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喝家」碗裡品嬗變 洛陽湯裡話乾坤


http://www.wenweipo.com   [2013-09-23]

【文匯網記者 金月展 洛陽23日電】走進洛陽市,你會發現各種湯館矗立在街的兩旁,眼花繚亂的名字足以見得洛陽湯的深入人心。洛陽人喝湯不論早中晚,餓時要碗湯,飽時還是那碗湯,到洛陽不喝湯等同於到北京不吃烤鴨。洛陽湯的種類繁多,牛肉湯、豆腐湯、羊肉湯、丸子湯等等,讓人看得目不暇接。在時代的變遷中,洛陽湯也在各種「喝家」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標誌性的洛陽文化。

「喝家」趕點等「火候」

在洛陽喝湯有必須的方言,有些洛陽湯館的招牌寫著「甜鹹」湯,這裡的「甜」字是標準的洛陽話,意思是「淡」,鹽放的不多。喝洛陽湯有兩種:「鹹湯」和「甜湯」,對於洛陽人來講,喝湯的鹹淡程度,代表一個人喝湯的「道行」,一般喝湯歷史越長,年齡越大的食客,喝湯的味道越淡,也就是習慣喝「甜湯」(即不放鹽),這才算是最正宗的喝洛陽湯,這種人洛陽話講——「老喝家」!如果你在喝湯的時候,有人問你「甜不甜」其實是問你「淡不淡」的意思,你要是感覺湯的味道淡了,還要加點鹽就要說「甜」。

一些老喝家們常常說:「清晨一碗湯,神仙都不當」。老李是個老洛陽人,今年75高齡了,喝湯的習慣從小就有。有時候早上不喝碗湯就會感覺一整天沒精神,只要能找到好湯喝,簡直是不遠萬里,從城東到城西橫跨兩個區。據老李講,洛陽的早上別有一番光景,不論春夏秋冬,即使你起得再早,都會見到路上慢悠悠的行人,或開著豪車或騎著自行車,抑或是步行,不為別的只為尋那一碗湯。到了目的地,行行色色的人群或蹲在路邊,或坐在矮矮的板凳上,喝的大汗淋漓。有時候趕早了,湯還沒到火候,這些喝家就會自覺地排成隊,此時的他們不論貧富,不管環境好差,只要手裡的那碗湯夠味兒,都會津津有味的喝起來。喝完後,咂吧一下嘴,濃香醇郁回味起來甚是幸福。

湯湯水水道出多少乾坤

老洛陽人喝湯講究「三美」,即「瘦肉、薄餅、肥湯」,三者缺一不可。為了讓記者能喝到地道的湯,老李就帶著記者來到了他經常喝湯的地方。小店不大,但是客人卻絡繹不絕,每人面前放著一盤切好的餅絲,手裡端著一碗湯,吃的不亦樂乎。據該店老闆稱,他家的湯每天都能按點賣完。做起來都要按時間「趕點」,「火候到了才能出鍋,有時候晚了,客人即使排隊再多,只要火候不到就說明湯還不中」。

該老闆介紹到,熬湯用的都是直徑一米開外的大鍋,前一天下午把宰殺好的整只整頭的牛或羊或驢的肉塊放進去煮熟了,撈出來備用,然後把骨架放進去。往往是傍晚開始熬,整整要熬一個晚上。湯鍋裡都有一個佐料袋,裡面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類,據傳每家的佐料裡面都有秘不示人的東西或祖傳的秘方;鍋裡的水要足夠,中間不能兌水,也就是老喝家所說的「原湯」,這也是湯行業中的行規。當湯熬成淡淡的乳白色類似牛奶的時候,基本就是早上5、6點鐘,正好趕上人們起床喝湯的時間。

洛陽人喜歡喝「頭鍋湯」。洛陽民俗學者董高生生動地說:「七點鐘喝湯(原味),八點鐘喝油(加水多了,靠油出味),九點鐘喝水。」很多老洛陽人往往雞叫就守候在湯館門口,為的就是能喝上「頭三碗」。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洛陽人素來喜好喝湯,這湯湯水水也貫穿了洛陽幾千年的飲食歷史。由於洛陽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水較少,氣候乾燥,天氣寒冷之緣故,人們便經常喝湯以取暖、去燥、潤腸潤肺。一些上年紀的洛陽人說自古河南一帶水、旱、蟲災不斷,有時顆粒無收,為了生存,只得糧食不夠水來湊,舊時有歌謠唱道:「清早稀,晌午湯,行黑兒碗底見月亮,」就是描述早年老百姓的艱辛。這就是湯的起源,絲毫不避諱什麼,這也許就是洛陽的湯文化——實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