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72小時救援五問:為什麼不早點扶正沉船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6-06]

【文匯網訊】據澎湃新聞報道,6月4日22時,距離「東方之星」長江客船翻沉已超過72個小時,搜救工作仍在繼續。

從沉船發生到現在,搜救工作和方案一直牽動人心。救援方式主要分為現場水下救援、水上救援和沿江搜尋。

「在沉船打撈救援中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依據現場的環境條件和實際作業條件,進行方案的制定和調整。」大連海事大學救助與打撈專業教授弓永軍表示,具體的操作方案還需要根據救援現場條件來做調整。

4日下午,「東方之星」翻沉事件前方指揮部會議決定,從4日20時起實施沉船扶正救助打撈方案。採用的是船舶整體扳正起浮方案,能夠盡快地全方位對所有艙室進行排查,有利於在最短時間搜尋失蹤人員,最大限度保護逝者尊嚴。

截至4日22時,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表示,由於船內存在生還者的可能性已越來越渺茫,將連夜準備整體扶正。目前,實施步驟已確定,交通部副部長何建中正坐鎮現場指揮。

1.水下救援的方法是如何確定的?

作為現場施救中的重要環節,水下救援的方法始終備受關注。目前來看,切割、扶正和潛水搜救三個方案已合而為一。

事實證明,在這次「東方之星」失事客船救援中,潛水員已成為搜救的中堅力量。

6月2日中午11點20分,沉船發生約14個小時後,第一批13名潛水員來到現場。

當天下午,來自海軍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海軍工程大學等多支部隊的救援力量約230多人趕赴沉船現場。這些救援力量主要由水下防險救生分隊和醫療分隊組成,其中潛水兵力150餘人,攜帶潛水裝具、水下電視、彩色圖像聲吶、高頻聲成像聲吶以及水下搜索、切割裝具等專業救援裝備和物資。

然而,在搜救工作中,面對水速快、水體渾濁、沉船內部已變形、艙內雜物多等危險情況,許多用於地面搜救的高科技設備作用有限,只能靠潛水員水下探摸展開作業,難度很大,基本是24小時作戰,輪番下水。在不分晝夜的搜救過程中,潛水員們救出了多名倖存者。

3日上午,沉船現場初定了兩種打撈方案,分別為船體切割破艙和船體扶正。

3日下午,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在新聞發佈會上稱,救援部門正在和全國各地調集的救助打撈專家討論打撈方案,商定暫時繼續採用潛水員下水搜救的方式進行搜救。

對此,有救助打撈專家表示,潛水員下水搜救為最穩妥和有效的搜救方式。無論是切割船體還是扶平沉船,前期都需要調集起重船等相關重型設備,並做大量準備工作,明確實施的過程和具體的方式方法,準備的時間比較長。同時,切割船體或扶平船隻和直接下水搜救相比,是間接開闢搜救道路,並不如潛水員下水搜救更加直接。除此之外,切割船體或扶平船隻都有可能對倖存者造成二次傷害,帶來危險。因此,當船隻發生翻轉下沉事故時,首選方案是潛水員下水搜救,盡量多地找到倖存者。

2.為何採用船舶整體扳正起浮方案?

據專家介紹,採用船舶整體扳正起浮方案,能夠盡快地全方位對所有艙室進行排查,有利於在最短時間搜尋失蹤人員,最大限度保護逝者尊嚴。整體扶正打撈作業符合行業專業做法和國際慣例,技術較為成熟。根據專業計算和評估,目前沉船現場船舶的起吊能力已經能夠滿足扳正和起浮作業的需求,眾全國抽調的潛水、打撈、救助、船體、船舶修造等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將提供技術支持保障。

據央視新聞報道,3日下午,前方救援力量開始固定船體,兩艘500噸級打撈船用粗鋼纜穿過船身,一頭固定在船頭,一頭固定在北岸,防止船體進一步移動。與此同時,船體的拎起工作也在進行,兩艘500噸的打撈船船尾的鋼索繞過船體的底部來連接,試圖靠鋼索的力量將船體整體拎起,這一步也叫做「穿千斤」。由於這一系列過程只能依靠潛水員手工完成,難度非常大。

船體切割工作於3日晚間即已正式開始。此前,船體上已經確定了三個切割點,分別是空氣艙、污水井、首間艙,這三處通道比較集中,有生命生存的可能性比較大。

當晚9時左右,切割第一個點空氣艙開艙了。根據現場指揮部提供的信息,救援人員在船體底部中前部切開一個55厘米×60厘米的長方形的口子,以便潛水員進入艙體探查。很遺憾沒有發現倖存者,切開之後又立即把切口閉合。

4日7:20左右,切割第二個點首間艙也開艙了,遺憾的是沒有發現倖存者。

4日8:00左右,救援人員在「東方之星」船底切割開了第三個探孔,第三個切割點污水井也被打開,截至目前也沒有發現生命跡象。

與此同時,船體的扶正工作也在進行,4日上午已經在沉船的水下部分選取了8個點開始焊接繫纜柱,用來拴住纏繞沉船的鋼索。這一步是為了之後船體扶正做準備。

4日下午,築橋部隊也到達了救援現場,準備鋪設浮橋,方便救援物資的轉移和配送。

當晚10時,央視新聞發佈消息稱,對船體的整體扶正工作正在連夜進行,實施步驟已確定,交通部副部長何建中正坐鎮現場指揮。

為何不更早扶正沉船?

3.翻船事件發生後,不少網友表示,為何不在第一時間扶正沉船?

「當時船傾覆時,上層的艙室都灌滿了水,下層的艙室還有空氣和空間、有生存條件,如果馬上扶正,上層的水會灌到下層,船體裡的生存空間會受到影響。」北京天地華泰採礦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克武對澎湃新聞稱。

王克武同時表示,若在仍有生命生還的情況下將船體翻轉,會造成二次傷害,因此,此時最重要的是保持船體穩定,生存者可能還有希望。

在現場指揮救援的王志剛也表示,把72小時作為生命標準線,在此之前要千方百計確定有無生命;如果72小時到了,確定沒有生命,再把船翻過來,這是對生命的尊重。目前,救援人員暫未發現生命跡象。

4.為何不更早切割?

在一開始實施救援時,救援人員通過敲擊船體的方式得到了被困人員的回應,說明船體還有未完全被水浸沒的地方,這些空間被稱為「氣穴」。

「氣穴裡的空氣可供被困人員呼吸,很可能存在倖存者。但要判斷哪有氣穴並不容易。」大連海事大學救助與打撈專業教授弓永軍介紹,救援人員也不能隨意切割船體,以免倖存者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也有業內專家表示,要盡可能確定哪裡可能有人,哪裡沒人,必須要做出準確判斷,否則有可能會做「無用功」,即切開之後找不到被困者。相關技術人員也必須要查閱客船的建造圖紙,精確切割面積和切割位置。除此之外,盲目切割有可能會碰到儲油艙等部位,造成船體發生爆炸等危害。

之所以船底還能浮在水面上,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船內特別是船的底層還存在空氣,也就是形成空氣艙。如果盲目在船底開洞,艙內氣體洩漏後,可能造成倒扣的船隻浮態失衡或快速下沉,那麼整個救援就會失去意義。

因此,必須在破艙之前對船體進行固定,運輸相關切割設備也需要一定時間。船底部的甲板相對堅硬,無論是氣割、切割還是打孔,都需要性能較好的設備。同時,大型水上浮吊起重船讓船隻正浮,浮吊重量需要達到250噸以上。這種浮吊起重船航行至事故發生地需要時間,最快也需要24至48小時。

5.水上救援也有「黃金72小時」?

「水上救援不同於陸上救援,水上險情具有突發性強、時效性快、救助難等特點,而此次長江事發游輪是一下子傾覆,人員救援的難度更大,還在船上的遊客存活幾率比較小,『黃金72小時』這樣明確的時間段很可能並不適用。」《解放日報》援引一位專家的觀點稱,由於事發船上多為老人,此次救援更是要和時間賽跑。這位專家曾在事發航段參與過救援的海事打撈。

上述專家指出,「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主要是按照人的生命系統維持時間來說的,但和經歷陸地災難不同,人在水中最受考驗的是「失溫」和「呼吸」兩大問題。

「人落水後本能地會掙扎,但動得越多失溫越快,很多人遭遇海難後其實是凍死的。在冬天,若無經驗者在落水後亂動,5、6分鐘的時間就會休克。好在目前長江監利段的水溫不會很低,應該在18攝氏度左右,對於生命存活有利。」

該專家還指出,由於船體是直接傾覆,而非碰撞後側翻沉沒,船艙內的水密性已不能用常規情況來衡量,遊客生還可能主要建立在所處空間是否有氧氣供給等情況。

長江客輪沉沒
      責任編輯:王一
東方之星船艙搜救基本結束 轉入水面搜救      [2015-06-06]
東方之星遺物:這裡,有他們的痕跡      [2015-06-06]
沉船遇難者人數已升至331人      [2015-06-06]
東方之星號所屬公司法人代表致歉      [2015-06-05]
八子女殞命 八旬母問歸期何      [2015-06-05]
東方之星翻沉遇難人數升至103人      [2015-06-05]
官方安排家屬進行血樣採集      [2015-06-05]
沉船起浮打撈仍存三大難點      [2015-06-05]
「東方之星」沉沒前駕駛艙實景曝光      [2015-06-05]
「東方之星」整體出水 搜救人員進艙作業      [201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