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日前,有消息稱,歐盟打算就中國對特種鋼管徵收高額關稅向WTO提起訴訟。此舉將使得歐盟加入去年12月日本針對中國鋼管稅的相關訴訟。有專家表示,這意味著中歐貿易衝突的升級後,雙方意在開闢新的「戰場」。
據人民網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將尋求推翻中國對西班牙Tubacex、德國Salzgitter公司無縫不銹鋼管徵收的關稅。訴訟最快將在週四或週五向WTO提交,顯示歐盟願意針對任何基於報復而非客觀證據徵收關稅採取法律行動。
徵稅背景
入世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顯然並不像眾人預期的那樣發展順利。鋼鐵行業也一直遭遇來源於各國政府的干預。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和地區組織針對中國鋼材的「雙反」案件絡繹不絕。
中國出口鋼材在國際市場頻頻遭受國外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同時,國外進口鋼材也極大地衝擊了國內的鋼鐵價格。並且在中國鋼鐵出口的產品中,鋼管一直是國外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焦點。因此,國內鋼管企業面臨著國外出口受阻,國內產能過剩的艱難處境。對此,兩家不銹鋼無縫鋼管生產商——江蘇武進不銹鋼管廠集團有限公司和常熟華新特殊鋼有限公司代表國內相關產業向商務部提交了一份反傾銷調查申請,要求對原產於歐盟和日本的進口相關高性能不銹鋼無縫鋼管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2011年9月8日,商務部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歐盟和日本的進口相關高性能不銹鋼無縫鋼管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12年5月8日,商務部發佈公告稱,初步裁定原產於歐盟和日本的進口相關高性能不銹鋼無縫鋼管存在傾銷。
2012年11月8日,商務部公佈相關高性能不銹鋼無縫鋼管反傾銷案終裁結果,決定自當年11月9日起,對原產於歐盟和日本的進口上述產品徵收9.2%至14.4%的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其中,歐盟的吐巴塞克斯不銹鋼管公司的反傾銷稅稅率為9.7%,沙士基達曼內斯曼不銹鋼管意大利公司和其他歐盟公司的反傾銷稅稅率為11.1%。
業內人士表示,這是2011年以來,中國首次對國外鋼鐵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是一次不錯的反擊」。
非報復行為
現今,歐盟打算就中國對特種鋼管徵收高額關稅向WTO提起訴訟,言語之中似乎認定這是中國出於「惡意」報復的行為。
「這不是報復的行為,而是對國內鋼鐵貿易的自我保護,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反擊手段。」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稱。
在張琳看來,國內鋼管產能本就供大於求,若加上美歐兩國的雙重夾擊,國內鋼管企業的日子會更加難過。所以進口鋼管的傾銷,讓國內的鋼企遭受了很大的損害,國家採取自我保護是合情合理的。「國家肯定是經過了市場調研,才會有徵收高額關稅的舉措。」張琳認為。
「從歐盟和日本進口的鋼管,有的價格比國內生產的要低,佔有了很大一部分市場,讓本來就低迷的鋼鐵產業雪上加霜。而且從行業角度看,這些進口鋼管也確實有傾銷的嫌疑,國家的調查是合理的。」一位鋼鐵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徵收關稅也表現了國家貿易方面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一味地「挨打」或「息事寧人」。
貿易衝突升級
無縫不銹鋼管案件與之前的中歐太陽能面板和葡萄酒爭端無關,然而依舊有分析師指出,這明顯是中歐貿易衝突的新升級,貿易對抗的「戰火」已經蔓延到鋼鐵行業。
在張琳看來,這樣的貿易衝突中國需要積極面對。「中國鋼鐵出口一直遭到國外政府頻頻的『雙反』調查,躲避政策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歐盟在WTO提起的針對中國的X光掃瞄儀關稅爭端中獲取勝利,這是歐盟首次成功挑戰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那麼此次歐盟就中國對特種鋼管徵收高額關稅向WTO提起訴訟,結局如何引人關注。
相關人士表示,WTO規則禁止成員國以牙還牙的報復,要求成員國在徵收任何關稅之前須通過詳盡調查收集證據,證明該國行業受損。「如果中方徵稅的證據合理,歐盟方面不一定會獲勝。」該人士稱。
「當然,國家的態度和談判交涉能力也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張琳認為,這不僅僅是貿易之爭,也是現今中國如何面對國外貿易保護政策的一次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