯的、激烈的衝突。

埃及宗教與世俗力量拉扯 走向影響中東大局

中東地區今年共進行了5場選舉,一些局勢動盪國家的民眾企盼的選舉仍無法改變當前亂局。穆爾西當選埃及民選總統後,與軍方、司法機構展開激烈的權力博弈。由新憲法公投引發的反伊斯蘭教法活動則持續上演,世俗派與保守派的較量剛剛開始。

分析稱,這些政治較量實質是各方力量在新的政治秩序重建過程中的權力角逐,是國家和社會在宗教與世俗、民主與集權、開放與保守的拉扯和糾結之間的曲折前行,進程勢必充滿衝突和顛簸。埃及正經受著中東劇變帶來的動盪「後遺症」,其原因是歷史積弊和現實矛盾等多重因素的疊加爆發。

郭憲綱指出,埃及局勢的穩定與否,關鍵要看穆爾西能否和世俗力量達成妥協。如果穆爾西能堅持政教分離、與極端勢力劃清界限,就可以逐漸打消世俗力量的擔心,獲得他們的認可。為了大局考慮,穆爾西這麼做的可能性很高,只有如此,埃及才能專心於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

郭憲綱還表示,埃及可謂是阿拉伯國家的「領頭羊」,它的一舉一動會牽動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局勢。伊斯蘭主義力量在埃及嶄露頭角,對該地區其他國家的伊斯蘭力量也是一種鼓舞。伊斯蘭勢力的大範圍崛起,將深刻影響中東局勢,進而波及世界形勢,對美國的中東利益也將造成衝擊。

      責任編輯:吳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