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至9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整整過去一個月。這一個月裡,遇難人數升至165人,有8人仍舊失聯。這一個月裡,現場的清理工作逐步推進。核心區地面積水抽排完畢,三堆集裝箱已有兩堆清理完畢,清理後,爆炸點南側露出大量空地。當然,不能忽視的還有成千上萬居住在周邊的人——突如其來的爆炸,或這樣或那樣地打亂了他們既定的生活。
「不要忘了天津港。」9月8日,光明網發表評論稱,「好多事,普羅大眾很難找到發力的渠道,唯一能發力的,就是以持續的注意力,把那些曾讓我們掩面痛哭的災難送入歷史中該有的位置。」
為此,我們記錄了部分居民在過去一個月裡的生活,以及感受。
房子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如果不是爆炸,韓晗和陳濱(均為化名)就要在今年11月就要結婚了。
「我倆是高中同學,大學就開始異地戀。他在西北老家讀大學,我在天津。」韓晗對南都記者說。大學畢業後,韓晗執意要留在天津工作,陳濱尊重女友的選擇,就從老家過來,兩人一起在天津工作。
「剛剛畢業那會兒很苦,租很簡陋的房子,我們怕家人傷心,都不讓他們過來。」最終,陳濱攔不住母親,過來之後,她當即決定,借錢給他們買個房子。陳濱和韓晗當時看了好多房子,精挑細選,最後看中現在的房子,在海港城,「一方面交通比較便利,另一方面覺得物業很不錯」。
房子賣得太快,等不及陳濱的母親過來商議,兩人就簽下合約給了首付。「我後來問他,30萬的首付怎麼這麼快借到的。每次他都笑笑,不說話。」韓晗說。
按照北方的習俗,結婚時要請親戚朋友過來「暖房」,兩個人打算趕在今年夏天結束前把新房佈置好。積蓄不多,所以能省則省,「傢俱提回來都是零件,全靠他和同事慢慢組裝起來。」小臥室決定做兒童房,他們定制了稍微好一些的傢俱給孩子。
兒童房的傢俱還沒送來,爆炸發生了。
航拍顯示,核心區被爆炸形成的水坑,直徑約為60米,深度達六七米。周邊的海港城、啟航嘉園、萬科·金域藍灣等小區,距離危化倉庫都不足1公里。陳濱和韓晗和其他業主一樣從沒想到,自己的新居旁邊藏有一個巨大的「火藥桶」。
據@天津發佈,截至9月11日上午9時,已確認爆炸的遇難人數165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24人、天津港消防人員75人、民警11人、其他人員55人;失聯8人,其中天津港消防人員5人;住院治療者244人。
爆炸來襲的時候,陳濱和韓晗正在老家拍婚紗照,幸運躲過了一劫,「但是事後發現爆炸比我們想像得嚴重得多」。
8月18日,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进入居民区进行洗消作业。新华社发。
8月15日,在距離爆炸事故現場較近的萬科·金域藍灣小區,居民回家取出家中物品後從地下車庫撤離。新華社發
回家
三天後,顧不得家人的勸阻,陳濱急匆匆地從老家趕到天津,想回新房取東西。新房裡有傢俱,還有許多未拆包的電器。空氣有些刺鼻,瀰漫著臭雞蛋的味道。小區戒嚴,陳濱沒進去。
無奈下,他只好先回公司上班,不時來看看。一個偶然的機會,陳濱終於溜了進去。家門被氣浪沖開,裡邊的傢俱大都變形。離開時,他硬生生把變形的門鎖上。
新華網報道說,事故發生後,當地警方強化了社會面治安防控,堅持顯性用警、布警街面、加強公安武警聯勤聯動,對重點地區、要害部位執勤守護,集中開展盤查檢查,嚴打嚴防「趁火打劫」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不法之徒出現。據此前報道,8月16日,武警天津總隊再次進入爆炸現場周邊的兩個居民小區和居民樓內,當天曾向公安機關移交了6名涉嫌盜竊的犯罪嫌疑人;17日,又一名在爆炸現場附近小區實施盜竊的犯罪嫌疑人被抓獲;27日,天津港公安分局通報稱抓獲兩名涉嫌在海港城盜竊的嫌疑人。
得知小區丟東西,陳濱趕緊請假回家。這一次,他發現門鎖已被撬開,周圍的鄰居也有類似的情況。陳濱沒有心思清點有沒有丟東西,只顧著往外搬。樓道裡不時有鄰居來往,都是回來取東西的。
「有兩個武警陪著我上來,一起幫我搬東西。」業主盧先生向南都記者回憶,他曾打電話給物業,「樓管說他們也無能為力,叫我能搬走的盡量都搬走吧。」而住了半個月院的林女士回家時,就只收拾了些衣服和能用的日用品,沒有拿太多其他東西,「上面有一層金光閃閃的粉塵,怕有污染。」
「太慘。」站在小區空地上,陳濱環顧四周,很是感慨。他慶幸自己沒有讓未婚妻來。
協商
房子仍是很多受影響住戶最大的牽掛。8月19日,天津爆炸事故第10場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表示,是否回購,需要按市場經濟原則、根據雙方的買賣合同進行,經專業機構對房屋安全性檢測後,「該賠的就要賠,該理的就要理。」
但從承諾落實到細則,仍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據南都記者瞭解,爆炸發生後,很多小區業主自發組織起來,與官方協商善後方案。據業主代表介紹,在受災的7個小區中,受損較重的海港城和啟航嘉園的有相當部分的業主要求回購。
圍繞回購的基數、倍數,業主與政府之間展開了持續協商,而由於相關細則遲遲沒有出來,讓部分業主很是焦慮。「感覺與政府產生了隔閡。」一位業主代表這樣說。在27日表達訴求的過程中,業主蔡先生在一旁拍照一度被帶走,此前他還參加了3次這樣的活動,雙方都很冷靜。對於這次,他解釋說「有時情緒激動,是我們不對。可協商不見進展,我們看不到希望。」
同在這一天,分別名為「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嚴重受損住宅賠償收購處置協議」、「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嚴重受損住宅修繕賠償處置協議」在業主群開始流傳。文件顯示,收購價格為「住宅事故前市場評估價或居民購房合同價,按就高原則確定後的1.3倍」;修繕賠償價格則「最高不超過該住宅價格的16%」。
由於沒有明確係數包含項目的具體要求、並要求收購後的訴求權轉讓給全同乙方天津經濟技術開發開發區房地產管理局,這份協議遭到了部分業主的質疑。
8月29日,第3次協商;9月5日,第4次協商。業主們提出了不同的賠償方案,工作人員模稜兩可的態度,讓業主代表龐先生疲憊不堪,「沒有祖國,我們什麼都不是。但必須有個值得老百姓信任的政府。」
房價
除了協議本身,周邊地區變動的房價也讓業主們充滿憂慮。與此同時,在網絡上,一些網友也指責部分業主的訴求,認為是無理取鬧。
「二手房價都漲了。」林女士說。「我有個有中介朋友,發朋友圈說新區的一個房子同時20多人看,其中有不差錢的直接把房主拉到一邊就定下來了。」
「如果按照現有回購方案拿到的賠償款,剛好夠我們當時購房款、契稅、維修基金和貸款利息。」面對上漲的房價,陳濱很茫然,「我們何嘗不想簽,但問題是拿到的這些錢後,根本不夠在這裡買到同等的房子。」
「我的朋友勸我,簽了吧,這麼堅持幹嘛。但是我反問他們,『虧本買賣,換你呢,你願意嗎?』」龐先生說。
「請大家放心,政府一定不會讓老百姓吃虧,不會讓任何一個小區吃虧,我們一定會解決好大家的實際困難。」9月2日,濱海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建國在簽約現場對受災住宅群眾說。
9月10日,濱海新區政府在其官方微博「濱海發佈」上通報說,當天「從『8‧12』事故善後綜合服務領導小組獲悉,為穩定濱海新區商品房價格,維護廣大群眾利益,新區有關部門組織21家新區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求其不得提價」。據天津日報9月11日報道,截至目前,「新區房地產市場價格未出現價格上調現象」。
「有網友在業主微博下面罵我們,認為我們是在趁機發國難財的。我看到很難過。」業主秦女士說。
簽約
雖然部分業主對協議存有疑慮,但簽署工作同時在進行著。政府方面出台了獎勵措施。《每日新報》9月1日報道說,濱海新區規劃局局長霍兵稱,對9月3日24時以前簽署《收購處置協議》《修繕賠償處置協議》或《已售未交住宅處置協議》的受損住宅居民給予2萬元獎勵。
「簽字的大多是損壞不嚴重的業主。那些房子不能住的,傢俱全毀了的業主就不同意了。」林女士對南都記者說。據瞭解,當時萬通國際、萬科·金域藍灣的業主簽得多,但受損嚴重的海港城、啟航嘉園簽約率遠不如前者。不過,時間迫近,簽約也要加速。接下來幾天,未簽約的業主,陸續收到各個方面的電話、短信,還有談話。
反覆考慮之後,在事業單位工作的盧先生還是簽了字。他說,從9月1號開始,兩天內,先後有3個不同級別的領導來找他談話。而用買房換來藍印戶口的秦女士一家也陷入糾結,「孩子爹說,你要說不簽我就不簽。但是我不想因為房子問題影響了一家人以後的生活。」
「許多居民對政策表示認可,感覺吃了定心丸。」8月31日晚,「濱海發佈」更新情況通報說,濱海新區對因事故嚴重受損住宅善後處置工作正式啟動,首日(8月31日)有477戶居民簽署收購處置協議、修繕賠償處置協議或已售未交住宅處置協議。
此後一連三天,簽約突飛猛進。一位業主代表透露,9月2號,自己所在的樓棟共有68戶,聯繫上的有55戶,僅3戶簽約;到了9月3號,已有26戶簽約,5戶正在考慮。而據「濱海發佈」,9月2日,受損住宅處置協議共簽約4381戶;截至9月3日18時,簽約7135戶;24時,簽約9420戶。
未來
「濱海新區,多麼響亮的四個字,連我84歲的姥姥都知道。」韓晗曾打算過,每年把家人接到天津過年,吹暖氣,吃海鮮;但現在母親天天歎氣,婆婆看見她就念叨房子,就開始哭,這讓她整夜失眠。她和陳濱計劃,如果買不起房,就只能離開這裡,「不能再伸手向長輩要錢買房子了。」
與此同時,學生小王仍正躺在床上養傷。爆炸當晚,炸飛的玻璃窗在他胸口劃了道大口子,並造成創傷性氣血胸。送到醫院時,胸前的衣服已經被血浸透。胸部傷口和手術的瘢痕導致他到現在都不能長時間直立,深呼吸也會有刺痛感。8月底,他本該在美國上學。現在,他只能申請延期開學。
「打算和老闆申請,出差半年換個心情。」職員張江(化名)還沒從爆炸中緩過來。他樓上的鄰居在爆炸中去世。「爆炸前一天還在微信上跟她說,要請她過來吃我新研發的菜式。結果人說沒就沒。」他從屋子裡搬出幾盆薔薇,半個月後,又開始重新長出葉子。於是他在朋友圈中寫道:「生命不息,綻放不止。」
張江(化名)從爆炸「襲擊」過的屋子裡搬出幾盆薔薇,半個月後,又開始重新長出葉子。
9月5日,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發佈海港生態公園概念規劃,擬天津港爆炸遺址將建成生態公園,並設置消防戰士雕塑群,紀念遇難以及失聯的消防官兵。按照建設計劃,海港生態公園今年11月開工,明年7月底完工。
但本地人林女士可能等不到公園建成了。因為擔心污染,考慮到以後還要生小孩,她打算帶著父母搬到自己經常出差的蘇州或是成都。
韓晗也是左右為難。天津是她學習、工作和準備成家的地方。從17歲到27歲,她的青春與這座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爆炸過後,她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家人同意,我們就想著辭職回老家重新發展,有人照應,感覺要踏實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