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 記者 盧麗寬 特約通訊員 黃水林 李紹煒 龍巖19日電】首屆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研討會日前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連城縣舉行,來自海峽兩岸近百位從事客家非遺保護研究的專家學者和連城縣國家和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出席研討會,共商非遺傳承保護。
台灣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院長劉鳳錦說,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產物,是寶貴財富與精神動力。台灣500萬客家人中,有不少祖籍是在龍巖,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弘揚客家文化,有利於增強全球客家人的交流和團結,共同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發展。
舞龍活動在客家節慶中最為常見的民俗遊藝表演,台灣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秘書長邱英政建議,連城的游大龍與台灣苗栗磅龍民俗活動,都是有龍,可借鑒台灣的經驗,將連城游大龍節慶習俗與文化景觀加以結合,以傳統為出發點、融入新的創新元素,給大眾對游大龍及客家文化有新的體驗和認識,也必將為連城帶來新的商機。
據瞭解,連城是福建省擁有全國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多的縣份。目前,該縣已擁有四堡雕版印刷技藝、元宵節慶等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城宣紙製作技藝、四堡錫器製作技藝等1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5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