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 記者 肖剛、實習記者戴立嬌 27日蘭州電】「在我回望過去的時候,越發感覺到故鄉深沉而厚重的歷史文化,她好比茫茫戈壁中發現的一眼泉水,令人振奮不已,而水源不知從何而來,水量又有多少。因此,敦煌不僅僅是一部百科全書,她更是關乎中國歷史、關乎人類文明,值得我去鑽研。」
在26日閉幕的中國·嘉峪關第二屆短片電影節上,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秦川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對他而言,敦煌不僅是自己人生意義上的故鄉,更是他精神上的故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都熟爛於心,這種愛在出生時就已滲透在骨血裡。」
今年48歲的秦川是土生土長的敦煌人。自他17歲離家後,故鄉便成為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愫,並隨著時間的流逝日益強烈。或許,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親情,成為他堅守戈壁大漠這一璀璨文化最原始的初衷。
2004年,憑借對故鄉一腔赤忱,秦川和六七名電影人扛著簡陋的設備,懷揣幾萬元拍攝經費,利用整整3年時間,輾轉於荒無人煙的大漠戈壁、古堡廢墟、河床古跡和綠洲牧場之間,最終創作出那部經典紀錄片《大河西流》,也因為這部片子,讓秦川在圈內小有名氣。
秦川坦言,《大河西流》在專業製作水準上略顯粗糙,然而唯一能讓專業人士過眼的是緩緩的鏡頭中所描寫的故事,它足夠打動人,這些都得益於紀錄片強調客觀事實性的優點。
今年4月,秦川用10個月時間拍攝完成了紀錄片《敦煌伎樂天》。這部描寫敦煌莫高窟古代音樂舞蹈的8集紀錄片在中央電視台連續播出後,引起海內外觀眾的強烈反響。該片通過大量故事敘述和情景再現等方式,解讀了敦煌樂舞的前世今生。
談及為何用紀錄片來呈現敦煌時,秦川告訴記者,敦煌學問博大精深,學科繁雜,有很多隱蔽的藝術不被發現,其中大多都是學科界專業領域研究,不被普通人熟知,走向大眾成為宣傳敦煌的短板。紀錄片是一種結合學術性、藝術性為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藝術再創作將過去零碎的文明片段整合,以一種充滿感情的、充滿藝術魅力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它也是深刻的,極具思想內涵的,觀眾接受起來是一種有血有肉、聲色並茂的,作用於人心更有力量。
作為甘肅籍的紀錄片導演,秦川的作品在國內外獲獎不勝枚舉,其創作的作品多次在半島國際紀錄片節、東京國際環保紀錄片節、阿姆斯特丹電影節等國際紀錄片節會上展映。「活在這條古絲綢之路上,已經是莫大的幸運,這裡擁有無限藝術創作空間,不怕沒有故事講。」秦川說。
一位紀錄片導演在評價秦川的作品時說,「相對而言,秦川研究敦煌的目的更多了一層意義,在專業領域之外,他還扮演敦煌兒子的角色,他通過影像,全面呈現敦煌各領域的藝術特色、以提升認知度為己任,故鄉讓他充滿一種聖神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