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兩份決定草案昨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中國對二戰歷史的記憶在最高立法機構得到重申。
據環球時報報道,德國學者霍爾特曼說,中日爭端陷入僵局,而明年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此時推出這兩個紀念日「恰逢其時」,這種「軟力量」的展示可能比「用軍艦威懾日本侵佔爭議島嶼有用」。
不過,25日在中國的互聯網上,認為此類抗日紀念形式應「早點設」的評價不少,用《華爾街日報》的解釋說,「歷史記憶塑造了東亞,而中國人的記憶中充滿著對日本的嫌惡」。有日本媒體稱,中國政府正利用二戰歷史在全球構築對日包圍圈。
昨天(2月25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學者大多數認為,確定這兩個紀念日是中華民族走向成熟的標誌,紀念二戰更多是「自己的事」,因為忘記苦難歷史的民族,難以走向最終的輝煌。
「早應該設立這麼一個日子了」
25日的南京一直下著雨,但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人絡繹不絕。南京高校教師汪小姐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得知中國要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消息後,她特地到紀念館轉了一圈,「早應該設立這麼一個日子了」。
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新華社的報道說,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5日下午審議了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前一個草案延續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國務院關於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規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一個草案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同胞。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25日告訴《環球時報》,幾乎所有二戰參與國每年都在紀念,它們通常的形式是國家領導人講話,並向先烈和死難同胞獻花;全國降半旗,鳴警報,國民肅立默哀。江蘇省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丁進對《環球時報》表示,如果有國家層面的領導人出面參加紀念活動,可以凸顯這兩個日子的重要性。以前我們也有紀念活動,但規格比較低。各省市如南京、瀋陽也搞過紀念活動,但那更像地方性的紀念。如今以立法的形式進行紀念,是一個民族走向成熟的標誌。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學者吳懷中2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設立國家紀念日是對本國重大歷史銘記、讓本國民眾世代牢記那段歷史的世界通用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以往沒有設立公祭日反而顯得有些「特例」。就連日本這樣的戰爭加害國,也堂而皇之地設有很多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宗遠向《環球時報》介紹,2005年11月,聯合國把1月27日設立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當時104個國家聯合提出草案,並獲得通過。這說明國際社會都希望不要再出現類似猶太人被大屠殺、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案。在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設立上,韓國通過行政立法將日本宣佈投降的8月15日定為光復紀念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以總統令的形式將12月7日設為珍珠港事件紀念日。
俄塔社報道說,俄羅斯國家杜馬2010年通過一項法案,將日本簽訂投降書的9月2日定為二戰結束的官方紀念日。俄羅斯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古曼耶夫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一天不僅是二戰結束的標誌,更是世界和平的象徵。俄國家杜馬正在討論將這一天設定為法定節假日。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全世界的勝利,參與抗擊法西斯的國家應當將這一天設定為共同紀念日,一起回顧歷史,珍惜和平。在古曼耶夫看來,二戰歷史與當代社會之間的時間跨度正在加大,歷史的親歷者也因年齡原因正在減少。如果世界對歷史的傳承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將會出現更多否定歷史,甚至妄圖掩蓋侵略罪行的行為。他說,設立歷史紀念日有助於國家凝聚民心、弘揚民族愛國主義精神。
丁進表示,南京大屠殺的30多萬遇難者和抗戰期間死的3000多萬同胞,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的「集體無意識」。設立這兩個紀念日,對我們整個民族擺脫心理陰影有極大價值。此外,設立紀念日和公祭日對於兩岸關係也有好處,可以爭取台灣人的家國意識。柏林大學生斯戴凡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年輕人對二戰歷史瞭解越來越少,國家紀念日可以給年輕人更多瞭解歷史的機會。德國每到紀念日都會舉辦各種展覽、放映電影等。這種紀念日活動,比課堂更有效果。
法新社報道稱,在中日領土和歷史責任爭議越來越激烈之際,人大考慮設立抗日紀念日引發廣泛關注。曾經擔任過八王子市議員的原田繁25日告訴《環球時報》,「七·七事變」與「南京大屠殺」等事件早就在日本民眾的心裡遠去。現在,除了一部分老年人,年輕人對這些歷史事件一無所知。最近在一些政客的操縱下,日本出現一浪高過一浪的右傾風潮,中國此時設立此類紀念日,不僅是提醒中國民眾,也是告訴日本民眾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歷史。很多不明真相的日本人瞭解中國的舉動後,首先可能會不理解甚至反感,但稍後也會靜下來思考中國為什麼要這樣做。
「中國打造對日曆史包圍圈」
南京大屠殺調查研究會成員、日本駿河台大學法學部教授井上久士25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對於中國政府來說,設定這樣高規格的戰爭紀念日「理所當然」,有對內加強戰爭教育和對外展現政府姿態的目的,也就是說「中國在戰爭相關問題上不會含糊其辭」。但他同時表示,對於安倍政權來說,中國的意圖恐怕會被無視。短期內,日本也許會掀起一股反對中國做法的輿論風潮,但長遠看,日本國內也可能出現理智聲音,因為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和大屠殺都是無法否認的歷史事實。井上表示,中日兩國目前的關係已經很不好了,不會因為這件事變得更壞。
「中國進一步加大針對日本的宣傳戰。」英國路透社報道說,中國政府前不久組織外國記者參觀南京大屠殺舊址活動,大力批駁日本對大屠殺的質疑。文章說,中日關係因中方認為日本對二戰侵略歷史不知悔改而氣氛長期毒化。中國決心要保存這段歷史記憶。日本領導人雖曾經反覆對日本軍隊造成的傷害表示道歉,但一些政客的言論讓人懷疑日本的真誠。1937年底,日軍佔領南京,一些保守派日本政客和學者否認發生屠殺,也有人稱屠殺死難者人數實際要低得多,這讓中方感到憤怒,而中國對歷史的憤怒從未遠離中日雙邊關係。
「歷史來到了現在的亞洲。」美國《石英》雜誌網站評論說,菲律賓把中國在南海行為比作納粹德國,中國就日本二戰侵略尖銳表態。習近平3月底將出訪德國、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這些國家有許多與二戰相關的歷史遺跡可供其參觀,中國領導人想借此讓日本難堪。路透社稱,2012年,時任總理溫家寶曾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並表示只有牢記歷史才能建設美好未來。中方的舉動是為了凸顯德方對歷史的悔過感。
「中國打造對日曆史包圍圈。」日本《朝日新聞》說,中國總理李克強向14日訪華的美國國務卿克裡提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中國政府在與法國、蒙古國等國舉辦的首腦級會談中也發出類似呼籲。2月初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明年希望與俄方共同舉辦「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儀式。文章說,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後,中國領導人曾表示「這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挑戰」,試圖將日中的對立拉到歷史問題的「擂台」上對抗。《日本經濟新聞》此前稱,中國領導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重新將歷史問題作為中日關係的核心。對於中國來說,歷史問題不是過去的主題,而是可用於當前外交和內政的一張牌。明年將迎來二戰勝利70週年,預計中國將開展邀請韓國和俄羅斯參與的紀念活動,估計中日外交戰將愈發激烈。
忘記歷史苦難,難走向輝煌
今年2月1日,俄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隆重舉行紀念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70週年活動時呼籲,堅決反對歪曲二戰史實和抹殺蘇軍功績的行為。他強調:「歷史的真相是蘇聯軍官和士兵贏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他們的勇敢和堅韌令全世界驚歎。『忘記』他們的英勇和自我犧牲精神是多麼恬不知恥的行為!我們永遠不允許這種事發生。」吳懷中表示,我們常說的民族凝聚力從什麼地方來 歷史就是一個重要的動力源泉。忘記歷史苦難的民族,大多數難以走向輝煌,對歷史紀念會形成精神上的沉澱,在當今信息化浪潮中更顯得彌足珍貴。此外,歷史的積澱和精神的聚合也是一個國家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元素。
對於俄中兩國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古曼耶夫表示,這將有助於兩國人民形成共通的歷史觀,有利於促進更多愛好和平的國家加入到反對霸權主義、維護戰後秩序的行動中來,避免法西斯主義在新形勢下死灰復燃。日本關西地區一名國際政治問題教授25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設立抗日紀念日並聯合俄羅斯紀念二戰,除了宣傳要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外,重要的也是讓歐美國家消除對中國的猜忌,現在中國崛起是威脅的說法,已經讓歐美和日本一些政客當成是真正要發生的事情。中國政府還想告訴世界,堅決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同時也和自己的夥伴一起維護和平。
「日本專挑不讓做的事做,何談改善關係。」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泰永25日再次敦促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反省。他表示,中國最近再次向國際社會揭發日軍犯下的野蠻罪行——南京大屠殺。就韓國是否需要在歷史問題上與中國合作的提問,趙泰永說,目前的情況已發展到韓中無需見面協商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