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 記者 崔國清 11日蘭州電】「絲綢穿在身上,服了。」這是中國著名作家於堅10日在蘭州開幕的絲綢之路文化峰會上對絲綢之路的詩意表達。在本次文化峰會上,還有來自美國當代著名攝影大師、世界唯一完整拍攝絲綢之路的美國攝影家麥克·山下,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王瑤等嘉賓就「從西方到東方,馬克·波羅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視覺觀和人文觀」等話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於堅在作《何為絲綢之路—古代中國文化如何傳播》的演講時表示,絲綢之路作為一條中西溝通要道,不光從西域引進了抽像性的概念、生活方式、日常用品等,中國更向西方傳入了絲綢,絲綢不僅作為一種布藝服飾,更像征了一種「柔軟」中庸的生存之道。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巍說,絲綢之路是世界各大古代文明汲取營養的要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根植於中華大地的土生土長的原生文明,在她發展的過程中,又融入了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而這些文化要素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的。
絲綢之路是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於1877年命名,當時指向僅僅是一條橫貫亞洲大陸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域商業貿易通道,此後的一百多年來,絲綢之路演變成了歐亞大陸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核心通道和歷史紐帶。絲綢之路,不僅穿越歐亞大陸完成了古代邦國之間的地理聯繫和貿易往來,而且深刻而久遠地影響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和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