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位於美國的「聯合反對核子伊朗組織」日前發佈調查報告,指控伊朗「暗中躲避」國際制裁,「向中國運送原油」。該組織聲稱,他們是通過衛星信息、船運數據以及「來自告密者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的調查,並渲染從伊朗將原油運往中國「需要21天」,「中國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
據環球時報援引《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報道,該報告詳細描述了所謂「伊朗走私原油」的過程:一艘伊朗船隻駛離該國哈爾克島原油出口碼頭後,向東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在阿聯酋的富查伊拉酋長國外海停泊數天。為避免行蹤被人發覺,還關閉通訊設備。隨後,在連續6天未能報告位置數據後,這艘伊朗船再次出現在本國海域,但船上貨物已經不見。
報告寫道,由於這艘船並沒有在表面上的卸貨點交貨,因此外界不清楚船上貨物去了哪裡。實際上,它在富查伊拉酋長國外海停泊期間,已將原油裝載到第二艘船上,並為原油貼上「伊拉克生產」的標籤,然後運往中國。
「聯合反對核子伊朗組織」發言人對《華盛頓自由燈塔報》說,「為掩蓋原油來源地和繞過國際制裁,伊朗船隻將裝載的原油秘密卸運到其他船隻上,這明顯屬於非法走私。」發言人表示,儘管該組織今年2月向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告發此事,但這些國家的政府「都沒有對此採取措施」,「我們仍在等待得到我們報告的各方給予回應」。
報道稱,之前,該組織曾致信美國、阿聯酋、菲律賓和坦桑尼亞等國政府,聲稱除富查伊拉酋長國的一些港口外,伊朗的行為還得到在上述國家運營的某些企業的幫助。
該組織還指控說,伊朗利用數個幌子公司,通過偽造文件讓船隻看起來像是從坦桑尼亞等國出發。為達到「欺騙」的目的,伊朗還設計了偽造貨品分類、文件和船隻旗幟的計劃,這種行為違反了《國際海上生命安全公約》。《華盛頓自由燈塔報》評論說,伊朗進行這種活動是為了保持從事核活動的收入來源。
針對此事,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18日表示,該組織對伊朗在禁運情況下石油出口路徑的描述並不是新鮮事。實際上在幾十年的制裁環境下,伊朗已經有很成熟的規避制裁和封鎖的原油外銷方式。華黎明說,中國通過正常渠道從伊朗進口原油並不違反聯合國決議。歐美對伊朗實行單邊制裁,中國並沒有參與。中國的義務是嚴格執行聯合國對伊朗的相關制裁決議,除此之外,沒有更多法律義務。實際上,這兩年,由於西方對伊朗的各種制裁壓力,中國因為支付等問題已經減少了從伊朗的石油進口,但是否與伊朗做合法生意,中國自己說了算,中國是負責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