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莫言博鰲講椰棗故事 吁以德報怨


http://news.wenweipo.com   [2016-03-23]

莫言講述椰棗故事。(安莉攝影)

【文匯網訊】(記者何玫 安莉博鰲報道)中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23日在博鰲「亞洲文明對話」分論壇講述了一個阿拉伯椰棗的故事,他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表達了不同文明交流帶來的活力。莫言笑稱,要讓亞洲文明對話未來變得更好,關鍵是對話的時候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別人吃!

一顆椰棗令人想念幾十年

莫言告訴與會者,自己小時候吃過一顆伊拉克椰棗,那是在縣供銷社工作的叔叔買來孝敬奶奶的,當時覺得那是地球上能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年紀尚小的他還留下棗核在自家院子裡栽種,過了好久也沒發芽,但椰棗的味道卻在他的記憶中存活了幾十年。以至於第一次海灣戰爭時,莫言非常堅決的站在反對美國打伊拉克的立場上,因為怕美國的飛機大炮把伊拉克的椰棗樹給毀了。

商品交易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交流

莫言表示,他幾天前與女兒說起這段美好記憶,女兒立即用手機網上下單,下午就收到快遞送來的阿聯酋產椰棗。莫言感慨萬千,沒想到自己想了幾十年的椰棗,現在一個短信就「搞定」了。一包小小的椰棗後面不知有多少人付出勞動,從栽培、加工製作、外貿進出口到運輸、分揀、交貨……,可見中國在互聯網時代與世界密集快速的聯繫。莫言由此想到,世界上任何一種商品的交易,實際上都是文化的交流。這個椰棗故事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交流的成果。

椰棗樹具民族精神

莫言表示,如果他小時候不知道有椰棗,那當時老師講亞洲他也不知道在哪裡,亞洲與他就沒有關係。現在他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到關於椰棗的消息,知道在唐朝時中國就引進椰棗樹,至今福建、廣東一帶仍有栽培。同時瞭解到椰棗樹在阿拉伯文明中的重要地位,阿拉伯的詩歌讚美椰棗樹高大不記仇,投之以卵石,報之以佳果。莫言感慨的說,這不僅是阿拉伯人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中國的對外交流,乃至亞洲的文明交流,應該學習椰棗樹以德報怨的精神,給亞洲和世界帶來和平。

      責任編輯:徐盈
莫言:教改就應該多爭論      [2016-03-11]
莫言透露將專心寫書但內容保密      [2016-03-11]
莫言:建議實施十年一貫中小學學制      [2016-03-05]
莫言低調入場 未多談今年提案      [2016-03-03]
跨境電商試驗區將於5月啟動      [2016-03-23]
食監局:嚴懲疫苗案件違法違規份子      [2016-03-23]
「獵狐」再抓2名犯罪外逃人員      [2016-03-23]
「大校」徵婚 見面「套」走離異女萬元      [2016-03-23]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捷克      [2016-03-23]
習近平視察國防大學並發表重要講話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