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1月7日下午同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2015年11月7日,是值得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踏出了自1949年以來兩岸高層政治互動往來的歷史性一步,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寫下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頁。
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穿越66年崢嶸歲月,兩岸領導人的手緊緊相握,瞬間頓成永恆。會面中,兩岸領導人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了積極共識。這一在歷史關鍵節點的重要會面,必將深刻影響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不僅使兩岸同胞對兩岸關係光明前景更加充滿信心,也向國際社會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人間正道是滄桑,這歷史性的一刻來之不易。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中,幾多風雨、幾度波折。從兵戎相見、炮火連天,到軍事對峙、尖銳對抗,骨肉至親被一灣海峽分隔長達數十載。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封鎖的堅冰始被打破,兩岸交流得以恢復。然而,其後因「台獨」分裂勢力的挑釁與破壞,台海局勢一度險象環生。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終於走上和平發展道路,開啟了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期。
如今,穿過歷史煙塵,兩岸領導人相向走來。這一跨越大半個世紀的歷史性會面,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七年來,台海局勢安定祥和,兩會協商簽署的23項協議解決了關乎兩岸同胞利益的諸多問題,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得以實現,兩岸經濟合作持續深化,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兩岸各領域交流蓬勃發展,密切了兩岸同胞感情。兩岸協商處理有關涉外事務,減少了內耗。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於兩岸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凝聚著兩岸雙方和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善弈者謀勢。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致力開闢兩岸關係新前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持續取得新進展。從倡導「兩岸一家親」,到提出「兩岸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遠見的新理念新主張,體現了大陸方面和中國共產黨人對發展兩岸關係、維護台海和平、造福兩岸同胞的善意、誠意與責任擔當。
當前,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面臨方向和道路的抉擇,攸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兩岸關係發展前景和台海和平穩定。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面,回應了兩岸同胞乃至國際社會的關切。站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新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提出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四點意見,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和實踐路徑。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有了這個「定海神針」,才能鞏固台海和平穩定的局面,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持續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反之,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就會受到損害。
鑒往可以知來。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台海動盪緊張,兩岸衝突對抗,民眾深受其害;走和平發展之路,謀互利雙贏之道,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也為國際社會所支持。面向未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就需要努力構建穩定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框架,既加強交流對話、增進政治互信,通過平等協商、積極探討解決各種難題,又管控好矛盾和分歧,推動兩岸關係破浪向前、行穩致遠。
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增進同胞的親情與福祉。大力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利益融合,不斷擴大兩岸同胞的直接往來,就能擴大兩岸民眾的受益面與獲得感,進一步融洽感情、增進理解,實現心靈契合。
時光流逝,抹不掉民族印記;海峽天塹,隔不斷骨肉親情。實現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與兩岸同胞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實現這一夢想,台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我們真誠地呼籲,兩岸負責任的政黨、有識之士和廣大同胞把握時代大勢,順應歷史潮流,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攜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共享美好未來。
前不久,北京降下今冬的第一場雪。中國有句老話叫「瑞雪兆豐年」。我們期盼,兩岸領導人會面將兩岸交流互動提升到新高度,開闢兩岸關係發展新空間。我們堅信,兩岸同胞攜手奮鬥,就一定能共襄民族復興的偉業,共享民族強盛的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