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張帥)《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台建設的意見》近日發佈。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發改委有關領導20日在京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該《意見》是京津冀三省市協同辦首次聯合制定的綜合性、指導性文件,其中初步明確了「2+4+46」個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及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台,三地未來將聯合引導相關創新資源和轉移產業向上述平台集中。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三年多來,三省市以搭建產業合作平台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相繼落地,產業疏解政策體系加快建立。不過,北京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介紹,協同發展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承接平台仍然較多且布局相對分散,產業轉移政策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等。
雄安將提高產業轉入門檻
劉伯正介紹,「2+4+46」個平台將緊緊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打造創新產業集群,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其中,城市副中心主要圍繞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轉移,大力發展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科技創新等主導產業。河北雄安新區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對於雄安新區產業布局,河北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二處處長朱文治介紹,將強化「一盤棋」思路,提高產業轉入門檻,禁止布局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同時搞好產業深度對接。
據介紹,將進一步明確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等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的產業承接方向,加快形成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未來,還要打造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台,其中協同創新平台15個,現代製造業平台20個,服務業平台8個,農業合作平台3個。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鳳瑞對《大公報》表示,內地在城市規劃、環境規劃和用地規劃上都有一個空間管控的協調,在各個區域明確功能以後,定位將更明確,有利於產業轉移和承接。京津冀新明確的「2+4+46」格局從目前的實際出發,空間結構將更清晰,有利於三地合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協同創新平台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台。
專家吁利用梯度差異布局
牛鳳瑞認為,《意見》明確了京津冀「2+4+46」的產業合作格局,使得京津冀區域將如同粵港澳大灣區一樣,形成有梯度差異而功能清晰明確的發展布局。
粵港澳大灣區既有港澳這樣的科技創新國際商務平台,也有深圳和廣州這樣的科技產業研發平台和產業孵化平台,以及東莞、佛山、珠海等產業轉化平台。梯度差異的競爭優勢使得大灣區可以憑健全的產業鏈有力提升區域競爭實力。牛鳳瑞表示,如果把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對比,雖然兩地有所不同,但是兩個區域也有相同的情況,如都是城市和人口聚集區,涵蓋多個內部發展程度不同的城市,京津冀也可以合理利用梯度差異進行發展布局。
責任編輯:劉雲