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央廣網報道,近日,有關日本三菱集團旗下三菱材料願意向二戰中國勞工道歉的消息引發高度關注。然而,此後,各方消息頻出,似乎立場並不一致。特別是3765名中國受害者中,已經退出和解談判的部分受害者團體委託律師隨後發表聲明,明確拒絕和解,令事件愈發撲朔迷離。
三菱的真實動機究竟是什麼?我們對這一事件該怎麼看?
追溯三菱道歉的相關消息,要回到本月19日。當天,三菱材料派高管前往美國,就二戰時強迫美國戰俘做苦工進行了正式道歉。一行人包括三菱材料的常務執行董事木村光和外部董事岡本行夫。
木村光:今天,我和三菱材料的其他代表同美國前戰俘和其他前戰俘的家人見面。向他們在二戰期間被迫當苦工,在三菱材料的前身、三菱礦業運營的礦井工作表達我們充滿最大悔意的道歉。
三菱向美國道歉的消息傳來引發中國媒體質疑與抨擊,並呼籲其向二戰中國勞工道歉。22日,美聯社報道,曾前往美國道歉的岡本行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公司也願意向中國受害者道歉和達成和解。24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計劃就二戰期間強征中國勞工一事向中國受害者道歉並以基金方式補償每人10萬元。支付對像為3765人。同一天,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召開新聞發佈會,提前公開了一份三菱公司給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徵求意見的「謝罪文」。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10萬元補償金是象徵性的,主要的是謝罪。聯合會將著力推動盡快完成謝罪的儀式。
童增:它承諾了每人10萬元的補償金。作為當年對中國勞工的這種殘害肯定是彌補不了的。哪怕50萬、100萬都是彌補不了的。這個10萬元補償金只是一種象徵性的。主要這次是謝罪。下一步我想盡快實現謝罪的這種形式。作為我來講我也在北京協調,日本三菱那邊也一直在溝通。準備工作做完以後,我們會選擇一個時間,三菱的人正式到北京來向中國的受害者進行謝罪。
中方受害者方面自2013年3月成立談判團,2014年1月開始與三菱方面談判。據報道,中國方面談判團的4個團體中,有一個含受害人及遺屬37人的團體於去年2月向北京法院提起索賠訴訟,今年2月宣佈退出和解談判。
名為「二戰勞工對日索賠案律師團」的組織24日晚發表聲明,聲明表示,二戰中國勞工聯合會三菱分會及原告從未與日本三菱材料公司「決定達成全面和解協議」。聲明還指責三菱公司至今尚未真誠認罪、悔罪,所謂的「和解」全無半點誠意。
名為「對日索賠案律師團」團長康健25日表示,在北京起訴的37人的原告團體表述並不準確。實際規模較此擴大。而三菱所說的每人支付10萬元,在這部分受害者和律師團看來依然太低。而且三菱公司的謝罪書的曖昧表述是在玩文字遊戲,其絕對無法接受,也不同意接受三菱公司的所謂的和解協議。
康健:所謂的和解並不是說這麼多人接受了和解,我們2月11號已經表明了這次的和解條款中的主要問題的一些意見,那麼在他沒有修改之前,我們是拒絕接受這樣的和解條款的。這是一個方面,再一個,到現在為止,三菱公司並沒有來和我們談,所以這次和解的人數中,即使有人願意簽,那也不應該包括我們這批人。你不能把我們裹脅進來。
三菱官方一直對該事件不予置評。三菱材料公關負責人則稱事件仍在處理中,不便發表評論。三菱放出的道歉消息究竟有幾分誠意?為何要在此時傳出這一消息?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分析了三菱的三大動機。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認為,三菱的第一個動機是考慮到對外政策的平衡。
周永生:因為作為一個世界級別的大公司,它如果僅僅對美國進行補償,僅僅對美國進行賠禮道歉,那麼不對中國勞工和韓國勞工進行補償和賠禮道歉,在世界上的信譽將徹底遭到毀棄。所以它從出於政策平衡的角度來說,也要進行相應的補償和道歉。
第二個動機,也是外界提到最多的商業動機。
周永生:他要想贏得更深入的市場,必須擴大它的投資,它也要在同當地民眾的關係到、人文交流上、公司的軟實力上,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這個重大的障礙,就是戰爭期間強征勞工的這樣一個問題。
周永生認為,消息中所提到的補償並非正式賠償,數目確實較低。但依然是一種進步。不過,他也提到了三菱的第三個可能的動機。
周永生:在某種程度上也不排除他們有通過這樣少量賠償來逃脫道義負債、心理負債和實際上沒有進行賠償,實際上欠這些絕大多數已經死難的工人應該是一個了斷。從這角度上來說,如果他這次進行補償以後,他肯定要和還活著的中國勞工或者是相關的家屬簽定協議,要求他們以後不再進行起訴。那麼實際上,也是防止這些勞工以後再進行新的索賠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