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正以靈活戰略應對軍事競爭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2-1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原因德國《歐亞雜誌》月刊2月號報道,東亞的地緣政治架構被打上了中美競爭的烙印。但北京並沒有以一場軍備競賽來回應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中國正在致力於一種靈活的戰略:不對稱戰爭。

中國軍隊面臨新任務

隨著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中國不僅表達出政治自信,也在軍事上發出新的聲音。中國在西太平洋周邊海域的主權衝突中毫不妥協,引發了鄰國政治領導層的緊張不安。

伴隨北京宣稱的「和平崛起」的是其軍隊的軍備升級。美國尤其將新經濟大國中國視為威脅到自身在亞太地區軍事主導大國地位的戰略競爭對手。東亞地緣政治地圖已發生了變動。

美國和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在軍事層面上變得清晰可見。兩國的政治領導層完成了各自軍事理論的模式轉變。雖然如此,兩個競爭對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投射依舊分佈不均。清楚知道自身軍事力量弱小和能力有限的北京近年來正在有選擇性地增強軍備。

中國的安全利益已超出保衛領土和領空之外。若要保證很大程度上通過海運完成的能源和原材料供給順利,就需要軍事存在。因此,海軍和空軍的擴建和現代化受到重視。洲際彈道導彈現代化以及虛擬空間(網絡戰)和太空的軍事利用也對保護領海(12海里)和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形成補充。

伴隨著中國在世界市場上的新定位出現的是在意識形態上和軍隊新形象上做出的調整。對內建設農民軍的傳統思想在全球化經貿關係時代失去了意義。亞太地區的經濟全球化和地緣政治力量轉移使中國軍隊面臨新的重點和任務。除對內確保體制穩定的必要性之外,保證能源和原材料供應成為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重點。

中國如何回應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包圍政策(美國在日本、韓國、關島、澳大利亞的達爾文設有軍事基地)以及美國在該地區部署的潛艇和航母戰鬥群?中國的軍事專家對此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討論。兩本著作對不同的思考出發點進行了闡述:

軍事歷史學家劉明福大校在《中國夢》一書中要求中國大規模擴充軍備,以鋪平合法謀求的通往世界強國的道路。喬良和王湘穗這兩名解放軍軍官則提出不同觀點。他們在1999年出版的《超限戰》一書中描繪了不得不與美國展開不對稱而非常規戰爭的超級大國中國的形象。

與美國展開資源消耗量巨大的軍備競賽並不在中國政治和軍事領導層的議程之列。北京的共產黨和軍隊高層認為,蘇聯制度崩潰的原因是執拗追趕美國的致命念頭。中國寄希望於「不對稱戰爭」這一選項,以告誡技術優勢遠勝於己的軍事強國美國加以收斂。

武裝衝突早已不再遵循傳統的戰場規則。自20世紀中期開始,衝突按照不對稱戰爭模式進行。幾十年來,游擊戰策略和恐怖襲擊主導了亞洲的區域戰場,使按照常規方式裝備和行動的軍隊面對恐怖組織時遇到巨大挑戰:這些組織包括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阿富汗的塔利班、斯里蘭卡的「猛虎」組織、印度的毛派和跨國聯合的恐怖組織(「基地」組織)。中國也準備在與美國爆發衝突時採取不對稱戰爭。

全力研發新軍事技術

中國的拒止戰略旨在確保對其周邊海洋地區的軍事控制,以在太平洋抵制美國海軍。中國全力以赴研發新型軍事技術: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首艘航母(2010年)和隱形戰機(2011年)以及射程超過1萬公里的洲際導彈(「東風」-41)。而網絡戰和太空戰能力也被北京視為不可或缺。

美軍對衛星通信的極度依賴被中國視為美方具有戰略意義的致命弱點。中國軍方以此為背景制定了自己的太空計劃。不過北京並非打算與美國展開「星球大戰」。中國的太空計劃更多涉及切斷美國在太空的軍事通信。

服務於這一目標的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計劃到2020年時總共向地球軌道發射35顆衛星。到時,「北斗」將接管中國中遠程導彈的導航定位任務。中國軍方在2007年就已展示了摧毀敵方衛星的能力:它使用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擊落了本國一顆報廢的氣象衛星。

南海風雲
      責任編輯:曾曉
美軍1個航母編隊超整個中國海軍      [2013-02-14]
中國需讓朝鮮感到一巴掌的重量      [2013-02-14]
美國在太平洋進行中程導彈攔截      [2013-02-14]
美防長稱朝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      [2013-02-14]
美宣佈完成宙斯盾反導系統試驗      [2013-02-14]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作業區垮塌      [2013-02-14]
英警方逮捕涉電話竊聽案六記者      [2013-02-14]
歐洲馬肉冒充牛肉醜聞波及德國      [2013-02-14]
馬爾代夫前總統印使館尋求避難      [2013-02-14]
奧巴馬:網絡敵人試圖破壞美國      [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