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子孫三代接力55載 愛心守護「麻風村」


http://www.wenweipo.com   [2013-07-05]
放大圖片

縣疾控中心的醫師在給張德雨老人檢查身體

【香港文匯網記者路艷寧5日電】麻風病,是一種曾經讓人聞之色變的慢性接觸性傳染病,它會導致人體器官扭曲變形。在貴州省三都縣三合鎮,有一個與世隔絕、被周邊人稱為「麻風村」的小村莊,不通水電和公路,而且目前還住著六名年老的麻風病治癒者。每隔一周左右,附近的排偷村村民王勝林都會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人挑馬馱為老人們送來物資藥品,並照顧老人們的生活起居……這項工作,王勝林和他的爺爺、父親已經傳承了55年。

民間談「麻」色變 父輩承攬重擔

1958年,麻風病盛行,三都縣政府為了控制疫情,在三合鎮偏僻的地方設立了麻風村,用於接收和救助麻風病人。兩年後,病人達到100多人。由於人們當時認識不足,以為接觸麻風病患者「肯定會傳染」,沒有人敢走進麻風村,全村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的村民無以為生,而且生活物資和藥品供應也成為大問題。

當時,王勝林的爺爺王玉春相應政府號召,接下這份外人避之不及的工作,一幹就是30年。據當地民政局老同志回憶,每天清晨王玉春需要從排偷村步行約兩小時到苗龍村,再搭馬車前往縣城購買大米、食鹽、煤油等物資,回到家刨幾口飯,背上麻袋就得繼續趕往麻風村,到達時已是傍晚。

隨著王玉春逐漸老邁,王勝林的父親王開國接下這份工作。為了貼補王家家用,政府給王勝林每月45元工資。此間,麻風村裡的人們,或治癒康復陸續走出大山,或因病辭世,村裡只剩下幾十人。

遵循父輩遺訓 至「麻風村」消失

1995年,王開國因病逝世,16歲的王勝林接下重擔,成為新一輩麻風村「送糧人」。為老人修房堵漏、請醫買藥、養老送終……失去了親人的王勝林,把每一位老人都當成自己親人。

目前,麻風村只剩六名老人,而且均已康復,王勝林進出也沒以前那麼頻繁了。如沒有特殊情況,他一個星期進山一次。即便如此,對於村民來說,王勝林仍是他和外界接觸的主要「橋樑」。

自然,年輕力壯的王勝林看著周圍村民打工掙錢、蓋房買車,也非常羨慕。但是一想,「如果自己不送糧,村裡的老人就會餓死」,他還是繼續做這件「傻事」,「直至老人們終老,麻風村消失」。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麻風病從隔離改變為社會防治,這意味著患者可以在正常的社會生活中進行治療。如今麻風村的居民已被納入農村低保和五保。考慮到老人們年事已高,三都縣將在縣城周邊合適地點為其新修住房,提高生活補助,並負責他們的日常生活及老病喪葬費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