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文/馬浩亮
林鄭月娥不負眾望,當選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人選。不僅港人關注,在內地各大網站、新媒體也引起「刷屏」。除了為這位香港未來第一位「穿旗袍的特首」點讃、祝福之外,內地網民也紛紛對林鄭提出了各種期待和希望,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一是推動經濟合作,二是增進人文溝通,三是維護國家統一。
可以看出,這三點就集中在國家與香港、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方面。林鄭在競選期間以「同行WECONNECT」作為口號,亦注重「關心WECARE」、「行動WEACT」、「聆聽WELISTEN」,承諾若當選行政長官將致力團結社會,與廣大市民同行。然香港除了是七百萬市民的家園,也是國家的一部分,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溝通國內國際的特殊橋樑。因此,認真「聆聽」內地民眾的心聲,不僅要與廣大香港市民「同行」,亦要與全體國人「同行」,這是做好稱職特首的應盡責任。
其一,推動經濟合作。
競選期間,有人給林鄭貼上了「不諳財金」的標籤。但其實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時,林鄭在諸多重大經濟議題上也已展示出了前瞻眼光。2016年3月23日,她在出席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21次工作會議時就主動提及「十三五」規劃綱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認為這為粵港兩地深化合作帶來新契機。她又是三名候選人中唯一在政綱中直接提及「債券通」者,並認為下一屆特區政府可以與中央簽訂協議,讓香港成為「一帶一路」城市的集資樞紐。
今年兩會,中央持續給香港「派糖」。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在記者會上又宣布今年首次在香港及內地進行「債券通」。3月23日,亞投行批准香港為成員,而發行債券又是亞投行未來的重要業務。可以說,香港正面臨著一系列黃金機遇。若局限於一隅,則騰挪空間狹隘;若放眼國家,則前途海闊天空。林鄭應當帶領香港搶抓機遇,主動有所作為,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既鞏固和提升自身在地區及國際經濟版圖上的地位,又為推動與內地經濟合作、促進國家改革開放發揮應有作用。
其二,增進人文溝通。
香港是一顆璀璨的東方明珠,不僅香港人因此自豪,也是全體國人的驕傲。曾幾何時,對於內地民眾來說,去趟香港是一件引以為榮的事情。回歸20年來,內地與香港的民間往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近幾年也產生了一些「成長的煩惱」。不可否認,個別內地遊客確有不文明之舉,然而諸如非理智地所謂「驅蝗」、「反水客」,甚至對小女孩辱罵恐嚇,卻令素以法治、文明聞名的香港蒙羞,亦讓內地民眾感到傷心失望。
香港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譬如,內地每每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時,香港市民都慷慨解囊、積極募捐,仁心義舉,令人動容,內地同胞從未忘懷。林鄭擔任發展局局長、政務司司長時,數度率隊赴四川地震災區考察慰問。港人的深情厚意,至今在當地傳為佳話。期待林鄭能夠帶領團隊從機制、措施上,增進擴大內地與香港的民間往來、人文溝通,弘揚正能量,團結「一家親」。
其三,維護國家統一。
經歷了「佔中」、「旺暴」、立會宣誓風波等一系列事件之後,「港獨」分子在香港的興風作浪一度甚囂塵上。堅決反對「港獨」,是擺在林鄭面前的重中之重。
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香港《基本法》是全體中國人都要遵守的法律。中央及全體國人對香港關愛呵護有加,但絕不能允許「港獨」來破壞國家領土主權的統一完整。鄧小平當年在會見戴卓爾(撒切爾)夫人時曾斬釘截鐵地說,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在主權問題上一分一毫也不能讓,更不要說是一寸。」當年收回香港尚且如此,而今香港已回歸20年,竟然有人妄想香港「獨立」,港人不會答應,全體國人亦不會答應。
反對「港獨」必須有實實在在的行動,亦需與中央緊密配合。林鄭在處理非法「佔中」以及應對「港獨」等問題上,一向是立場堅定、頂住壓力、有理有節,這也是她得到中央信任、選委支持、市民擁護的重要原因。相信在她的帶領下,新一屆特區政府定能有擔當,敢「亮劍」,「好打得」,凝聚社會共識,正本清源,遏制「港獨」。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李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