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文藝界熱議「莫迪亞諾」:文學為何碎片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2-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莫迪亞諾與妻子多米尼克拜訪瑞典皇家科學院。 香港文匯報 蘭州傳真

【文匯網訊】(記者 崔國清 蘭州報道)10日,法國作家帕特裡克·莫迪亞諾將正式領取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但此前,他在斯德哥爾摩瑞典學院發表演講時發出的疑問卻引發了中國文學界熱議,有認同,亦有質疑。

「我很好奇下一代人,也就是和互聯網、移動電話、伊妹兒和推特共同誕生並成長的一代,會怎樣利用文學來表達他們對當今世界的體會?」 莫迪亞諾說,舊時代的文學家們能夠建立起那種類似天主教教堂一樣宏偉壯麗的文學大廈,而如今的作家只能有一些分散的、碎片化的作品問世。在那個時代(指19世紀),時間過得比今天緩慢得多,而這種緩慢非常適合小說家的工作,因為這允許他去合理配置其精力和注意力。從那以後,時間已經開始加速向前。

中國作協副主席、評論家李敬澤直言,舊時代人心裡本有教堂或莊園,如今的人心裡是間雜貨鋪。除非發生奇跡,才能在雜貨鋪裡變出宏偉壯麗的大廈。「因此,文學需要找回自信心,同時也不能被今天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裹挾而去,真正的文學是沉靜的,潛進靈魂的深處、思想的微明處。」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作家雷達說。

北京大學教授陳曉明把莫迪亞諾口中的「舊時代」歸為世界整全性的時代,認為是那個時代催生了「有天主教堂式的輝煌的大廈式文學」。隨著時代更迭、視聽文明到來,整全性的消失確實是一個人類今天所面臨的轉折和極大困境。於是,新舊交替的時代裡,既有不甘碎片式寫作的,也有默認這種新潮流的,其中就包括莫迪亞諾自己。

借此「莫迪亞諾」命題,一些文學評論家開始反思中國文學的問題,他們認為有些作家缺乏「比慢」的寫作態度,一味追求數量,像種土豆,一窩一窩的,全都一副面孔,而今碎片化的作品無非是他們適應市場的必然結果,並且直指評論界的失職也是這種「消極寫作」氾濫成災的一個原因。

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院長、作家徐兆壽認為,碎片化的寫作風潮並不是當代世界文學的全貌,「仍然有一些大作家努力在向傳統靠近,在逆流而上。比如中國的賈平凹,他的每一部作品,每一部長篇都是關於中國,關於商州的一個『大教堂』,一個『大型建築』。」

與之產生共鳴的還有《人民文學》副主編、作家邱華棟,他借用多個實例來證明,當代作家有能力構建起偉岸的文學世界,並且已經付諸了行動。比如,墨西哥人富恩特斯,他的20多部長篇相疊加,被稱為「墨西哥的大壁畫」;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有19部長篇小說,綜合來看已被西方認為是向《聖經》致敬的宏大作品。

因此詩人索木東說,我們能看到的那些文學大廈,都是時間沉澱過的,而當下的大部分阻礙我們視線的那些碎片,將在時間的長河裡煙消雲散。

      責任編輯:ShelleyPang
王小波曾在作品中向莫迪亞諾致敬      [2014-10-10]
滬加快建設國際水產品貿易中心      [2014-12-10]
乘貴廣高鐵4小時玩轉黔粵桂      [2014-12-10]
法國前總理為中法項目「站台」      [2014-12-10]
重慶大學生賣菜起家年入300萬      [2014-12-10]
環時:朝三暮四折騰春節假 公眾不是猴      [2014-12-10]
河南:女孩車上遭猥褻 呼救無人幫忙      [2014-12-10]
聯想召回部分Ideapad和Lenovo系列筆記本電源線      [2014-12-10]
國產福特版航母曝光 武器配置遭洩露      [2014-12-10]
中紀委編製首度揭秘 700人負責打虎拍蠅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