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朱世強、通訊員馬莉2月20日蘭州電】春節,對於「80後」、「90後」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拜年。然而,這種傳統的禮儀在當下卻漸行漸遠,短信、電話、微博、微信等多種數字方式的祝福成為主流。「80後」小彭說,除夕這天,自己的手機幾乎沒有消停過,晚上還得專門挑段時間一一回復,給領導、老師、朋友發送短信或打電話送上祝福。
在古代,民眾的活動範圍大多有限,登門拜訪完全可行,那時不僅有磕頭作揖,還有互投名貼之禮儀。如今,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交際圈在擴大,生活和交流方式也在改變。不管電報、賀年片、BP機留言,還是電話、短信拜年,抑或是如今的網絡拜年,可以發現,人們的拜年方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一位學者表示,隨著智能手機和互聯網使用的普及,中國人的拜年方式再次演變,免費的微信、QQ、微博成為近年來春節祝福的新寵。作為中國傳統習俗的拜年,已經從大年初一隨長輩登門謁見親友、尊長,以吉祥話表達祝願逐漸演化成一場通訊網絡經濟。
今年春節,「微信拜年」走進年輕一代,比起千篇一律的文字祝福短信,其語音祝福方式更受追捧。一個暱稱、一句暖心話,通過聲音的傳播,能更好的傳遞彼此間的祝福和愛。此外,「微博拜年」亦是今年拜年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忙碌的明星通過微博送上祝福。今年春節,新浪微博還專門開發出「送紅包」功能,可向自己關注的明星或其他友人索要「紅包」,通過網絡,新年賀卡式的「紅包」便帶著深深的祝福傳遞給每一位過節的網友。
「記得上小學時,快到放假前,自己總會和三五個好友一起去買一堆賀年片。那時的自己,會精心為每一位朋友挑選適合他們的賀年卡,那份心意和記憶今日再也無法複製。」「80後」許嘉璐說。
「幾乎所有的節日都被這個時代數字化了,電話和網絡無疑拉近了人們的物理距離,但心的距離,需要用心意去拉近。」一位名叫「甜甜七七」的網友在自己的微博中說,如今,賀年片和書信的年代漸行漸遠,如果收到朋友的一封郵件,也能讓人在這個數字化的年代感受到久違又彌足珍貴的誠意。
有網友也表示,儘管信息為人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但依然希望人們利用現代科技,傳達出最本真的祝福,不管是利用短信,還是通過微博方式,只要是有誠意的短信、一句質樸的問候,都會打動人,傳遞感人的力量和心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