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訊(記者 楊毅 重慶報道)居家養老服務將成為未來重慶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基礎。記者日前獲悉,到2015年底,重慶將建成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實現社區全覆蓋。這其中最大亮點是重慶探索建立的「養老+護理+醫療」新型一體化養老模式,為病殘老人「走出家門」,入住養老院掃除了障礙。
重慶市民政局相關人士表示,重慶的養老服務格局將向「9073」方向發展,即90%的老人在家養老,7%的老人從社區獲得養老服務,3%的老人依托機構養老。居家養老作為養老服務「重頭戲」,將按照「七個一」標準進行建設:配備一個不低於200平方米的服務場所、一支養老護理團隊、一套服務標準、一套管理辦法、一套設施設備、一個信息化服務平台和一套老人檔案。
殘疾老人成「夾心層」
據瞭解,病殘老人入住養老院,因風險高、投入大,多數養老院不敢接收,成為養老人群中的「夾心層」。為解決難題,重慶通過近4年的探索,建立了「養老+護理+醫療」新型一體化養老模式,目前已在4個區縣試點成功,千餘名老人(病殘者居多)入住此種新型養老院。
模式開創者、重慶愛民老年服務中心負責人許國榮稱,重慶老年人口在全國排位第六,養老床位偏少,正常老人入院養老都很困難,病殘老人更是雪上加霜。許國榮分析,病殘老人比身體好的老人更難侍候,且要承擔的風險更高,是造成他們「走不出家門」的主因。
許國榮介紹,「護理+養老+醫療」一體化模式,即把醫院與養老院整合在一起,為老人提供全天候醫療服務。根據老人病殘的程度,院方可提供一對一、一對二、一對四和一對八等不同等級的專業護理。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黃偉稱,此舉既滿足了老人對健康養老的需求,同時提升了養老工作的質量,一舉兩得。
「兩院」整合成養老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國內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已超過3700萬,而受慢性病困擾的老年人也近1億。對此,黃偉建議政府應提倡和鼓勵醫院積極參與建設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實現「養老」與「醫療、護理、康復、培訓」的無縫連接,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
重慶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護理+養老+醫療」一體化模式推廣後,此舉不僅為病殘老人提供了養老居所,而且還減輕、解決了社會、醫療資源匱乏及家庭的壓力和難題。
許國榮告訴記者,該中心未來5年內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重慶38個區縣籌建此種新型養老機構200家。屆時,可為2萬餘名老人,特別是病殘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