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尚勇 助理記者 閆靜茹 銀川報導】隨著今年的考古挖掘,沉睡地下4000多年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打石溝新石器時代遺址近日揭開神秘面紗。
打石溝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氏族部落聚落遺址,被發現於1985年,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此次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文物標本400餘件,同時還發現大量袋狀窯穴、半地穴和夯土牆體的房址。從挖掘出土的文物遺存初步判斷,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氏族部落聚落遺址。本次發掘的主要房址依山而建,成排分佈,均為夯土牆體,地面和內壁面用白灰塗抹光滑,中部一個圓形火塘,牆體殘存最高的達2米,另外,從出土的一塊玉石廢料觀察,其切割線痕明顯,表面光滑平整,反映出當時玉器加工工藝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本遺址的發掘,對建立涇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譜系和研究寧夏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提供了較為重要的資料。更讓人驚奇的是面世了4000多年前人類足跡,同時發現了迄今最早、保存較為完整的人類居住窯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