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潮汕新春民俗大觀


http://www.wenweipo.com   [2014-02-02]
放大圖片

師傅繪製「竹米燈籠」

香港文匯網訊 (記者李薇 汕頭電)春節是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從農曆臘月最後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 貼春聯、守歲、拜年等習俗各地都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特色。以廣東為例,最有特色的年俗莫過於潮汕農村地區的「游神賽會」,時間跨度從正月初四到元宵節後,規模堪稱「世界民俗奇觀」。而由該習俗衍生出的剪紙、木偶戲、動物舞等大量民間技藝又先後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民俗活動到民間技藝,潮汕賀新春的形式雅俗共賞,文武並重,既體現了該民族冒險開拓、強悍進取的族群秉性,亦彰顯了『海濱鄒魯』文明雅致一面。」研究潮汕民俗五十餘載的作家林俊聰如此評價。

提起潮汕賀新春的民俗,最有趣的莫過於農村地區從正月初四「神落天」後開始的「游神賽會」。潮汕民俗作家林俊聰指出,由於農村地區對於信仰的追求非常強烈,他們所憧憬的神明一般為神話故事中為社會做貢獻,造福人類的人物,譬如潮汕本土神明「三山國王」等,因此選擇在正月「游神」是希望這些神明能夠繼續巡遊人間,提醒他們盡職護鄉保平安。

據瞭解,每年新春一到約定俗成的日子,各鄉村會貼出告示,告知鄉民游神路線,然後求籤擇吉辰抬起各路神仙出廟到鄉村街巷巡行,俗稱「營老爺」。為配合活動的舉行,村裡的男女老少會齊出動,操辦祭品的,準備服飾的,排演游神節目的,分工明確。

到了游神當天,各鄉形式各異,最普遍的是以掛著竹米燈籠的青竹竿為前導,燈籠上書寫有「合鄉平安」、「五穀豐登」等字樣。接著是馬頭鑼開路,後面依次是高燈綵旗、彩標、花燈、塗戲、潮州大鑼鼓樂隊、動物舞,最後是安有諸神塑像的老爺轎。一路上,上千名身著演出服裝,畫著彩妝的鄉民邊遊行、邊表演、邊放鞭炮,整個鄉村洋溢著喜慶歡樂的氛圍。而在游神的同時,必伴有演大戲的環節,戲台就搭建在神廟的正面,稱為「神戲」。戲曲的形式可以是真人表演,亦可是木偶戲。「在游神賽會的那天,圍觀群眾成千上萬,鄉村真是萬人空巷。」 林俊聰介紹。

除了普通的游神活動,亦有不少鄉村會讓精壯漢子抬著神轎在神廟附近主要巷道疾跑,俗稱安廟。抬轎漢子自願報名,但只有新婚不久或生男丁者才有資格。而被抬的神明或為塑像,或為由村內男童扮演的神明。當男丁抬著神轎在前奔跑時,後方會有人放鞭炮,燒煙花,稱為走安。走安之後,神像入廟回殿,「游神賽會」暫告一段落。

「潮汕地區賀新春的形式非常奇妙,在澄海甚至有『賽大豬』、『搶老爺』的風俗,每年都吸引大量外地人士前往觀看。而不少潮汕人一生勤儉節約,但到游神支出時卻相當大方,不惜花光數月積蓄。可見潮汕民眾對游神是樂此不疲的。」林俊聰指出,雖然游神文化存在有迷信的色彩,但其主流文化有益於社會,同時游神的過程也可激發文化型人才的培養。「游神隊伍中那些拉二胡、跳動物舞的小孩,都是村內出資培養的,每個鄉里在游神過程中會互相學習彼此技藝,促進文化交流。」

剪紙賀新春 燈籠寓興旺

貼剪紙,掛燈籠是潮汕人民春節祈盼吉祥、營造喜慶氣氛的重要藝術形式。這些習俗均源於民間游神賽會,在民俗活動中有很高的實用性。其中福、壽、祿、喜是剪紙藝術的傳統主題,潮汕人習慣將新一年的美好願望借助剪紙的形式表達出來。而製作手工竹編燈籠則因潮汕方言中,「燈」與「丁」,「竹」與「德」同音,所以竹子做的燈籠代表了「財丁興旺」「德澤綿長」的寓意。

剪紙斷層三十年 藝人授課盼復興

在潮汕剪紙中,潮陽剪紙是最為優秀的代表,其作品造型靈活,構圖以對稱為主,飽滿而不雜亂。據知名剪紙藝術家陳小燕介紹,在三十年前,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必在窗戶上貼「團花」以表達喜氣洋洋的氛圍。而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手工製品已逐漸失去以往的生存環境。即便在2006年,潮陽剪紙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依舊沒有年輕人願意將其作為事業發展。

為將剪紙這門技藝傳承下去,在2012年陳小燕決定開班授課,而在第一節課她僅有1名學生,還不是潮汕本地人。「剪紙很費時,又賺不到錢,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堅持。」經過努力,目前陳小燕門下已有上百名學生,其中還不乏有香港及海外人士。「雖然他們只是將剪紙當成興趣,但只有有人願意學,我就不會停止授課。」

盼「傳燈人」承技藝

與剪紙情況相同,手工燈籠製作也遭遇青黃不接的困境。在澄海隆都鎮前美村,十來戶製作手工燈籠的專業戶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忙開了,即便每家每戶都總動員,製作的燈籠仍然供不應求。削竹篾片、編織燈籠胚、粘貼燈籠紙、揮毫塗丹、漆桐油、晾乾……一隻小小的燈籠製作工序繁多且瑣碎。

一名陳姓師傅告訴記者,當地的燈籠有幾十種「型號」:子孫燈、鵝蛋燈、八寸燈、大何、二何等,它們大小不一,長的、短的、圓的、扁的形狀各異。僅製作一個直徑60多厘米的「大何」燈籠就需要耗時2個多鐘頭。因當地製作手工燈籠的技藝高超,燈籠不僅售往附近的鄉村,還遠銷至馬來西亞。「現在做燈籠的人大多四五十歲,甚至有七十多歲的。十幾歲的孩子都沒興趣學,怕辛苦怕賺不來錢。」師傅擔憂,手工燈籠這項技藝會再無傳人。

潮汕拜年就像一場換桔運動

「潮汕人拜年就像一場換桔運動。」熟悉潮汕拜年習俗的人如是說。在潮汕地區,除夕日外出的人必須在當晚趕回家中與家人圍爐吃團圓飯,在新年鐘聲敲響之前,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十二點一過則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賀新年。

「小時候在正月初一清早,我們會穿上新衣服去祭拜先祖,之後是給親戚朋友拜早年。拜年時一定會帶上雙數的大桔表示大吉大利。臨走的時候,主人家會拿出自家的大桔回送,意在互贈吉祥。所以早上出門帶幾個桔子,晚上回家手中還是有那麼多個桔子。」 一名在外地工作的林小姐認為,潮汕過年有很多繁雜的習俗,如今已慢慢淡化,交換桔子是保留的最完整的習慣。

除此以外,送壓歲錢也是春節習俗中重要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廣東很多地區未婚者是不需要給利是的。但潮汕地區只要掙錢了就必須給利是,而且金額上不能太少,要雙數和新錢,這習俗讓不少至外地工作、收入不高的人有恐歸的情緒。」林小姐笑稱,家裡親戚多小孩多的人過年會派利是派到手軟。「外出拜年時身上還要準備幾個紅包備用,如果遇上鄰居家的、朋友家的小孩也得給一個表示祝福。」

春節品嚐「鼠曲粿」 顆顆包含家鄉味

「鼠曲粿」(又名茨殼粿)是潮汕地區春節期間家中必備的傳統小食。據老人家們回憶,在六七十年代,幾乎家家戶戶的女子都會親手製作這味小食作為祭祀之用,並款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但如今,由於鼠曲粿的製作原料鼠曲草漸稀,製作手藝失傳,鼠曲粿己漸漸從春節必備品的行列中消失。「即便市場有售買,多是添加了香料,吃起來終究不是曾經的家鄉味。」

鼠曲粿是潮汕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小食,其製作原料鼠曲草在饑荒年代曾是充飢的野草。因鼠曲草具有香甜的中藥味,後有人將其熬成汁加入糯米粉中製作出了鼠曲粿。「以前地裡長滿鼠曲草,採摘非常方便,現在耕作時都會噴灑農藥除草,鼠曲草很難找到了。」一名逢年過節都會製作數百個鼠曲粿饋贈親友的老人家認為,鼠曲粿是潮人共同熟悉且不能忘懷的回憶, 每位移居香港、遠離祖國的潮人在春節歸鄉探親時都想再嘗嘗那份香甜。對於他們來說,鼠曲粿裡包裹著的不僅僅是香甜的餡,更有家鄉的味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