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習近平發展中國經濟的兩個大局觀


http://news.wenweipo.com   [2016-03-28]

【文匯網訊】微信公眾號學習中國3月28日發表文章《習近平發展中國經濟的兩個大局觀》,以下全文摘錄:

世界經濟互相滲透,高度融合,國內國際經濟的聯動效應已經影響到大國經濟的各個環節。因此,「十三五」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只有精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國經濟才能健康發展。習近平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對規劃建議稿進行說明時指出:「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又從全球經濟聯繫中進行謀劃,重視提高在全球範圍配置資源的能力。」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同時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習近平以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多次強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經濟發展確定了一條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一、五大發展理念統領兩個大局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十三五」時期,國內國際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從更高層次統領兩個大局。

創新改變中國,創新改變世界。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從全球範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以創新發展統籌兩個大局,就是要在國內國外兩個層面上創新統籌方式方法,推進思路創新、機制創新和方法創新。2013年9月5日,習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訪問時提出:「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指出:「協調發展,統籌兼顧,推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發展,推進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以協調發展統籌兩個大局,對內要加強協調和進一步打破條塊分割,對外要加強部門協調和資源整合,實現內外協調、溝通、互補。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必須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光明之路。以綠色發展統籌兩個大局,對內要加快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對外要加強環境外交、氣候外交,與世界各國共同推進綠色發展。習近平指出:「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開放是世界各國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習近平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在開放中發展的。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處於開放交流之中,經常與外界保持經濟文化的吐納關係,才能得到發展,這是歷史的規律。」以開放發展統籌兩個大局,要一以貫之地堅持並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提升開放層次和水平,對內、對外同步開放,市場和資源雙向開放。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指出: 「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以共享發展統籌兩個大局,對內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教育公平、教育共享,保障平等就業創業的權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機制,做到社會保障全覆蓋。對外要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和全球治理平等化,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

二、來去結合用好兩個市場

統籌兩個大局,要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實現內外市場的深度融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完善對外投資體制和政策,激發企業對外投資潛力,勇於並善於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開拓市場。要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鞏固外貿傳統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拓展外貿發展空間,積極擴大進口。」

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國已經成為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還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資目的地,以及能源資源產品的主要進口國。中國經濟2015年年報顯示:GDP超67萬億元,糧食產量6.2億噸,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7814億元,對外直接投資7351億元。在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中,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25%,中國經濟仍然是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增長之源。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為明年和今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國際市場來看,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曲折復甦。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發達國家已面臨高債務、老齡化、勞動生產率下降等問題的困擾,經濟提速難度增大;新興經濟體在增速下行的同時,國內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持續走弱,脆弱性凸顯,正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結束以來最困難的局面。

針對國際國內市場情況,我們要充分挖掘13.7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多萬個市場主體的國內市場。我國市場規模居全球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要積極構建內貿流通新體制,促進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引導消費朝著智能、綠色、健康、安全方向轉變,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要更多地依靠擴大內需、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發展。在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這樣的新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

同時,我們要積極開拓近60億人的海外市場。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深耕美、歐、日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加大對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開拓力度,鞏固來之不易的出口市場份額。還要努力暢通內外兩個市場,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創建內外貿融合發展平台,提高內貿流通對外開放水平,支持流通企業走出去,引導境外消費回流,促進國內外市場聯動融合發展。

三、全球視野用好兩種資源

統籌兩個大局,要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我國人均自然資源少,綜合要素成本正在大幅上升,整體科技實力不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都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構成制約。各國資源稟賦不同、比較優勢各異,只有主動走出國門參與全球資源配置,才能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進而加快自身發展。

用好兩種資源,要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加強與沿線國家能源資源開發合作,共同設立產業集聚區,既有利於提高我國能源資源保障水平,又可以把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帶出去,把優勢產能轉出去,把重要技術標準推出去,為國內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拓展更大空間,同時也能夠促進沿線國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進程,從而實現多贏。

用好兩種資源,要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當前全球產業結構快速調整,許多發展中國家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為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我國工業生產能力很大,企業的工程承包能力強,通常還有融資支持,這為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來了機遇,提供了條件。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要把適應國內外兩方面需要結合起來:一是適應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通過國際產能合作,要把國內過大的存量產能降下來,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帶動性價比高的裝備出口,優化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二是適應發展中國家完善基礎設施和健全產業體系的需要,推動其工業化進程,同時要避免把高污染高排放的產能向外轉移。還可開展三方合作,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在國際產能合作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用好兩種資源,要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前,國內國際各主要經濟體都在搶抓機遇,力爭佔據新一輪科技和經濟競爭的制高點。美國強調「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是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力圖保持領先優勢和對全球經濟的領導地位;歐盟提出要建立創新型歐洲,探索歐洲復興之路。從發展大勢看,新一輪經濟復甦和增長取決於技術革新和產業革命。為此,我國正在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之相契合,為我們提供了機會的窗口。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從全球範圍看,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同時,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我們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必須及早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釋放出來,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 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實施一批關係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這既有利於我國在戰略必爭領域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更有利於開闢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有機銜接用好兩類規則

統籌兩個大局,要用好國內國際兩類規則,實現規則有機銜接。當今大勢,國際規則體系加速演變並深刻調整,多邊貿易體制發展坎坷,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步履維艱,區域經濟合作方興未艾,發達經濟體積極主導制定新的國際貿易投資規則,力推競爭中立、勞工標準、環境保護等21世紀新議題談判,謀求為全球經濟確立新的規則標桿,佔領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而我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國際規則制定中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積極做參與者、引領者,以開放、包容和自信的姿態,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習近平指出:「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

用好兩類規則,要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中國堅決反對歧視性政策。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時說:「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性政策,願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同有關國家的經貿分歧,積極推動建立均衡、共贏、關注發展的多邊經貿體制。」

用好兩類規則,要營造公開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高效的行政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習近平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書面採訪中指出:「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對外商投資的市場准入,同時也要健全外商投資監管體系,修訂外商投資相關法律,依法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市場經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法治經濟,只有法治健全,法治運行公開透明,才能確保市場主體在競爭中的有序、公正、公平,法治健全的社會必然要求政府是服務、高效、廉潔的政府,只有如此才能為企業運行提供優良的服務。近年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投資便利化,大幅度取消限制類項目,推動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以期在市場規則上與世界接軌,為各企業主體提供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

用好兩類規則,要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集中體現為一國對國際經濟規則與國際經濟組織的影響力。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不僅越來越必要,而且越來越有利於改善國際經濟秩序、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在多邊層面,要致力於改革與完善現有多邊機制,在推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投票權改革,促進世貿組織多邊貿易談判等方面發揮作用。在諸邊層面,致力於構建體現發展中國家利益訴求和價值理念的新體制。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及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在成為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在區域和雙邊層面,以開放、包容原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制度性權力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國已簽署的自貿協定達14項。同時,我們也在推動區域層面的自貿區建設。

習近平指出:「我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也已變得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依靠、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我們觀察和規劃改革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國際國內兩類規則。」中國在利用世界的機遇,世界也在分享中國的機遇,中國和世界各國正在良性互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習近平出訪捷克
      責任編輯:朵朵
習近平啟程往捷克國事訪問      [2016-03-28]
習近平訪捷克獲高規格接待 創下該國多項首次      [2016-03-27]
習近平電賀洪秀柱當選國民黨主席      [2016-03-26]
習近平在捷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2016-03-26]
習近平「歷史性」訪捷的三重深意      [2016-03-26]
習近平首訪中東歐為何選捷克?      [2016-03-26]
習近平: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是大戰略      [2016-03-26]
習近平訪捷將確立雙邊關係戰略意涵      [2016-03-25]
習近平:推進軍隊院校改革創新      [2016-03-25]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捷克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