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文匯網馬琳 兩會報道)中央政治局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已有一年半時間,不過,改革步伐似乎並未如預期順暢,就連樓繼偉都坦言為此感到「慚愧」,改革的艱難可想而知。
為什麼會如此艱難?一方面,經濟邁入新常態,政府需要通過結構性減稅來增強企業活力,財政收入增速出現明顯減緩。有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的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是8.4%,按同口徑校正後的增長速度是5.8%,地方財政收入則更加捉襟見肘,調整後的同口徑增長只有4.8%。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快速發展30多年,不少積壓下來的民生問題亟待解決,比如應對人口老齡化、生態環境保護等都需要財政給予更大的支持力度。這一進一出之間,如何平衡,如何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及支出責任,需要在頂層設計上精心考量,而執行上也需要循序漸進。
顯然新形勢下的財稅改革,並不是單純的財政領域內的改革,實際上是政府治理問題,是一個關乎全局的系統工程。如果能從系統角度搞好財稅體制改革,就可為今後發展增加體制動力;如果改不好或半途停滯,今後的發展將會增加不少體制內耗,阻礙下一步的發展。
不過,我們也要保持信心。目前經濟形勢確實艱難,但財稅體制改革通常不是發生在財政充裕時期,而是發生在財政困難時期,比如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就是如此。學者預計,今年財稅改革將集中精力攻克兩方面的「硬骨頭」:一是「營改增」期間過渡性財稅收入劃分的制度辦法,二是關於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的指導性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