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上海人在香港:有產者的故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1-30]

【文匯網訊】滬港雙城之爭,自1997年就已埋下了伏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和財富傳奇,一個個隱沒在時代浪潮中,惟有已然物化的城市氣質在大都會和自由港中對峙、昂揚、彼此牽連。冷暖中,未見低頭。香港與上海,情難了,愛恨亦難解。

新聞晨報摘編上海人在香港的故事,由此瞭解滬港雙城。以下為全文:

九龍的深水埠曾經也是上海人聚集的地方,如今留下老舊的房屋,附近是熱鬧而擁擠的馬路市場。

1841年,香港開埠;1843年,上海開埠。

1876年,晚清文人葛元煦在《滬游雜記》中寫道:「自香港興而四鎮遜焉,自上海興而香港又遜焉。」上海和香港被拿來相提並論,不知是不是從那時開始的。當時有英文報道稱,上海英商自認為高香港英商一等。許多在香港的英資都跑到上海來開公司,並以上海的業務為重。

比較或許早就開始了,而這兩座城市真正發生聯繫,要到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有一個數據稱,1931年在香港的上海人只有3768人。當時,廣東地區以外的華人尚未考慮大規模移居香港。所謂「省港一家」,在1949年以前,香港與廣東在文化上是一體的。1937年的時候,香港是一個擁有100萬人口的廣東人移民城市。

直到抗戰爆發,香港的吸引力才在全國範圍內大增。1937年至1941年的四年間,香港人口增至160多萬。香港第一次有了這麼多廣東以外的「外省人」,其中不乏南來的上海人。作家薩空了寫道:上海人到港十幾萬。在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裡,徐太太對住在上海租界孤島的白家說:「這兩年,上海人在香港,真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香港似乎有些要趕超「遠東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勢頭了。在香港的作家穆時英宣稱,香港是「全國唯一的、最安全的現代城市」。薩空了甚至預言:「今後中國文化的中心,至少將有一個時期要屬於香港……這個文化中心,應較上海更為輝煌,因為它將是上海舊有文化和華南文化的合流,兩種文化的合流,照例一定會濺出奇異的浪花。」

可惜這次「合流」的時間很短,1941年12月日軍侵佔香港後便戛然而止。經過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到1945年,香港人口又只剩下了60萬人。香港學者陳冠中認為:「香港到1949年前經濟地位並未超過上海。」

然而隨著國共內戰、新舊政權的交替,下一個人口的漲潮更為猛烈。除了回流以外,更多新移民湧入香港。到1953年,香港人口已達250萬,光1949年就增加了近80萬人。

這一次,更多上海人來到了香港。陳冠中在《90分鐘香港社會文化史》中寫道:「1949年後,各省來香港的人多了,從山東威海的警察到跑單幫的台灣客,在本地廣東人眼中都是外省人。其中,上海人最為矚目。」

上世紀50年代初,上海電影界的大亨在香港興辦公司,永安、先施等百貨商店建立了香港分部。隨著上海資本的興盛,香港的紡織業應運而生。上海裁縫、上海理髮店乃至上海菜飯店跟隨上海人南下,在香港風生水起。用李歐梵的話來說:「香港的商界與文化精英經歷了一個可被稱為『上海化』的過程……香港成了上海的後方與避難地。」

前文所摘錄的第一組書信,寫信人也是在那一時期移居香港的上海商人。復旦發展研究院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中心主任張樂天教授評價說:「1949年前後移居香港的上海人有很多是商界人士。讓我感到驚訝和感慨的是,這些信蠻進步的。在人們的印象裡,當時到香港去的人應該都是因為害怕共產黨才去的。但從信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跟大陸還是有生意上的往來。換句話而言,解放初期,香港與內地不是一個敵對的狀態。這是我們在其他資料裡很少看到的,給人一個更為全面的香港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初期,有很多人前往香港,但也有很多人離開,甚至於離開香港的人比去的人多。這組書信中提到:「據大公報登載,(1950年)每月由深圳回國的較來港多出三萬人左右(由其他關口及海路回國的還不在內)。」

「許多人當年到了香港以後,發現情況並不如人意,那邊的貧富差異也很嚴重。與此同時,解放初期共產黨採取種種措施,使得上海等城市的貧富分化迅速縮小。所以有很多人去了香港又回來。」張樂天說,「上世紀50年代初,社會主義運動在國際上非常有影響力,當時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氣氛是後來很難想像的。」

然而此後,內地陷入了一系列的政治運動,香港則趕上了「二戰」後製造業的第一波全球分工,得以分擔發達國家轉移出來的部分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移民潮導致的人口暴升一躍成為優勢,香港有的是廉價勞動力,在「二戰」後的經濟長繁榮週期中佔了先機,迎來了「花樣年華」。李歐梵稱:「當1972年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把九龍與港島連起來時,香港終於開始走上超越上海並成為一個大都會的道路。」

經濟向榮,人也連帶著意氣風發,「香港人」這一身份認同被逐漸樹立起來。陳冠中說:「香港的居民終於對香港有歸屬感了,但一半是被逼出來的。原來他們哪裡都去不了,英國不是隨便去的,內地還不是可以去的,他們不能自認英國人,也不願意被人家認為是內地人,故此也不自稱中國人。沒選擇,他們只能叫自己香港人,後來越叫越順,引以為榮。」

「文革」結束後,當又一撥內地人湧入香港時,香港人給這些新移民取了個別稱:「阿燦」。這是港劇《網中人》裡的一個內地來港青年,在劇中一口氣吞下了30個漢堡。由此可見當時香港人對內地移民的印象。正是在這一時期,前文第二組書信的作者、一個20歲出頭的上海女孩來到了香港。

「(上世紀)80年代初,剛剛改革開放。從1949年開始,上海是非常徹底地受到社會主義改造的一個城市。而香港當時是英國殖民地,完全是資本主義體制。兩個城市走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對於這個女孩來說,這當中充滿了張力和緊張。」張樂天說。

「上海原先是一個陌生人的城市,解放前是很開放的東方巴黎。解放以後,上海被打造成了由一個個單位所組成,每一個單位就像是一個熟悉的群落。這裡面有不好的地方,但它也給人一種安全感,任何事情都有一種依托。在這種背景下,很多人到香港後非常不習慣。因為熟悉的東西全沒了,完全進入到一個陌生人社會。」他說。80年代的香港在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水平上無疑遠遠地走在了上海前面。小到穿著、審美,大到社會形態,上海女孩在新的環境裡面對著種種差異。

從信中可以讀出,這個女孩高中畢業後跟隨父母來到香港。她很有主見,曾經做過電影夢,立志要在香港闖出一番名堂。因為漂亮開朗,喜歡追逐時尚,她在上海和香港都不乏眾多追求者,甚至曾有年齡足以當她祖父的富人向她提出包養要求。

「非常複雜的感情糾葛,她都寫在信裡了。這些信件能夠側面反映出在改革開放初期,普通的上海人到香港以後的社會經歷,也能夠呈現香港社會當時的一些情況。」張樂天說。

值得一提的是,女孩在一封信中提到(註:因篇幅關係未在上文摘錄),父母在家中接待來港的滬上某高校校長。「可見,她的父母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張樂天說,「解放前後,南下香港的上海人大多是有一定財力的。改革開放以後,也是和這批人有親屬關係的上海人最早移民到香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海與香港之間的聯繫基本上是有產階級的故事。」

從這組信件的最後一封來看,女孩似乎並沒有答應年長富人的要求,情感生活中又產生了新的漣漪。她後來怎樣了呢?要知道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她的故鄉開始經歷一系列的變化和發展:國務院批准在浦東設立外高橋保稅區,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第一座跨越黃浦江大橋-南浦大橋建成通車,東方明珠塔建成……隨著香港和國外的投資商紛至沓來,上海經歷了都市重建,人們發現,浦東地區的天際線與香港驚人相似。

上海和香港,人們仍在樂此不疲地對這兩個城市進行比較,雙城故事還在繼續。

(文中部分資料援引自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一書)

      責任編輯:魏紫
香港國際美食巡禮開幕      [2015-11-29]
香港前三季度新增愛滋病541宗      [2015-11-29]
港美食巡禮開幕 健康食品熱爆      [2015-11-28]
香港課餘學習支援專款下月起申請      [2015-11-28]
香港海關偵破涉嫌走私智能電話案      [2015-11-28]
香港前十個月總體罪案率微降0.4%      [2015-11-28]
富豪最愛置業城 港居中國城市之首      [2015-11-27]
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協議在港簽署      [2015-11-27]
零售市場低迷 港百貨公司優惠吸客      [2015-11-27]
香港創客節:內地與香港的交流盛會      [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